摘 要:家庭貧困的大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勤工儉學獲取一定的收入可以幫助減輕家庭的負擔。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屬于弱者,因此符合勞動合同法之中關于保護弱者的條例。在勞動合同法的保護之下,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權益可以受到更好的保護,社會勞動關系會變得和諧穩(wěn)定。一般來說大學生的年齡都是18周歲以上,因此勤工儉學的大學生通過勞動獲取收入,是需要勞動法保護的。
關鍵詞:大學生;勤工儉學;勞動法;適用范圍
中圖分類號:D912.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0-0062-02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不僅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帶來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市場經(jīng)濟之下高校同樣進行了體制改革。而且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但是當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范圍還比較大,勤工儉學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專業(yè)所學關聯(lián)不大,且學生得到的報酬普遍比較低。此外法律保障對于大學生勤工儉學的規(guī)定也不是很清晰,學校方面雖然有針對性地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大學生因為社會閱歷不夠,在勤工儉學的時候還可能出現(xiàn)被坑騙的情況。筆者認為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如果和用人單位的關系是長期且穩(wěn)定的,那么大學生可以同樣算是勞動者,可以按照《勞動保護法》的非全日制用工來對待。而如果大學生是和雇主簽訂短期的勞動協(xié)議,且相對來說比較隨意,那么可以作為民事進行對待。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勤工儉學權益保護情況
(一)相關立法不完善
當前我國針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權益保護工作做得并不到位,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來保護大學生勤工儉學的合法權益。大學生勤工儉學情況比較特殊和復雜,大學生在校學生的身份使得法律保護工作需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做出解釋和調(diào)整?,F(xiàn)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意見的規(guī)定》《勞動合同法》并沒有考慮到大學生勤工儉學遇到權益侵害的情況。此外《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雖然保護了在校大學生勤工儉學的合法權益,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到校外去勤工儉學。而學生到校外去勤工儉學遇到的問題是《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管理不了的。另外1995年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第12條規(guī)定:在校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yè),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這些都使得大學生在校外勤工儉學遇到問題的時候很難有一個方便的渠道解決問題。
當前,我國《勞動法》并沒有專門針對校外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的條款,此外對于社會對大學生的市場需求也并沒有專門的機構還有法規(guī)進行協(xié)調(diào)和規(guī)范。
(二)求助選擇不多
當前大學生在校外勤工儉學出現(xiàn)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能夠求助的對象比較少。一般來說,勞動、工商還有公安和輿論是大學生的主要求助對象。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這幾個方面的主要職責并不是幫助解決大學生勤工儉學的問題。因此在求助的時候大學生很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是勞動部門。勞動部門要按照《勞動法》行使職責,但是校外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并不是企業(yè)的正式員工。其次是工商部門,工商部門的介入一般來說很少有主動的,只有在企業(yè)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才會介入。而其主要的管理內(nèi)容是企業(yè)單位的登記還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辦理等,和大學生的權益問題關系并不大。再次是公安機關。公安機關保護的是學生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一般來說企業(yè)或者單位很少會欺詐和威脅大學生。如果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就屬于嚴重問題。最后是輿論,而輿論的作用是警醒他人,防止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所以說當前如果大學生在勤工儉學的時候出現(xiàn)問題,他們能夠選擇的求助對象并不多,而且求助效果也都不是很理想,
二、勞動法的適用范圍
按照我國當前的法律規(guī)定,《勞動法》主要是調(diào)整勞動關系,要進入勞動法的適用范圍首先要滿足這樣幾個條件的一個。首先是勞動關系要屬于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yè)、事業(yè)等單位。其次,勞動關系屬于城鎮(zhèn)勞動群眾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再次,勞動關系屬于混合所有制企業(yè)。最后是勞動關系屬于城鎮(zhèn)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伙同所招用的少量幫手和學徒。另外勞動關系屬于私營企業(yè)和外商投資企業(yè)也在保護范圍之內(nèi)。我國曾經(jīng)長期實行計劃經(jīng)濟體制,因此在勞動法之中計劃經(jīng)濟的色彩也比較濃厚?!秳趧臃ā芬?guī)定只有屬于上述五種關系之一才能夠進入勞動法的保護范圍。但是實際上《勞動法》的保護范圍相對來說是比較狹隘的。我國的實際勞動者之中有不少都是沒有達到法定年齡的,而《勞動法》并沒有將這些人劃入勞動保護的范圍之內(nèi)。其保護的是達到法定年齡的、依法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人員。比如說我國的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還有社會組織里面的工勤人員、企業(yè)化管理體制的事業(yè)單位里面的非工勤人員。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勞動法》也在不斷完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guī)定對于雖然沒有達到法定勞動年齡但是實際上已經(jīng)產(chǎn)生勞動關系的勞動人員也要進行保護。
三、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法律關系
大學生勤工的法律關系一直比較復雜,這也是為什么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的重要原因。
(一)關于大學生勤工儉學法律關系的兩種意見
