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進入中專學習中,由于是從初中直接升入的,因此在技能性質的中專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對英語的教學向實踐傾斜。這是由中專英語同接下來的職業(yè)學習來決定的,因此教學工作者需要注重實際效果的分析。從三部分就中專英語教學實踐的效果展開闡述,對英語教學的準備工作、教學方法的應用及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探討。
關鍵詞:實踐;英語練習;運用手段
一、英語教學的準備階段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教師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交流方法。在中專這個階段學生主要是為了快速地融入社會中來,在每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將日常常用的一些交際用語進行總結歸類,這樣做的理由主要是為了有針對性地對英語的口語進行快速學習。教師在其中主要是幫助學生迅速地擁有基本的英語能力,學生在實踐練習之前需要對英語課本進行提前了解。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每一堂課之前對接下來的學習有一個提前準備的過程,所以說中專英語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學習的過程。實踐的目的就是為了加深學習的印象,取得相應的效果。在以往的中專英語學習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深入以及教學過程中的科學化,教學工作者也逐漸地意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本弊端,因為它忽視了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不可預測性。在我國,目前一些中專學校慢慢地從學生自身的學習條件出發(fā)去轉變教學方法,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言學習的過程是十分困難和艱苦的,簡單的信息傳遞是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的。英語不僅僅是一門語言課程的學習,同時也是一個人慢慢地掌握聽、說、讀、寫的過程。一些常規(guī)的學習方法是學習英語的必要條件,因為一般的課堂時間也只有45分鐘而已,這時候對于英語教師的考驗就來了:如何在這樣有限的時間里,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傳授給他們,同時學生的基本英語技能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這是一個十分嚴峻的話題。因為我們知道教學方法的形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長時間還沒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其實就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了,那么前面說到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就成為“紙上談兵”了。
二、教學方法的體現(xiàn)
基本的教學方法有情景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兩種方法,兩種教學方法我們可以進行結合,這樣產生的效果會更加的明顯,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1.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游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那么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其實我覺得用得最多的是學生的態(tài)度體驗,因為教材的制定其實是死板的,只有教師從中將這樣模式進行稍微的修改。假如學生的心理預期兩者進行去粗取精,這樣的局面不僅僅會讓學生體會到教學的樂趣,還會從根本上改善一些學生對于英語的厭倦情緒。另外,英語沙龍的制定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英語沙龍一般是三到五人為一個小組,演練的方式和題目一般是由學生或者老師來制定,題材不受限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比如著名的有羅密歐和朱麗葉,這是十分經(jīng)典的劇目,學生不僅可以從中練習到口語,還能從中了解到歐美的文化,這是一舉兩得的活動。還有一種就是榜樣的力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英語學習比較認真或者英語成績較好的一部分學生選擇出來,讓他們去選擇一些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其實這樣的效果比教師親自去教學要好得多,這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學生與學生之間同年齡段的交流必然會比較容易讓對方接受。
2.任務教學法
任務教學就是每一堂課教師是以任務為導向去教學,不僅僅是教師需要準備的任務,其實學生對于自身的學習也要不斷地給自己制定一些可行性的目標,這樣學習起來就會取得不錯的效果,目標的制定不用太高,比方說每天幾個單詞或者閱讀幾篇英語短文都是不錯的選擇,教師的任務主要是針對教學的目的而制定的,比如,今天教師講授的是語法知識,像倒裝句、定語從句等等,What,How,If的運用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guī)律的,學生需要按照教師的要求不斷地去揣摩練習,這樣才會加深句子的印象,之后引用到具體的交流中就會非常的方便了。
三、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1.明確教學的職責
教學的實踐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不用過多地去在乎學生的結果,教師只要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就可以了,當然指導不可忽視,教師在布置一些基本的實踐活動時,需要首先明確活動的內容步驟,學生遇到一些基本的困難后,教師應該給予及時的指導,學生提出需要教師協(xié)助的時候,教師要抱著和學生同等的地位和學生一起參與活動。另外,教師需要具備敏捷的頭腦,注意觀察學生的一些基本的行為動作,最好做好記錄,因為這是學生對于活動的基本反饋信息,教師時刻做好組織者和監(jiān)控者的基本角色,以確保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
2.合理科學的分工
中專生的英語基礎一般都比較差,而且關鍵的是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時候教師的教學對于一些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有些活動的內容比較復雜多樣化,這時候需要幾個學生同時去完成,這就需要學生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前面講到的英語沙龍其實就是這樣形式的體現(xiàn)。沙龍活動最好是有一個組長來組織的,然后確保每一個組員都能加入并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風采即可。另外,分工需要明確,使得每個人平等地去交流共同學習發(fā)展。最后一點就是榜樣的力量,因為實踐教學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配合的情況。因為這是學生共同努力得到的結果,學生每完成一項任務都應該受到一定的表揚,同時可以在小組之間產生一定競賽,設置一些獎勵會相應的讓學生將自己的潛能激發(fā)出來;同時,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課本其實是一種參考的教材,練習的題目也應該是教學隨機布置的,最好是貼近生活的題目,這樣的意義也會十分顯著,形式也應該多樣化一些,另外需要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實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用到英語這門語言,聽說讀寫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要讓學生敢說,勤于寫作,寫作能從課本走向生活,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都寫一篇英語日記的習慣,這是一種加強教學的好方式,實踐教學就是為了讓英語學習貫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將來學生進入到社會中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也是這種道理的強有力體現(xiàn)。
中專英語教學的核心是實踐教學同基本的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需要盡可能去規(guī)避,只有將語言學習的多個方面全面把握,才會真正使課堂效率產生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彭永紅.淺談當前中專英語教學現(xiàn)狀[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S3).
[2]趙慶云.認知操練法:中專英語教學法新探[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
[3]王健杰.分層次教學在中專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職教通訊,2002(07).
[4]柯藝.中專英語教學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05).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