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閱讀文章中,人們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生詞,這些生詞或多或少會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深度,那么在閱讀課上該如何處理這些生詞呢?通過分析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對生詞處理的幾個誤區(qū),介紹了在閱讀前、閱讀中與閱讀后將詞匯分類處理的有效詞匯教學方法,旨在幫助教師依托閱讀教學中的語境潛移默化地進行詞匯教學。
關鍵詞:閱讀教學;閱讀文章;生詞;詞匯
一、引言
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由熱身、讀前、閱讀開始,閱讀文章語言地道、情境自然,文章題材廣泛、體裁多樣。這些文章呈現了大部分詞匯和主要語法結構,學生可以從這些閱讀材料中獲取大量的知識和信息,所以英語閱讀教學是每個單元的重頭戲,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的生詞處理成為提高課堂實效的關鍵所在。
二、生詞處理的誤區(qū)
1.閱讀前先教生詞
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影響,有的教師習慣在閱讀教學前,利用早讀甚至是閱讀前的一整節(jié)課,先集中領讀與講解詞匯表中的單詞,要求學生抄寫與背誦,然后再聽寫,為閱讀掃清障礙。所以,閱讀前先教生詞雖為學生閱讀掃除了詞匯障礙,但學生失去了對目標語篇的神秘感,喪失了通過自主閱讀語篇形成諸多策略和能力的機會(黃耀,2010)。
2.閱讀中“舍棄”詞匯教學
有的教師片面追求閱讀時的“整體理解”,閱讀中舍棄對詞匯的教學。有時對一個詞匯的誤解會導致對一個段落甚至對整篇文章理解的偏離,或者造成學生對文章一知半解,逐漸對閱讀失去興趣和信心。
3.閱讀后集中“填鴨式”教詞匯
在學生閱讀后,教師把生詞從課文中挑出,不僅講解單詞在本句中的意思,還把該單詞的其他意思全部列出,而且分別舉例詳細說明。這樣會導致課時緊張,課堂上教師“一言堂”,氣氛沉悶。這種“多而全”的“填鴨式”詞匯教學,不利于學生把握學習重點,“使用型”單詞練習強度不夠,“認識型”的單詞卻耗費了大量寶貴時間,事倍功半。
三、閱讀前生詞的處理
在閱讀前教師應該弄清哪些詞匯是學生普遍感到難同時又有助于學生對全文的把握。對于那些不影響全文理解的生詞教師可以置之不理。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向全班提若干與課文有關的問題。在提問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想表達卻表達不出的話語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必要時還可以寫在黑板上。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把與閱讀內容緊密相關的關鍵詞匯寫在黑板上讓他們理解。
四、閱讀中生詞的處理
1.運用上下文
例如,In addition, sometimes I am very clumsy and drop things or bump into furniture.
在本句中,clumsy對學生來講是一個生詞,其前出現了系動詞am和副詞very,那么可以判斷clumsy是一個形容詞,再通過其后的并列成分drop things or bump into furniture(掉東西,碰撞家具),所以可以猜出clumsy為“笨拙的,不靈便的”的意思。
2.運用構詞法
了解英語構詞法對于我們進行英語單詞學習非常有幫助,因為通過運用構詞法,我們可以判斷出生詞是怎么產生的,意思是如何演化的,以便于我們分析和記憶單詞。
3.根據同義詞、反義詞或同類詞
英語中大量的同義詞和近義詞讓學生感到頭疼,但是有經驗的學生有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那就是在陌生詞的附近,一般總會有相似的表達甚至重復的部分。
4.英語釋義法(paraphrase)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盡量用英語,可以通過近義詞、反義詞或英語語句解釋,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與表達的習慣。
五、閱讀后生詞的處理
有研究表明,學生需要與詞匯接觸5~16次才有可能掌握一個詞匯(Nation,1990)。不少學生在閱讀前及閱讀過程中,花費很多工夫記住了一些單詞,可時間一長又忘了。這主要是不經常復習的原因。詞匯學習既要源自語篇,又要依托語篇,更要回歸語篇(陳則航、王薔,2010)。學生閱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一些有關課文總體理解的練習題,強化和運用目標詞匯,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
對于一些高頻詞匯和重點詞匯,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歸納該詞的其他意思及用法,以及相關的派生詞,因為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肯定會再次遇到。此外,教師在處理閱讀后生詞時應鼓勵學生學以致用,積極參加閱讀后的討論,把新學的詞匯用到口語以及寫作中,及早把所學單詞從識記詞匯變成活用詞匯。
六、結束語
在閱讀中進行詞匯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敢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大膽實踐,幫助學生化解詞匯學習的難度,提升詞匯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2]陳則航,王薔.以主題意義為核心的詞匯教學探究.中小學英語教學,2010(3).
[3]黃耀.閱讀教學策略典型問題的診斷和對策.英語教師,2010(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