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8歲的王爾德坐船橫跨大洋來到美國,海關人員問他有什么需要申報,他答道:“什么都沒有,除了我的天才?!笔巡虐廖锸沁@位英倫才子的本色。丘吉爾曾被問起,百年之后愿意和誰在天堂會面,他毫不猶豫地答道:奧斯卡·王爾德,這也算是智者間的惺惺相惜吧。
1882年,28歲的工爾德坐船橫跨大洋來到美國,進海關時工作人員問他有什么需要申報,他答道:“什么都沒有,除了我的天才?!笔巡虐廖锸沁@位英倫才子的本色,一生中他創(chuàng)造了諸多這樣膾炙人幾的逸事,直到如今,他的連珠妙語仍是頻頻被人引用的金句。丘吉爾曾被問起,百年之后愿意和準在天堂會面,他毫不猶豫地答道:奧斯卡·王爾德,這也算是智者問的惺惺相惜吧。
與之一同流傳甚廣的還有他的情史,正如有人所說,知道王爾德的人比讀過王爾德的人多了太多。他喜歡制造關于自己的傳奇,“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了,那就是沒有人議論你?!边€有一句是:“一個人生活中的真實事情不是他所做的那些事,而是圍繞著他形成的傳奇,你永遠不該摧毀傳奇,只有通過它們,我們才可能對一個人的真實相貌略有了解。”
我那野蠻的、充滿反叛精神的、雄心勃勃的天性啊!
“什么都比不上青春,
中年人就像是生活的抵押品,
老年人就像住在舊物儲藏室中,
年輕人的前方有一座王國在等待他?!?/p>
如今都把土爾德算作英國作家,實際上他是愛爾蘭人,1854年10月16日降生于都柏林。父親是眼科耳科的知名專家,曾被委任為女王的常任眼科醫(yī)生,因此獲得爵位,為這個家庭提供了優(yōu)渥的生活環(huán)境。母親是一位交游廣泛的詩人,筆鋒犀利,熱衷參與社會活動,還喜歡打扮得離奇夸張,她曾寫道:“中規(guī)中矩的生活對我來說太乏味了——噢,我那野蠻的、充滿反叛精神的、雄心勃勃的天性??!”二兒子王爾德簡直就是她的翻版。
王爾德早早表現(xiàn)出文藝天分,“當大部分小男孩偏好珍藏小刀等玩意兒時,他卻對花朵和夕陽情有獨鐘。”他最有興趣的科日是詩作和占典文學,尤其酷愛希臘文學。小伙伴們曾把他當成神童,王爾德能在半個小時里速讀一部三卷冊小說,然后準確描述出故事梗概。17歲時他作為_二位享有皇家學校獎的學生之,考入名校都柏林三學院。20歲時又以全獎進入牛津人學莫德林學院。
牛津成了王爾德精神的故鄉(xiāng),它代表著人生燦樣最美好的東西,青春與求知,此后他常會回到母校,與青年人來往。當年的王爾德在這甲接受了英國最好的古典文學教育,他深受兩位著名批評家約翰·羅斯金和沃爾特·佩特的影響,并接觸了新黑格爾派哲學、拉斐爾前派的作品,切都為這位唯美主義的集大成者鋪墊著道路。
王爾德迅速改掉了自己的愛爾蘭口音,并成為牛津引人注目的一員。他從小就對品位有要求,十二三歲就講究襯衫得是深紅或丁香色,領結則配淡紫羅蘭色,如今更是喜歡錦衣出行。他曾夢到一件很特別的外套,一醍米就找到裁縫畫出草圖,將它做了出來,整個外套設計模仿一把人提琴的輪廓,1877年他穿著這件引以為自豪的衣服去參加格羅夫納畫廊的丌幕式,風頭完全壓過了原本的主角。
王爾德的同學都對他房間的華美布置印象深刻,希臘風情的地毯、心愛畫作的照片、華麗鍍金的酒具、瓷器,來自塞夫勒的藍色花瓶中天天插著百合花——他最喜歡的花,“我發(fā)現(xiàn)要想配得上我的藍瓷器是一天比一天更困難了”,這句俏皮話后來流傳極廣。王爾德招待朋友時非??犊V苋胀砩?,像母親一樣,他常常會舉辦招待會,桌子上有調制的潘趣酒,長柄煙斗里填滿上等煙草,還有悠揚樂聲助興,王爾德請柬學院的風琴手與歌手,自已偶爾彈彈鋼琴。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彼晚結束后,年輕人暢想未來,王爾德說:“我要成為詩人、作家或劇作家,不管怎樣,我會流芳百世”,他頓了頓,“如果不流芳百世,就遺臭萬年。”
當然,他也免不了因此遭遇經濟危機,大手大腳的習慣讓王爾德曾兩度被校長法庭傳喚,這在牛津是一種時髦的丟臉事。百貨商人向學生們賒賬,但如果他們遲遲拖欠款項便會向_學校法庭申訴,要求強制還債。
王爾德熱愛文學,也熱衷享樂,自視甚高而往往對人倨傲無禮,很讓些老師小滿。1877年,他和馬哈菲教授等人同游希臘,燦爛的希臘文明讓他身心迷醉,推遲歸校后他申請的假期被校方駁回,并對他處以罰款,他依然我行我素。但到第二年畢業(yè)季,王爾德的詩作《拉芬納》贏得了紐迪吉特獎——這項詩歌大獎上一次頒獎還是在1825年,并在學位考試中均獲罕見的雙一等佳績。王爾德寫信給朋友:“導師們吃驚得說不出話來——不良青年最終贏得了這么好的成績!”
