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管理學》這門課程在高校中,廣泛開設于“行政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企業(yè)管理”等相關專業(yè)的課程體系中,正所謂管理無處不在,任何一個部門、組織,要經營、發(fā)展,就離不開管理。
關鍵詞:管理學;教學;改革
一、《管理學》課程教學方向
《管理學》課程是高職高專相關管理專業(yè)的基礎必修課,在一些大學里被設為核心基礎課,也是其他相關專業(yè)的選修基礎課,總之,在高校的管理專業(yè)中是一門基礎課程。總體來講,《管理學》課程以培養(yǎng)綜合管理技能為主要目標,教導管理思想與管理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并結合實踐,培養(yǎng)學生實際管理能力。
1.教學定位
以學科理論知識為基本知識,強化基礎知識教學與技能的培養(yǎng)?!豆芾韺W》以培養(yǎng)管理崗位綜合管理技能為基本思路。管理崗位綜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業(yè)單位,基層部門管理人員所需要的綜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
2.管理學體系的基礎知識
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含義,管理主體、管理對象與環(huán)境、管理機制與方法、管理職能等;還包括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進過程、最新趨勢、管理原理、組織文化等。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管理基礎知識,樹立現代管理思想與理念。這是培養(yǎng)管理技能的基礎與前提。
3.識別基本的管理組織結構與職能
學管理,首先要識別管理對象與其職責。以《酒店管理》為例,首先要了解酒店里的組織結構,一般分為幾大部門:房務部、前廳部、餐飲部、銷售部、財務部、辦公室、人事部、工程與保安部。接下來要了解這幾大部門的總體職責、幾大部門下設基本崗位、各崗位職責。
4.培養(yǎng)綜合能力
按照一般管理者管理素養(yǎng)要求,《管理學》課程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計劃、組織、決策、溝通、控制的能力。管理職能反映了各級管理者需具備的素質要求。教學過程中在介紹職能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重點放在基層管理者所需的素質與技能上。
5.無論是高職高專還是大學本科教學,《管理學》課程教學方向都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必要的理論知識,同時提高管理技能,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
二、探索多樣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教學效果服務的,鑒于管理學課程的本身實踐性強又結合理論的特質,主張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
1.結合案例進行講授
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結合最基本的講授法,便于對重要的理論知識,直接、快速、精煉地讓學生掌握,為學生在后面實踐中的應用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案例的結合,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也促進其管理綜合素質的提高。
2.運用角色扮演進行情景教學法
將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安置在一個模擬的、特定的情景場合之中,由學生扮演其中的一些角色,設身處地投入分析與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學生從所扮演角色(包括管理人員)的角度出發(fā),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自主分析與決策,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技能。通過教師的組織指導、學生的扮演,在仿真的場景中達到教學目標,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實景操作的能力,同時提高教學的感染力,加深學生的上課印象,提高教學效率。這種教學方法尤其適合技能的培養(yǎng)操作環(huán)節(jié),同時,彌補了場地不足等教學條件制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3.實地考察與實習
安排課上或課外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每學期有計劃針對某些章節(jié)在學院社團、實習基地等進行實習。還可以通過考察,面對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組織開展對話活動,更深入激發(fā)學習興趣、營造主動學習氛圍。對于有條件的,可以根據課程需要安排實地實習,通過現場實習,更深入地感受管理理論的運用過程。
4.信息化教學
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教學中去,體現信息技術化手段的優(yōu)勢,信息化教學,便于將各種情景以圖片及精彩的教學視頻呈現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便能通過較為直觀的形式投入真實管理過程中,如,在管理學中講授處理投訴問題時,通過信息化視頻教學,學生很清晰地看到各種投訴場景與現場處理,更利于針對性分析,最終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的結合。
三、教學考核科學合理化
《管理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根據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性、注重技能與基礎管理能力培養(yǎng)的特點,改掉“期末考試一張紙質試卷”的傳統考核方法,實行以動手實踐能力、管理思維能力為中心的考核。具體表現:
(1)紙質的試卷的答題。這個部分重點是考查學生知悉、理解管理概念,運用相關理論化的知識體系、書面表達等。
(2)注重考核管理思維與技能。通過管理現場模擬展示,來考核思維能力與應變能力,可以無固定答案,但是有原則與大體方向,鼓勵創(chuàng)新。
(3)平時考核。不能以期末的一次考核作為最終成績,要結合學生平時課堂內外的參與狀況與表現、出勤率、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實地教學、實習中的表現等納入考核,記入成績。
總之,考核不僅要做到公平公正,更要做到科學合理,適應實際結合市場,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蔣先平.高效管理類專業(yè)《管理學》教學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01).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