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9-118-01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贊可夫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一個學生的智力都各具特點并有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方法。為此,隨著語文教改的深入,充分發(fā)展學生個性,進行真正的因材施教等觀念和做法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但如火如荼的課堂改革,并沒有改變這一現(xiàn)狀:學生的課外時間依然只是完成單一的書面作業(yè),沿襲著鞏固、掌握知識這一傳統(tǒng)的學習途徑。學習語言,提高語文素質這項復雜的勞動在課后變得如此簡單、乏味,這如何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個性,發(fā)揮學生學習語文的創(chuàng)新精神呢?對此,我認為在熱熱鬧鬧進行第二輪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不妨也騰出一點空間,設計一些語文個性化的練習,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泰戈爾說過:“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規(guī)定好的河道里。”教師設計練習、布置作業(yè)也是如此,要從關注學生生命的高度出發(fā),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標,設計一些個性化的作業(yè),讓學生動手、動腦、動情,充滿情趣地去做;讓學生有發(fā)揮的空間,調動潛能,體驗成功,創(chuàng)造性地去做。
然而,如何設計有效性的作業(yè)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具體做法,權作引玉之磚。
一、趣味性——這份作業(yè)真有趣
小孩子喜歡游戲、玩耍,這是天性,作為教育者,絕不能扼殺,只有遵循兒童心理,融作業(yè)于游戲中,讓學生始終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二、實踐性——作業(yè)還可以這樣做
愛因斯坦主張:“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豹毩⑿允莿?chuàng)造者的必備品質,但在具有獨立性的同時,創(chuàng)造者還應有合作精神。因為,在科學研究中,往往是前人提供了前提條件,而后人從前提中得出結論。因此,在設計語文有效性的練習時,完全可以和兒童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交往的創(chuàng)新個性。
諸如,放暑假了,一家人打算外出旅游,這可是件大事,到哪兒去?找哪個旅行社?這些原來由家長做的事,現(xiàn)在讓孩子來參與,可以讓他在確定旅游地點之前查找有關旅游資料,并說說他自己的意愿及其理由,然后讓他與旅行社聯(lián)系,商量有關旅游的事議。
三、人文性——這樣的作業(yè)我們喜歡
所謂人文性,從感性的層次來講,是對人的理解,對人的容忍,對人的接納,對人的尊重,對人的愛護和關懷;從理性的層面來講,是對人終極價值的追尋,對人類命運的憂患。作為語文教師,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對待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在作業(yè)的設計和布置中也如此。教完《田忌賽馬》,為了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下列八個詞語“疑惑、胸有成竹、垂頭喪氣、目瞪口呆、輕蔑、挖苦、得意洋洋、譏諷”達到識記、理解和運用這個學習目標,筆者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充滿人情昧的訓練,供學生詵用:
A層次:1.抄寫上述八個詞語二遍;2.說說每一個詞語的大意,試用“得意洋洋、垂頭喪氣、胸有成竹、目瞪口呆”各寫一句話。
B層次:假如你是齊威王的謀士,你有辦法幫齊威王在第二次比賽中仍然取勝嗎?如能,請你拿起筆,將第二次比賽改寫一下。注意你是齊威王的謀士,寫的時候盡可能多地將上述八個詞語用上。
C層次:根據(jù)所給的八個詞語編寫一個有趣的故事。
我有幸上華師大參加了為時兩年天的名師培訓班,曾聽陳淑君老師說:他的孩子與家長一天只說三句話,早上出門說:“我走了?!蓖砩匣丶艺f:“我回來了?!彼X前說:“我睡覺了。”這一現(xiàn)象嚴重地凸現(xiàn)出當今教育的弊端—一缺乏溝通。對此,筆者深為震驚,我們的教育缺乏溝通和對話,同時,也讓筆者想到——學生的作業(yè)要從算算寫寫中解放出來,還可倡導大嘴與小嘴對話,讓親情互動,這不僅學生的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還對一個人的成長發(fā)展將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開放性——這樣的作業(yè)不單調
我們在設計作業(yè)的內容時,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力求把調配上的語文轉換
為學生生活中的語文。既要注意語文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綜合,也要注意語言學科的工具性。
1、課前擴展性作業(yè)。此類作業(yè)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結合文章內容,查找并閱讀相關資料??梢陨暇W(wǎng)查尋、查閱參考書籍,向周圍的人了解等。
2、課后延伸性作業(yè)。學習了課文,理解了相關內容,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延伸性的閱讀有關資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語文作業(yè)的內容之一。
3、積累性作業(yè)。知識就是積累,學習語文尤其需要知識的積累??梢宰寣W生摘抄一些名句、古詩、成語、名家名篇等,以課本為主,以課外讀物為輔。在這樣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積淀,為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奠定能力。
五、延伸性——原來生活中也有我們的作業(yè)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教師要善于組織開放性活動、尋找,挖掘,創(chuàng)造可供學生“實踐”、“浸泡”的語言環(huán)境。
諸如,利用多種園地、媒體廣泛地開展言語交際活動,一味要求孩子看課本做練習,以期考試中有好成績,這是一種短視行為。在語文教育指導下的作業(yè)設計應充分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探索性、開放性,帶領學生走向廣闊的認知天地,深入生活,利用分布在每個角落的語文教育資源讓學生吮吸、探索、發(fā)現(xiàn)。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弊屛覀円黄鹱哌M新課程、走進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區(qū)……,開拓視野,融人更廣闊的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