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提出“三嚴三實”的重要意義、“三嚴三實”的豐富內涵、“不嚴不實”的具體表現和嚴重危害以及“三嚴三實”的實踐要求等方面分析了踐行“三嚴三實”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三嚴三實”;內涵;理論價值;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D64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2-0069-02
“三嚴三實”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3月9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關于推進作風建設的講話中,提出“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重要論述,稱為“三嚴三實”講話。
一、提出“三嚴三實”的重要意義
“三嚴三實”是黨員領導干部為人處世從政的基本要求,又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三嚴三實”的豐富內涵、辯證關系和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對“三嚴三實”的情感認同、思想認同和價值認同,堅持“嚴”字當頭、“實”字為本,把“三嚴三實”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血脈、形成自覺。“三嚴三實”體現著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確了領導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開展專題教育,目的是推動領導干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在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上見實效,在守紀律講規(guī)矩、營造良好政治生態(tài)上見實效,在真抓實干、推動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上見實效。要充分認識專題教育的重要意義,積極主動做好工作,把黨中央要求落到實處。
二、“三嚴三實”的豐富內涵
開展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關鍵是要緊扣“嚴”和“實”?!叭龂馈笔莾仍谝螅v的是主觀世界的改造,思想認識嚴起來了,行動和實踐才能有科學的認識基礎;“三實”是行為取向,講的是客觀世界的改造,行為方式與行動求實務實了,“三嚴”的要求才有價值,才能真正得到實踐體現。要準確把握“三嚴三實”的科學內涵?!叭龂廊龑崱彪m只有短短6句話24個字,但涵蓋了修身做人、為官用權、干事創(chuàng)業(yè)各個方面,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提供了思想守則和行為準則。
嚴以修身。嚴以修身是踐行“三嚴”之基,修身,可以理解為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修身”這個詞,就來源于我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治國理念,把“修身”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條件,說明了一個人品性修養(yǎng)的重要性。如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領導干部要嚴以修身,就是要求領導干部要有崇高的政治素養(yǎng),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自覺遠離低級趣味,抵制歪風邪氣,拒絕金錢、美色誘惑,不斷樹立和具備情懷感、責任感、境界感。
嚴以用權。嚴以用權是踐行“三嚴”之要,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嚴以律己。嚴以律己是踐行“三嚴”之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
謀事要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
創(chuàng)業(yè)要實。就是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努力創(chuàng)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做人要實,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俗話說,“做事先做人”,“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取?,是說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人就像打地基,做人不行,做事的能力再強,終究還是“空中樓閣”,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只有像習總書記所說的那樣,“老實做人、做老實人”,才能撐起做人的實體大廈。
三、“不嚴不實”的具體表現和嚴重危害
“三嚴三實”是新形勢下黨對黨員領導干部政治品格和做人操守做出的最基本最簡潔的規(guī)范,是對黨的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那么,“不嚴不實”又是什么呢?
