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力障礙兒童語言康復訓練教育,是指聽力障礙兒童以教育為基礎、以康復為中心的訓練,運用醫(yī)療、教育等各種措施,對聽力言語有殘疾的人實施的康復與教育,使聽力障礙兒童回歸主流社會。
關鍵詞:康復;醫(yī)教結合;個案
一、個案的基本情況
邵×,6歲,聽力障礙,性格活潑好動,頭腦較聰明。聽力損失:(左耳:85,右耳:90)。
二、學生學前狀況分析
沒有在專門的語言康復中心受過訓練,因此,沒有太多的語言積累,聽理解以及言語方面的能力也沒有被開發(fā)。
三、制訂方案,醫(yī)教結合,綜合康復
1.聽理解康復訓練法
聲音辨別:(1)聲音刺激,如聽音樂、聽廣播、讀書、讀報,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刺激思維。(2)聽辨聲音,老師模仿一種聲音,也可用錄音機或聽理解訓練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播放一種聲音,然后向學生出示四張圖片,火車、汽車、飛機、輪船,讓患者指出目標圖(汽車)。
理解名詞:聽理解應該是由易到難的,訓練內容要按照聾兒自身的缺陷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而定的??上葟膶W生便于理解的名詞入手,像這樣的訓練方法有許多,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實物入手,如“杯子”,可先給學生看一只杯子,學生初步學會發(fā)音并理解這個詞語之后,老師可以出示杯子的圖片,讓學生認并說出圖片上物品的名稱,然后在桌子上擺出兩張圖片(杯子和勺子),其中一張是和事先看過的一樣,為目標圖(杯子),另一張為其他物品的圖片,稱干擾圖(勺子)。請學生指出哪一張和事先看過的一樣,即指出目標圖。當學生能順利地完成后,再累加干擾圖。確定學生完全學會這個詞語后,就可加大難度了,讓學生的理解再上一個臺階,如,了解杯子的用途,“你用什么喝水?”等。
理解動詞:動詞和名詞從比較來說,它對聽力障礙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動詞代表的只是一個抽象的動作,而不是一個實體,在動詞的理解訓練中,我對學生使用的方法更多的是教師的示范表演和學生的體驗表演相結合,如,訓練“站”和“坐”的時候,教師示范后,學生就很容易理解這兩個動詞的意思,并很樂于去做、去說,邊坐邊說“坐”,邊站邊說“站”。待學生完全理解并能準確地發(fā)音后,可以加大難度,如,“老師站,邵×坐?!边呎f師生邊活動演示。師生說得很準確,玩得也很開心。
2.環(huán)境康復訓練法
所謂的環(huán)境康復訓練法就是:當學生訓練完成一個詞語或者是一個短詞、一句話,教師要精心設計一個模擬的或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去用、去說、去實踐這一內容。如,在訓練“我要吃雪糕?!边@一內容時,可為學生設計一個炎炎夏日的情境,帶他到大自然中,而本能地說出“我要吃雪糕?!?/p>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