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列儂在談及愛人小野洋子時曾說,她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無名藝術家”,因為很多人知道她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作品。即便是在列儂被槍殺35年后,小野洋子的依然被“列儂遺孀”的身份所遮蓋。而現(xiàn)在,有一本書可以讓你一窺她的內心……
小野洋子82歲了。這個數(shù)字多少讓人震驚。畢竟列儂永遠停留在了40歲。
2015年5月,她重回公眾視野。在美國,是因為一場展覽——《小野洋子:一個女人的舞臺》,而在中國,是因為一本書——《想象你是一顆飛翔的種子》。
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那場展覽,回顧了小野洋子創(chuàng)作于1960年下1971年的125件早期作品,那是她過往的歷史,標記了她以一個女性先鋒藝術家身份闖蕩紐約藝術圈最重要的11年。而《想象你是一顆飛翔的種子》寫于2013年,新近剛被澤為中文,則可以看作她最新的思想火花。
假如你想獲得小野洋子的人生八卦,《想象你是一顆飛翔的種了》不是
本合適的讀物??墒侨绻銘阎@樣的好奇:“在‘列儂遺孀’這個著名的身份之外,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那么這本些此“玄虛”的小書,或許可以作為按圖索驥的那張“圖”。
雖然小野洋子認為這是一木“思維指南“,但坦白講,它更像是一部短詩集,在不同的主題下,旋轉著奇思妙想的光芒。
她的天空
小野洋子在這本書里寫道:“這一生,我始終愛戀天空。即便當一切在我身邊分崩離析,天空始終對我不離不棄。它是我生命中唯一恒定的元素,它不斷變化,速度如光和閃電。那時我告訴自己,我絕不能放棄人生,只要有天空在那里。”
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正在舉辦的《小野洋子:一個女人的舞臺》展覽上,小野洋子設計了個黑色的旋轉樓梯,當參觀者獨自沿肴樓梯小心翼翼走至最高處,仰又望去,可以從透明玻璃看到外面湛藍的天空。
“爬上一架梯子去觸碰天空,嘗試不同高度的梯子,看天空是否顯得更近。”她關于天空的執(zhí)念,始自二戰(zhàn)。那時,她還是一個小女孩,戰(zhàn)爭爆發(fā)了,食物短缺,她餓得“像一具小骷髏”,但每當躺下來仰望天空,饑餓感便會有所緩解。這是她愛上天空的源頭。
天空是她想象馳騁的疆域,雖然最初上演的是時代給予的純真和殘忍。小野洋子家境富裕,在東京念書時,曾與天皇子女同校,她像貴族小姐一樣學習鋼琴、歌劇和聲樂。然而好景不長,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彈,洋子的父親被幽禁,母親領著她和弟弟到鄉(xiāng)下避難,等待他們的是鄉(xiāng)下人異樣的目光和無法打破的冷漠。
小野洋子曾說:我知道饑餓的滋味。年幼的她曾親眼看到母親“用家族的珍寶換取最低限度的食物”。最難挨的時候,她跟弟弟望著大空,在腦海中想象食物,在空氣中交換菜單。
“你想吃什么?”她問弟弟,“從湯開始吧!然后是雞,甜點是冰激凌?!币率碂o憂的少女,忽然被時代惡狠狠地踩進泥土,要沿街乞討。戰(zhàn)爭讓萬物凋零,一切規(guī)則都徹底顛覆,恒定的天空成為饑腸轆轆的她唯一的安慰。
攀登高梯時應是顫抖著心扉,伸手觸碰帶有一種追尋的意味,到更高的地方,因為天空充滿自由。從中不難理解小野洋子肆意大膽的藝術風格,她總是平靜地看向一切,但眼中瞬息多變,雷霆萬千。
她的舞蹈
你很難想象,已是耄耋之年的小野洋子可以旁若無人地踩著高跟鞋在舞臺上扭動身體跳舞。她抱著話筒在樂隊的伴奏下唱不著調的“先鋒搖滾”,聲音依然如少女般甜美。
在一首名為《BAD DANCER》的MV中,除了黑色禮帽和墨鏡的標配,小野洋子還穿起黑色緊身衣和黑色絲襪,踩著黑色高跟鞋,揮舞蘸滿墨汁的毛筆,隨著節(jié)奏搖擺。單看視頻,你簡直無法相信那時的她已經八十歲了。
《BAD DANCER》連續(xù)兩次登上美國Billboard舞曲排行榜榜首,也再度為她引來爭議。小野洋子干脆在個人網站上寫了封公開信,言辭鋒利。“別阻止我成為我自己。我不想像那此我這個年齡的人一樣又老又病。要么感受我的能量,要么就請你閉嘴?!毙诺淖詈?,她對那些指責她在視頻里穿短褲的人說:“這是壞事嗎?你會苛責其他舞者穿短褲嗎?你是在歧視我這個年齡的人穿衣的自由嗎?”
