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油田部分地質檔案館庫建造年代久遠,不符合新形勢下檔案館建設標準,對檔案保管的技術安全不重視,造成部分地質檔案的損毀嚴重,油田發(fā)展的新形勢促使公司對地質檔案實體安全非常重視。
關鍵詞:地質檔案;實體安全;庫房條件
油田現使用的大部分檔案館庫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受制于當時的技術條件以及對檔案保護標準理解的角度不同,對檔案庫房的建設以經濟適用為主,對檔案保護的八防工作,基本上以人工預防為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檔案保護技術的進步,國家對檔案的保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
油田地質檔案館作為集中保管全油田油氣勘探開發(fā)地質檔案資料的機構,是永久保存保管地質檔案的基地,但是由于不具備現代化檔案館建設標準的要求,對油田地質檔案保管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檔案庫房不符合檔案保管條件及其應對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檔案庫房建筑結構不合理。
地質資料檔案館庫區(qū)所處的四合院平房有多家科研單位和地質化驗室?;炇覍嶒為g保存有甲烷氣體和氫氟酸,時常在節(jié)假日做試驗,做完實驗后會有刺激性的酸性氣體在檔案庫區(qū)彌漫,產生的有害氣體極易損害紙質檔案。甲烷是易燃易爆的氣體,和紙質檔案比鄰而居,一旦發(fā)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四合院平房因為有不同的單位,各單位對消防安全措施方面要求并不統一,人員來往多而雜,消防安全隱患點源多。
地質資料檔案館庫區(qū)檔案管理功能布局不合理,首先沒有獨立的檔案庫區(qū)、沒有技術業(yè)務區(qū)和附屬用房,其次對外服務區(qū)和地質檔案資料整理間、借閱室、閱覽室同在一個不大的房間內,人員來往密集,空間狹小,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應對措施:油田公司各級領導應當重視油田地質檔案工作在油田生產中的地位,在國家支持檔案館建設的時期,加大對檔案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
根據國家《檔案館建設標準》應為油田的地質檔案保管和利用建造或改擴建基本功能完備、工作流程便捷、各技術服務區(qū)和庫房區(qū)相對獨立的地質檔案館庫。
2、檔案庫房溫濕度控制不達標。
檔案庫房環(huán)境對于檔案的長久保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不適宜的溫濕度會嚴重影響檔案的壽命。
檔案庫房是由研究院原化驗室裝修而成,沒有保溫層和隔熱設施,不具備檔案庫房的建設標準。體現在檔案庫房里是夏季潮濕悶熱,春秋干燥、風沙大,灰塵多。
檔案的保管國家有明確規(guī)定,并且要符合一定的儲存條件,有利于檔案的長久保存。如國家檔案局關于檔案庫房溫濕度要求:溫度14~24℃, 夏季不大于24℃;相對濕度45%~60%,夏季不大于60%。在規(guī)定范圍內,溫、濕度每晝夜波動幅度要求溫度±2℃,相對濕度±5%。
地質資料檔案庫房門窗密閉,沒有恒溫恒濕設備。夏季庫房內溫度高,濕度大,平均庫內溫度在34 ℃,相對濕度在70%-80%之間。
應對措施:配置溫濕度智能調控系統,功能是實時采集各庫房內的溫、濕度數據,上傳到監(jiān)控主機,并接收監(jiān)控主機下達的各種控制指令,打開或關閉空調、凈化消毒加濕除濕一體機等外圍設備,實現對各庫房內的溫、濕度自動調控。減少庫房電器數量,增強安全性,節(jié)省庫房空間,有效提升用戶檔案管理水平。
3、檔案庫房沒有自動通風換氣系統。
檔案庫房內的紙質檔案在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下容易生成刺鼻的氣味,滋生各種細菌、霉菌、嚴重影響檔案保存壽命,同時對長期經常出入庫房區(qū)域的檔案管理人員的身體健康也有不利的影響。表現在:皮膚發(fā)癢起診、呼吸道不舒服。
應對措施:配置自動通風換氣控制系統 檔案庫房自動通風換氣裝置采用軸流風機,可在庫房實現快速體交換。同由控制室微機根據預置時間每天定時開機、關機, 同時具有手動功能,可在主控室手動啟動、關閉通風設備。
4、檔案庫房沒有自動火災報警裝置和自動滅火設施。
雖然地質檔案館庫區(qū)建立了嚴密的防火制度并配備消防滅火器材,但是最難做為的還是防火。
庫房和辦公室里使用的空調大多陳舊老化,數量很多,以2000年生產的居多,少數也是2006年生產的,時常發(fā)生故障??照{,電腦,電燈、電線等電器設備已經不同程度的老化,極易漏電短路,發(fā)生電器火災。已有部分燈具因短路產生的高溫將燈具上的塑料部件燒壞融化,極易發(fā)生墜落,易生火災,庫房和辦公室的空調、電燈等電器設備按消防安全要求應全部更換。夏季雨水大,屋頂時常漏雨,浸泡墻內電線,偶爾造成電線短路,發(fā)生這種情況非常危險,產生火災危害的程度高。
由于不是獨立的檔案庫區(qū),各生產單位聚集在一起,火災危害點源多,卻沒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設施,沒有配備相應的自動滅火系統。防火安全靠人工巡查,各單位只能巡查自己所屬區(qū)域,發(fā)現安全隱患,不能及時互相通報,假如萬一發(fā)生火情,當人們查覺時,燃燒面積就可能過大了,造成嚴重后果,會釀成重大損失。
應對措施:配置檔案庫房自動滅火系統(采用無管網全淹沒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本系統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聯動控制模塊以及消防電源組成,承擔滅火防區(qū)火災探測、報警任務,并為各防區(qū)的滅火控制器了出滅火指令,同時接收滅火控制傳來的預啟動和已啟動釋放后的信號。滅火控制器接收到滅火指令,并自動或手動啟動七氟丙烷實施滅火,并反饋預啟動和已啟動滅火信號給火災報警系統,同時聯動空調和防排煙風機在滅火時自動關閉。
結論:如今國家各級領導和中央各部委前所未有地重視和支持檔案工作,多省市都相繼有符合物防、技防、人防的檔案館落成,檔案館不是樓堂館所。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辦公廳副主任曲浩在2015年檔案工作視頻會議講話中指出:“要積極推進檔案館庫的新建和改擴建,提高符合保管“八防”要求的館庫比例,為檔案筑起安全防線。”油田公司應抓住機遇,建設符合物防,技防、人防標準的現代化油田地質檔案館。
參考文獻:
[1] 國家檔案局主編 《檔案館建設標準》2008年5月
[2]曲浩 《在集團公司2015年檔案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