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音樂文化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重要,它在我國的音樂發(fā)展中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綜合國力都有了跨越性的進展,而文化實力卻屈居人后,為此,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并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將民族音樂文化弘揚光大是時代交給青年一代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推陳出新;價值判斷
我國的歷史久遠而深長,幾千年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了大量的精華,作為現代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我們有義務保護傳統(tǒng)文化,將民族音樂發(fā)揚光大,讓民族音樂走向國外,凸顯他在全球音樂中的重要地位。
一、民族音樂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高職音樂教育體系中,民族音樂所占的比例比較少,因此,學生對民族音樂不夠重視,所以,高職音樂教育要加強對民族音樂的重視。當今世界,國家地位的排名不僅僅是看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還要看這個國家的文化實力。對于地大物博的中國,幾千年下來,蘊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的文化資源是相當豐富的。民族音樂資源業(yè)經過了多年的沉淀。積累,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個體,不容忽視。所以,傳授音樂的我們要肩負起發(fā)展民族音樂的未來。
二、讓民族音樂成為時代潮流
中華名族音樂文化已經傳承了多年,音樂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也很久遠,再加上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音樂元素多元且豐富。比如,蒙古樂、昆曲、納西族的納西古樂、古琴、苗族的半月琴、藏族的馬頭琴,還有以前的宮廷樂、歌仔戲,曲種曲風豐富多彩,為我們取精提供了大量的資源,我們應該加以好好利用。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民族音樂,激發(fā)他們對民族音樂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民族音樂的淵源和創(chuàng)作民族音樂的先人的智慧。
三、強化民族音樂的認同意識
隨著當今信息技術化程度的深入,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平臺下載收聽音樂,但大多數學生都偏好搖滾樂、嘻哈樂,很少有學生關注民族音樂。因此,高職音樂課堂上,老師需要一改常態(tài),利用多媒體這個信息平臺,為學生多播放一些民族音樂的視頻,讓學生耳濡目染地感受民族音樂。另外,提升文化修養(yǎng),讓學生漸漸地被優(yōu)秀的民族優(yōu)秀音樂所吸引,漸漸去感悟民族音樂,最終愛上民族音樂,將民族音樂的過人之處融入現代音樂創(chuàng)作當中,讓民族音樂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根據如今學生不關注民族音樂的現狀,高職教育體系中應當以生為本,將民族音樂的教學應用于實踐。
四、尋求民族音樂發(fā)展之基
民族音樂中雖然有精華的部分,但也有糟粕的部分,需要學生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對不好的部分大膽擯棄。學會審美,比如,欣賞蒙古長調《牧歌》時,就把自己置身于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去體驗牧民的生活,感受藍天白云下追逐羊兒奔跑的快感,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格。將這種置身其境的審美方法用到各個作品里去感受,長此以往,就能形成良好的音樂品位。情景置入法能帶給人音樂中特別的情感體驗,是鑒賞民族音樂的一個重要策略。取精去粕是民族音樂的發(fā)展之基,只有在繼承了原有優(yōu)秀音樂元素的基礎,才能做到根本同源,將民族音樂發(fā)展的枝繁葉茂,同時擯棄了糟粕,才能有一個優(yōu)秀的根基,在優(yōu)秀的條件下再進行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如此一來,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壯大便指日可待。
總而言之,民族音樂是國人的驕傲,高職音樂教育體系應該將民族音樂融入其中,并將民族音樂作為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作為高職院校的音樂老師理當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民族音樂教學的實力,引導民族音樂跨越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魏文杰.試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特點[J].科技信息,2011(10).
[2]李蘭華.加強高職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與職業(yè),2007(27).
[3]劉羚駒,趙妍.簡論微格教學法在音樂教學法課程中的運用[J].內蒙古藝術,2007(0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