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英語的關鍵是培養(yǎng)和提高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在這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培養(yǎng)聽的能力尤為重要,它是說、讀、寫的先決條件。本文旨在闡述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英語聽力 聽力材料 聽力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7-0092-02
聽力是一種領會能力,是通過不斷強化訓練而形成的一種聽音、辨音和會意的綜合能力。聽力材料有口語、語體、語音三個特點。其口語使用大量的常用詞匯、習語、短句。其語體的速度較閱讀快得多,聽時不能反復、逆轉,聽者處于被動地位。語言結構松散、信息多、超綱詞匯少,且含有陌生的人名、地名。語音更不局限于音標和單詞重讀,還包括連讀、弱讀等。這些特點對慣于看、長于寫而羞于說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能力呢?
一 教師幫助學生讀準語音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辨音能力
正確的語音是聽音、辨音的基礎。只有把英語語音讀準,才能進行聽音、辨音。語音教學主要通過模仿來進行,因此進行模仿性朗讀訓練很有必要。教師可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十分鐘的聽錄音跟讀練習。跟讀過程中,只求讀準語音,然后錄制下來,跟原聲做比較。也可隨堂設計五分鐘的辨音練習,形式可多樣化。比如:自制錄音材料,讓學生辨析相同音;老師朗讀,學生聽辨有無錯音。通過對學生聽覺的反復刺激,使學生的聽覺對規(guī)范語音形成一種定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辨音能力。
二 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受母語干擾,養(yǎng)成直接反應的習慣
多數(shù)學生在學英語前,已經(jīng)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漢語體系,因此聽英語時易受母語干擾,會出現(xiàn)英語—漢語—英語的錯誤思維過程。這種壞習慣會減慢聽力理解的反應速度,最終阻礙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所以,教師要加以正確引導,告訴學生要著重聽懂整句話、整篇文章的意思,而不是個別詞的讀音,教育學生要聽與選擇項有關的詞,聽主題句。
三 教師要設法利用一切機會和條件,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第一,激發(fā)學生興趣,利用教材資源,加大課堂聽力教學力度,提高學生聽力。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輔以豐富的表情、必要的肢體語言,創(chuàng)造出英語環(huán)境,使愛說、善模仿的學生容易邊學邊用所聽到的語言材料,在不斷地運用中得到鞏固和提高。
第二,經(jīng)常進行視聽結合訓練,把眼看和耳聽結合起來,訓練學生聽英語可幫助學生進行形象思維,促進學生耳聽意會。鼓勵、組織學生課后收看難度適當?shù)挠⒄Z電視教學節(jié)目。使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協(xié)同起來參與活動,使視覺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相互作用,減少影響聽速的心譯活動,從而準確地理解聽音材料。
第三,成立英語興趣俱樂部,舉辦各種第二課堂活動。創(chuàng)立英語興趣俱樂部,定期舉行活動,課外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條件的還可成立校園廣播站,用英語播放學生熟悉的東西,如好人好事、生活故事、校園新聞等,內(nèi)容力求短小精悍,淺顯易懂。
四 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聽力技巧
1.養(yǎng)成聽前準備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
所謂預測,就是根據(jù)上下文及時對所要聽的內(nèi)容背景進行了解,加上對講話人語氣及一些關聯(lián)詞語使用的分析,聽了前半句,就能預測到后半句要講的內(nèi)容。所以,聽材料前,應抓緊時間快速瀏覽題干及選項,捕捉一切可以從題目及選項上獲得的信息,同時預測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
2.邊聽邊記,強化記憶
聽力中的對話或短文有時涉及的頭緒多,難免會使學生混淆其中的信息或聽完錄音后不能準確回憶信息點。因此,聽音時養(yǎng)成記錄的習慣對正確的作答很有必要。記住主要的信息,尤其是一些數(shù)字、人名、地點,因為這些內(nèi)容容易聽過就忘。采用縮寫個別字母、符號、阿拉伯數(shù)字、自制符號或漢字等,在有關選項旁輕輕做記號,這樣有助于判斷選擇正確答案。在選項內(nèi)容較長、數(shù)字較復雜、人物較多的情況下,在幾秒鐘內(nèi)準確理解并記住選項差異并不容易。可以邊聽邊在相關處做記號,以便時間充裕時從容答題。例如看到:A、Ann B、Peter C、Lucy,聽到—Ann is taller than Peter,isn’t she? —I think so. But Lucy is taller than Ann. 可做記號如L>A>P。
3.絕不停聽,聽完再答
在聽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往往一聽到與問題有關的材料就選答案,由于下文往往出現(xiàn)轉折而造成答案選錯。因此,務必養(yǎng)成好的聽力習慣,從整體上把握材料,切不可未聽完就選答。應試時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不因聽懂一句而自喜,不因錯失半言而懊惱。要高屋建瓴,聽完整段后再答題。一句沒聽懂,也不可慌了手腳,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動局面。
4.善于歸納,總結規(guī)律
第一,熟記一些特殊單詞的意思。英語中有的詞本身就代表一定的數(shù)字,如half,quarter等,還有一些起關鍵作用的連詞but,however,because等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題目中
而且決定答案,所以必須熟記。
第二,摘關鍵詞,抓主要線索。一般文章都會涉及人物、時間、地點等,因此要讓學生帶著六個“W”去聽短文,訓練學生通過閱讀對比選項,預測短文內(nèi)容及重點后,著意聽出關鍵詞語及結論性語言,而不必追求逐字逐句地聽懂和翻譯。
五 幫助學生調(diào)整心態(tài),樹立信心是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聽力水平的“法寶”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提高聽力正確率的必要條件。因此,學生在考聽力前做做深呼吸,放松一下,使自己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非常必要。此外,要引導學生克服猶豫不決的毛病。對自己有把握的題目要快速作答;對無把握的題目要在聽到信息的基礎上排除選項,進行優(yōu)化處理;不會作答的,立即擱置,準備聽新的題目。這樣可避免因答不出某些題目而心煩意亂,影響后面題目的作答。
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能力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要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實際,持之以恒。同時,要將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教學體系。如果教師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熱情,課內(nèi)與課外結合,精聽與泛聽結合,訓練與娛樂結合,樹立信心,抓住每次聽的機會,那么學生的聽力水平一定能步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效鋒主編.新課程怎樣教——教學藝術與實踐(修訂版)[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3
[2]陳昌義.聽力理解訓練技巧與新探[J].外語研究,1989(1)
[3]陳華英.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聽力訓練[J].教育科研論壇,2008(1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