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眾路線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指導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基本路線。其主要內(nèi)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黨的十八大強調(diào):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走群眾路線,是新時期“整風運動”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必經(jīng)必過的“要道”。
關鍵詞:群眾路線;作風轉(zhuǎn)變;四風
群眾觀點是黨的基本觀點,群眾路線是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這是由我們黨的宗旨決定的。黨中央在全黨開展的“轉(zhuǎn)變作風”活動,把轉(zhuǎn)變作風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搞好這項工作,同樣要堅持群眾路線。從根本上講,轉(zhuǎn)變作風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為民服務,為民謀利。實現(xiàn)這一目的,只有貫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以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才能為轉(zhuǎn)變作風打造良好的群眾基礎,提升作風轉(zhuǎn)變的質(zhì)量和
水平。
一、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才能體察民情,曉知民意,這是轉(zhuǎn)變工作作風的前提。
任何一項成功的實踐活動,都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聯(lián)動發(fā)展的過程。轉(zhuǎn)變工作作風同樣如此,它既需要黨員干部自身努力,也離不開群眾需求。如果拋開群眾意愿,一廂情愿,一意孤行,一味蠻干,只能導致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滋生蔓延。消除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推進作風真正轉(zhuǎn)變,前提就要體察民情,曉知民意。這就要求我們常下基層,常進民家,了解需求,傾聽呼聲,做到民情常知,民憂常記,憂民之憂,急民之急,時時刻刻與群眾心連心。今年以來,在干部群眾中開展幫扶活動,要求干部經(jīng)常到群眾家里特別困難群眾的家里坐坐,到問題較多特別是群眾關心問題較多的地方問問,真正了解群眾想什么,盼什么,希望黨組織做什么,并把群眾的呼聲、建議和要求認真記錄下來,及時研究解決。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
二、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才能辦好民事,謀好民利,這是轉(zhuǎn)變工作作風的關鍵。
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比罕娐肪€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黨最大的執(zhí)政優(yōu)勢在于密切聯(lián)系群眾,最大的危險在于脫離群眾,我們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努力做到勤政、為民、務實、清廉,才能贏得群眾的尊重和信賴,才能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江澤民同志曾明確指出:“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時時處處堅持重實際、說實話、務實事、求實效,……想群眾之所慮,急群眾之所難,謀群眾之所求,扎扎實實地解決好關系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全局和影響群眾生產(chǎn)生活的各種緊迫問題,以改進工作作風的實際成果取信于民。”我們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把解決群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和困難作為轉(zhuǎn)變工作作風的切入點和工作重點。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受到歡迎,作風轉(zhuǎn)變才會富有成效。然而,有些時候在遇到群眾反映問題時,不是熱心接待、耐心聽取、誠心解決,而是能推則推,能躲則躲,或者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嚴重傷害了群眾的感情。
三、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才能自強素質(zhì),提高技能,這是轉(zhuǎn)變作風的基礎。
王充在《論衡.書解篇》中說:“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jīng)誤者在諸子?!秉h員干部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感受百姓的生活、了解百姓的疾苦,才能明白群眾的愿與盼、解決群眾的困與需,才能發(fā)現(xiàn)制度政策的漏洞與不足,才能找出癥結(jié),做出改變,迎合群眾的期待,滿足群眾的需求。堅決做到行動政策唯民是本,利益取向唯民是重,充分保障人民的知情權(quán)、參與權(quán)與表達權(quán),暢通民眾利益訴求渠道,拓寬民眾意愿表達平臺,使決策更加科學,管理更加民主,服務更加全面。轉(zhuǎn)變工作作風,不僅要有良好的愿望,還要有過硬的本領。人是關鍵,是根本,沒有高素質(zhì)的干部隊伍,轉(zhuǎn)變工作作風難免會底氣不足,群眾就難以心服你,跟從你,群眾路線就難以落實,轉(zhuǎn)變作風就無從談起。因此,每個干部都要在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技能水平上下功夫。打鐵還需自身硬。基層,是增長知識的課堂,也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大書。針對職工文化水平,要把黨的政策、惠民政策以及黨代會精神向職工宣講,要想讓他們愿意去聽,去接受,對他們進行照本宣科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自己把各種文件精神吃透,然后通過通俗易懂、對比算賬的方式向職工宣傳講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語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笔枪剩妹裥恼叩锰煜?,近群眾者近諸侯;聯(lián)系群眾如魚得水,脫離群眾如樹斷根。只有堅定不移走好黨的群眾路線,掃除黨內(nèi)不良之風,凝民心、匯民力,才能使黨的政策得到落實,使黨的號召得到回應,使黨的思想深入人心,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固化黨和人民的魚水關系,助力早日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簡介:邱煥勝(1974—),男,山東省東營河口區(qū)人,政工師,目前在勝利油田樁西采油廠綜合大隊從事政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