小野洋子身上爆發(fā)著太陽一樣的能量。在《想象你足一顆飛翔的種了》跳舞篇里,她寫道:“把你生平所有的動作都想成舞蹈動作呼吸、注視、聆聽、觸摸和移動,在大地與天空之間?!彼闹w語言表達的正是她天馬行空的想象,比如“想象一千個太陽同時升起。在曠野甲跳舞”。你還會斥責一個人的想象肆意妄為嗎?
“對,我就是個女巫/我就是個婊子,我不介意你們怎么說/只有我自己的聲音才是真實的……我不會為你們去死/你們最好面對這個事實成會一直好好活下去?!边@是小野洋子《沒錯,我是個女巫》專輯里的歌詞,每一句都在宣告:那些咒她下地獄的人,打不倒她。
她的修補
小野洋子最具爭議的藝術作品大多創(chuàng)作于1960,那是一個女性身體覺醒的時代。她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敢于向傳統(tǒng)發(fā)起挑戰(zhàn)。她最著名的作品《切片》試圖用一條條碎片,沖擊主流價值觀,把完整的東西破壞,讓人思考破壞的意義。而現(xiàn)在,她開始學會了“修補”。
“修補一件物品。在你修補的過程中,你也修補了你的某一部分靈魂。試想你人生中或這個世界上的一道‘裂縫’。在你修補那件物品時,是不是會祈求它得以愈合?!边@不是劉世界的讓步,而是包容。小野洋子拆掉了那堵對立的墻。正如同70歲時,她在巴黎重新表演《切片》,不再飽含憤怒和不安,而是充滿了愛?!鞍阉槠徒o一個你愛的人”這句話在表演中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小野洋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裂縫和愈合的,我們小得而知,但在她的展覽中,會提供盤子一類的瓷器。觀展者要先將瓷器摔碎,然后戴上手套,用膠水將瓷器重新修補好。另一個例子是,在一次發(fā)布會上,她向觀眾展示了一個美麗的花瓶和一堆碎片,她告訴觀眾,這些碎片叫以拼成這個完整的花瓶。她邀請他們每人取走一塊碎片,十年后,讓碎片重新拼在一起,拼回這個美麗的花瓶。
而她最新的作品《修補好的杯子和沒碎掉的杯子》則展示了七只杯子,六只有金色的修補裂痕,只有一只是完好無缺的。靈感來自日本修復瓷器的“金繕”工藝,修補的同時,在裂縫處用純金會箔裝飾,會給觀者帶來一種殘缺的意境之美,讓破損之物呈現(xiàn)出新的光彩。
她想要告訴人們的是:摔碎一件物品很容易,但要修補很難,需要耐心和細致。雖然即使拼回去,也會留下痕跡,但“修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握于言和。
她的許愿
“許一個愿吧,把它寫在一張紙上。將紙折疊,系在一棵許愿樹的枝條上。請你的朋友也這么做。不斷許愿,直至樹枝上掛滿愿望為止?!边@句話山自小野洋子《想象你是顆飛翔的種子》愿望篇的第一章。事實上,在小野洋子的每次展覽上,你幾乎都能看到一棵綠色的許愿樹,枝條上掛滿了白色的紙片,每張紙上都有一個愿望。
每當樹上掛滿愿型,小野洋子會把這些白色的紙條收集起來,放進膠囊里,運送到冰島的雷克雅未克的Videv島上,因為那里有洋子為列儂設計扣造的“夢想和甲塔”,這座光之塔由冰島的地熱供能,9盞射燈,15條光束在空中交匯成一座塔的形狀。光塔會在每年10月9同列列生同那天被點亮,又在他的遇難日12月8日熄滅。
心愿膠囊會被埋在光塔下的土壤里。如今,這里已經埋藏了小野洋子在世界各地收集的50萬個和平愿單。塔的基座上用24國語言寫著“Imagine Peace(想象和平)”。她將這個作品看作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雕塑,裝載著來自五湖四海人們的心愿。讓和平之光從世界最北端傳到世界其他角落,給?;钤谕纯嗪突靵y中的人帶去勇氣和希單。這是小野洋子一直奉行、延續(xù)至今的“愛與和平”理念,曾經,它也深刻地影響了約翰·列儂
100首短詩和100張素描作品,是《想象你是一顆飛翔的種子》的全部,但當你真的用想象隨她起舞,你看到的又不止這些,她只是在播下種子。這些“行動中的詩歌”是小野洋子最自我的部分?!白屛页蔀槲易约骸?,在列儂離她而去之后,她繼續(xù)唱歌、跳舞、做先鋒藝術,如果說這位“世界上最知名的無名藝術家”的牛活與過往有何不同,那便是,她活得更加像她自己了。
張寧據《看世界》李雪晴/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