他也遠不是那種“軟弱無力的唯美主義者”,一伙看不慣他的學生決定某天晚上把他痛揍一頓。四個人闖進了他的房間,結果出人意料:王爾德把第個人踢到外面,一拳打倒了第二個人,第三個人被騰空扔了出來,并抓住第四個人塞進家具堆里——要知道王爾德繼承了母親的高個子,身高1.93米。然后他轉向一旁看熱鬧的觀眾們,邀請他們進米嘗嘗他的葡萄酒。
“一個人應該要么成為一件藝術品,要么就穿戴一件藝術品”
牛業(yè)后,土爾德曾想在高校獲得教職而不得,從此就靠不多的父親遺產的年金過活。憑借過人機智與如簧巧舌,外加醒日的奇裝異服,1880年他已在倫敦社交圈嶄露頭角。王爾德結交了大批名人,其中不乏王窒成員,比如威爾士親王(后來的愛德華七世),他們曾追求同一個女人。人們?yōu)榇司幜艘粋€警句:“我不認識王爾德先生,不認識王爾德先生,也就沒人認識?!?/p>
不少人對他的成名耿耿于懷,“除了夸夸其談之外他什么都不做啊”。他還是《笨拙》一類諷刺雜志上的常客。的確,直到1891年“奇跡之年”,王爾德創(chuàng)作上的輝煌才姍姍來遲,他為自己辯護,“談話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行動”。他甚至把這種聲名成功帶到了美國。188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受邀去美國演講——“只要條件優(yōu)厚即可”,土爾德總是缺錢的。15年前狄更斯第二次訪美,就曾在全美舉辦作品朗誦會,受到強烈追捧,而千爾德彼時完全是以英國社交圈名流而非作家的身份出現(xiàn)。
此次巡回演講堪稱一場龐大的個人秀。土爾德作為唯美土義的代言人,四處推廣“英國的文藝復必”,他涉足13個州,行程近15000公里,向社會賢達、工廠工人、南方佳麗、哈佛知識分子侃侃而談,催生了超過500篇的報刊文章,演講門票給他掙來了此前從未掙到過的一大筆錢。王爾德擅長滔滔不絕的流暢演講,他跟演員學過發(fā)聲法,結束句話或段話叫總使用升調,有記者認為他說出的話就是六音步的詩歌;他的行頭也讓人無法忽視——緞面褲了、黑色真絲長襪、帶銀扣的高跟鞋,還有件蕾絲鑲邊的緊身滅鵝絨外套他后米同顧自己引發(fā)的轟動,“奇怪的是一雙長絲襪竟然會讓一個民族如此不安”。他甚至請了兩位秘書,一位負責簽名,一位負責同應向他索取頭發(fā)的女性。據說離開時,土爾德“成為在美國名氣僅次于維多利亞女王的英國人”。
寫過《王爾德在美國》一書的大衛(wèi)·弗里德曼,提出王爾德是最早意識到名聲是可以先于成就到來的人,“在千爾德之前,沒有人能如此嫻熟地利用媒體去建立自己的聲望”。他認為王爾德比如今的安迪·沃霍爾等藝術家早上幾十年就明白“自我廣告”的價值,今日仍為許多野心勃勃的名流自覺或不自覺地效仿。
在沒有寫出有力的代表作之前,王爾德的智慧在他的警句雋語上閃爍光芒,甚至發(fā)明了一種“王爾德悖論”,比如最典型的“每次人們贊同我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一定錯了”。舌燦蓮花,叫時也舌辣至此:“我對文人從不感到失望。我覺得他們極有魅力,讓人失望的是他們的作品?!?/p>
真正美麗的事物總會使他流淚
不過,干爾德的個性倒并無攻擊性,甚至有人說他“異乎尋常地溫和但熱烈”,葉芝認為他是“天生的領袖,行動上的巨人,偏偏有永無窮盡的敏感和溫柔”
曾經有小知名的人寫信感謝王爾德家保全了他們的房子。有人提到某個寒冷的夜晚,他和土爾德走在切爾西街頭,一個冷得發(fā)抖的乞丐過米搭訕,王爾德競脫下大衣披在他身上?!犊鞓吠踝印贰兑国L與玫瑰》等細膩優(yōu)美的帝話,大多都是土爾德為兒子現(xiàn)講現(xiàn)編,有次他講的是《自私的巨人》,競情不自禁哭了起米。兒子問爸爸為什么哭了,他說,真正美麗的事物總會使他流淚。
唯美主義發(fā)端于19世紀30年代的法國,認為藝術的任務不是反映現(xiàn)實,而是使人們在美的藝術中獲得愉悅的享受。這種流派傳到英國,理論與創(chuàng)作都更加完備、豐富。1889年,王爾德便在其著名的文藝論文《謊言的衰朽》中,提出“生活模仿藝術”的觀點:“生活事實上是鏡子,而藝術卻是現(xiàn)實?!彼云浯罅康恼撌鰟?chuàng)作,甚至個人生活方式,將唯美主義身體力行。
如今,王爾德棲身巴黎拉雪茲公墓89區(qū)的83號,旁邊安息著波蘭“鋼琴詩人”肖邦、戲劇家莫里哀和小說家巴爾扎克。與眾不同的是,他的墓碑上經常沾滿了口紅印,公墓工作人員定期清洗后不久,絡繹不絕的唇印又會重新出現(xiàn)。索潔據《國家人文歷史》黃薇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