第一,“不嚴不實”動搖理想信念,誘發(fā)“軟骨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比绻畴x“三嚴三實”要求,就不能自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面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時,會淡化理想信念,而熱衷于眼前實惠;在面對精神和物質的矛盾時,會淡化精神修養(yǎng),而熱衷于物質追求;在面對是與非、對與錯的矛盾時,會淡化是非、對錯的明辨和斗爭,熱衷于無原則的一團和氣。
第二,“不嚴不實”濫用公共權力,誘發(fā)“特權病”。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用來為人民謀利益,也可能被少數人用于行使特權甚至牟取非法利益。作為領導干部,必須要樹立正確權力觀,懂得權為民賦、權為民用、利為民謀、為政不私等道理。如果背離“三嚴三實”要求,我們一些干部的權力就會失去應有的制約,就會產生特權思想,搞特殊、耍特權,以權謀私,千方百計地將法定之權演變?yōu)榉ㄍ庵畽?,開后門、拉關系,違規(guī)開“綠燈”。
第三,“不嚴不實”損害干群關系,誘發(fā)“冷漠病”。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只有獲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我們黨才會實現既定的奮斗目標。焦裕祿、楊善洲、高德榮的言行之所以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和稱譽,是與他們“心里裝著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的權力觀分不開的。如果背離“三嚴三實”要求,我們一些黨員干部的群眾觀念就會淡薄,就會忽視群眾利益、漠視群眾疾苦,甚至欺下瞞上、只唯上不唯實,漸漸失去了黨員干部的本真、失去了群眾的信任,最終必定為群眾所唾棄。深入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離開了群眾,我們將一事無成。
四、“三嚴三實”的實踐要求
踐行“三嚴三實”,最根本的就是對黨忠誠,在黨為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護黨,自覺做信念堅定的“明白人”、表里如一的“老實人”、嚴守紀律的“規(guī)矩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地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領導干部一旦手里掌握一定權力,各種誘惑、算計就會沖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就會對著你去,稍有放松就可能觸及底線、逾越紅線。踐行“三嚴三實”,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自覺把住“欲望關”,凈化“朋友圈”,管好“身邊人”,涵養(yǎng)“高品位”,做到辦事有原則、起止有分寸。要把問題意識、問題導向貫穿于專題教育全過程,采取“派特CT”的方式,對存在的“不嚴不實”問題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透視掃描,深查細照,立查立改,切忌見事不見人。
(一)領導干部要做“三嚴三實”模范踐行者
“三嚴三實”是領導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領導干部要增強踐行“三嚴三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努力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好干部。
第一,要做信念堅定的明白人。當前,面對各種嚴峻考驗,領導干部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生必修課和定海神針,深入學習和系統(tǒng)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靠得住、信得過,無條件地遵守黨章,遵守黨的紀律,決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第二,要做為民服務的貼心人。領導干部踐行“三嚴三實”,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無論職位多高、權力多大,都應當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將人生追求融入造福群眾的不懈努力中去。
第三,要做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帶頭人。領導干部作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的骨干力量,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當前,正處于加快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咬咬牙、加把勁,就能抓住機遇,實現跨越發(fā)展,否則就會亦步亦趨,落后于人。領導干部要以不甘落后的信念、科學謀劃的智慧、百折不撓的毅力、務實創(chuàng)新的精神,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奮力前行。
第四,要做表里如一的老實人。鄧小平同志強調:“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起碼標準。”做老實人,就是要光明磊落,心懷坦蕩,公道正派,不搬弄是非,不拉幫結派,不欺上瞞下,不耍小聰明,人前人后一個樣,臺上臺下一張臉。說老實話,就是要講真話,道真情,議真事,一是一,二是二,不居功,不諉過,不捕風捉影,不口是心非,更不貶低別人抬高自己。辦老實事,就是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扎扎實實,甘當踏實干事、愛崗敬業(yè)的老黃牛。
(二)通過學習教育給精神補鈣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領導干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生活的方式。學習可以使人明智,使人明理,使人永遠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從而不斷進取。領導干部作為社會發(fā)展的組織者、引領者,作為社會穩(wěn)定的管理者,要善于學習、修身養(yǎng)性,才能有效地履行職責,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一方面要學習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章是我們立黨、治黨、管黨的總章程,而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是一次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系統(tǒng)學習武裝。要堅持學深悟透,不斷堅定共產黨人的信仰追求、為民情懷和歷史擔當,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另一方面要學習法律法規(guī)和執(zhí)政舉措。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fā)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發(fā)揮好“關鍵少數”的作用。
(三)強化對權力的監(jiān)督制約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當官發(fā)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fā)財,發(fā)財就不要當官?!边@是告誡想要為官之人要認真思考自己當官的目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應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以謹慎用權、管好權力、如履薄冰的態(tài)度來對待權力。自我加強約束有時在金錢利益的誘惑下會放松警惕,這就需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加快推進院務公開、各領域辦事公開的常態(tài)化、全覆蓋,發(fā)揮紀檢、輿論等監(jiān)督部門的作用,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崗位的監(jiān)管,杜絕權力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