首先是勞動關系。不少專家認為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時候,實際上是和用人單位形成了勞動關系的。在這一意見之中將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關系當成具有從屬性質的關系。也就是說直接將大學生看成是勞動者。所以他們提倡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應該屬于《勞動法》保護,根據(jù)實際情況擴大《勞動法》的使用范圍,將大學生勤工儉學納入《勞動法》的保護范圍。筆者認為,這樣的意見雖然考慮到了大學生勤工儉學具備有一定的勞動關系的特點,但是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的復雜不僅在于此,相比較于其他勞動者來說學生顯得比較特殊,他們屬于在校學生范圍,因此不是正式在編職工。所以對用人單位來說,他們不需要承擔勤工儉學大學生的社會保險義務。另外,大學生勤工儉學也享受不到法定的最低工資。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生不滿足適用社會最低工資標準的要求。
其次是勞務關系。部分專家認為大學生不滿足法律意義上關于勞動者的要求。因此在處理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的時候不能按照勞動者關系問題來處理。堅持這種觀點的專家堅決反對將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劃入到勞動者問題之中。他們提出了這樣一種意見,即大學生的勤工儉學問題應該是民事雇傭關系問題。但是如果采納這種觀點,許多大學生的權益就都得不到保障了。比如說勞動待遇、工傷還有保險等。此外因為大學生勤工儉學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關系不一樣,因此當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出現(xiàn)矛盾糾紛的時候就不能通過勞動仲裁程序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大學生選擇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話,那么大學生不僅要付出昂貴的訴訟費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對于不少本就家境貧寒的勤工儉學的大學生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因此他們往往選擇忍氣吞聲、息事寧人。
(二)大學生是否是法定意義上的勞動者
其實這兩種觀念爭論的焦點不是別的,就是勤工儉學的大學生是否是法定意義上的勞動者。這一問題直接決定了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因此在考慮他們是不是勞動者的時候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確定。首先我們分情況進行討論。如果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是穩(wěn)定而且長期的,即大學生會在固定的時間、到固定的地方去參加工作,并且按照正常的流程取得報酬、并且其所做的事情和他的專業(yè)關系比較大的話,那么這些勤工儉學的大學生是可以被當成法定勞動者看待的。
四、改進大學生權益保障工作的質量的建議
(一)完善立法,給大學生法律保障
改進大學生權益保障工作的質量首先就要求我們完善立法,給大學生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們可以將大學生看成是非全日制的勞動者,并且根據(jù)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非全日制勞動者用工保障制度。其實就是將勤工儉學的大學生當成是主體之一進行考慮。再進一步的話就是將《勞動法》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擴大其適用范圍,將大學生納入《勞動法》的保障范圍之內(nèi),給予勤工儉學的大學生簽合同的權利。這樣一來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在維護自己權益的時候就能夠做到有理有據(jù)。此外我們還應該就調(diào)整的《勞動法》進行科學的解釋,并且出臺正規(guī)的司法解釋。最后,我們要在制度這一高度保障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權益。要求用人方和勤工儉學的大學生簽訂書面合同以進一步完善保障制度。
除了立法之外,政府部門也要積極介入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解決之中。首先,勞動部門應該主動介入到這一問題之中,主動監(jiān)督用人方的工作有沒有做到位。筆者認為,勞動部門應該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監(jiān)督和檢查制度。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學習國外先進的經(jīng)驗,比如向法國勞工視察組織、工會等學習經(jīng)驗。其次,政府還應該加強對中介機構的檢查和管理工作,防止中介騙取大學生的錢財。此外司法也可以考慮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將大學生勤工儉學訴訟問題簡單化、快捷化,為大學生維護自己的權益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二)大學生和學校應該注意的地方
大學生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警惕性。此外大學生還應該對《合同法》和《勞動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這樣當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至于手足無措、毫無辦法。另外大學生在尋找中介機構的時候也要好好考察中介機構的合法性,查看中介機構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要盡量選擇那些名聲比較好、誠信度比較高的用人單位。此外大學生在勤工儉學的時候要盡可能地和用人方簽訂合同,這樣有利于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就學校而言,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在必要的時候對學生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
總而言之,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的解決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法律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大學生勤工儉學問題的完美解決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家庭幸福,因此《勞動法》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修改以保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這是社會發(fā)展對勞動法提出的要求。相信通過不斷地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成功調(diào)整勞動法的適用范圍、促進社會勞動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郭杪.關于大學生兼職中維護自身權益的探討[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7(6).
[2]劉珊珊,魏文穎.淺談國外大學生兼職的現(xiàn)狀及特點[J].科教文匯,2010(4).
[3]陳東果.大學生社會兼職權益法律保障的困難與救濟路徑[J].學工論苑,2010(6).
[4]曲福玲,倪立民.大學生兼職狀況的調(diào)查與研究——基于天津市部分高校在校大學生調(diào)查[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0(11).
[5]李鴻建.社會屬性視角:大學生勞動權益保護[J].當代青年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