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街道標志是城市信息導向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街名的漢語拼音規(guī)范化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本文分析了成都市街道名稱的結構特點,討論了街名的拼音拼寫規(guī)范問題,并調(diào)查歸納了成都市街名漢語拼音應用不合法規(guī)的情況。
關鍵詞:街道名稱 "結構 "拼寫 "規(guī)范化
中圖分類號:TU119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9-084-02
一個現(xiàn)代城市的形象,不僅體現(xiàn)為高樓大廈和立交公路,更體現(xiàn)為街道名稱和路牌等文化細節(jié),它們是城市信息導向系統(tǒng)中的重要部分。根據(jù)國家標準,我國的地名標志應一律采用漢語拼音來拼寫。本文通過對成都市一些街道名稱進行調(diào)查取樣,發(fā)現(xiàn)漢語拼音的拼寫十分混亂。因此,本文從地理學和語言學角度分析街名的結構特點,討論其拼寫規(guī)范化問題,并調(diào)查歸納成都市街道名稱的拼音應用情況。
一、街名的結構特點
街道名稱(以下簡稱“街名”)作為地理名稱,屬于專名詞,分為街區(qū)名稱和道路名稱兩大類。街區(qū)名稱又分為非線性的居民片的名稱和線性模糊的街道的名稱,所謂線性模糊指的是該街道可以看作居民片,也可以看作線性街道。本文主要討論線性模糊的街道的名稱和道路名稱。
(一)從地理學的角度看街名的結構特點
地理學認為現(xiàn)代的街道名稱由專名和通名兩部分組成。李如龍指出,人們的認識隨社會發(fā)展而不斷加深,為了區(qū)別越來越多的各類地名,必須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通名,并和專名同用。如果說專名的特征是表示街道的特征,且類型多樣,那么通名是表示街道的類別,形式相對較為固定。
街道名稱的專名是用來區(qū)分街道的部分,為街道的專有名稱,它能夠明顯地反映出街道名稱的特色。
街道名稱的通名是用來體現(xiàn)道路的類別或等級的部分。就道路而言,通名大致分為兩個大的等級,一級為街、路、道、大街、大道;二級為胡同、巷、條。根據(jù)我們的統(tǒng)計,在成都街道名稱中,通名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的是“街”、“路”和“巷”,其余通名則用得較少。
(二)從語言學的角度看街名的語言特點
從語言學的角度考察街道名稱,可具體從語音、構成專名的語言成分、構詞方式、語義角度來分析其語言特點。
1.從語音學的角度看。成都市街道名稱中單音節(jié)通名最為常見的有“街、路、巷”;多音節(jié)通名有“大街、大道、X道街”,它們是由單音節(jié)的通名“街、路”等擴展演化而來。
街名按長度可分為短的和長的。短的只含兩三個音節(jié),如大石路、光華街、靜安路等;長的含四個或更多音節(jié),如安蓉西路、半邊橋北街、長壽苑北街等。從音節(jié)上看,街名三音節(jié)的最多,以兩個字的專名加“街”、“路”通名為主,因為兩字修飾語簡單易記,表現(xiàn)力強。
2.從街名專名部分的語言成分的角度看。只要一個詞能夠能起到指別作用,它就能進入街道名稱的專名。以成都市的街名為例,其中專名部分的語言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含人名的,多數(shù)表示對某人的紀念,如中山街、桓侯街、畢昇路等。
含動植物名稱的,如槐樹街、竹林街、海棠路等。
含方位成分的,具有標示方向的作用,如北大路、南大街、北東街等。
含省份城市成分的,如陜西街、西安路、昆明路等。
含建筑成分的,如喇嘛寺街、大慈寺街、忠烈祠街等。
含姓氏的,如陳家巷、馬家巷、龔家巷等。
含數(shù)字的,如十七街、八一路、二仙橋路等。
3.從構詞方式的角度看。街名的構成方式主要為以下幾種:
主謂式+通名,如春和路、國安路等。
偏正式+通名,如北城街、碧云路等。
動賓式+通名,如創(chuàng)業(yè)路、保平街等。
聯(lián)合式+通名,如方正街、富強路等。
名詞+數(shù)詞+通名,如鼓樓北二街、科園一路等。
數(shù)詞+名詞+通名,如八寶街、九龍巷等。
介詞短語+通名,如濱江路、濱河路等。
4.從語義的角度看。街名表達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街名體現(xiàn)了一定的歷史文化意義。例如表示紀念,往往是由人名、官職、封號、府第等加上通名構成的,如中山路、都司巷、燕魯公所街等。
街名體現(xiàn)了一定的社會文化意義。一種情況是表示行業(yè)、職能特征,如電信路、農(nóng)業(yè)路、建材路、大學路、打銅街等;還有一種情況是表示城市景觀特征,如濱江路、文廟街、大慈寺街、馬道街等。
街名體現(xiàn)了一定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意義。一種情況是表示人們的審美情趣,如柳翠路、百草路、芳草街等;還有一種情況是表示人們的某種希望和向往,如安居巷,和平街,富強路等。
二、街名拼寫的規(guī)范化
1967年,第二屆聯(lián)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規(guī)定,各國在國際交往中都使用羅馬字母拼寫,做到每個地名只有一種羅馬字母的拼寫形式,稱為“單一羅馬化”。
1976年9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測繪總局公布了《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規(guī)定地名中的專名和通名分寫;地名的頭一個字母大寫,地名分寫為幾段的,每段的頭一個字母都大寫等。
1977年,第三屆聯(lián)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決定,采用漢語拼音作為我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的國家標準。
1980年8月,中國地名委員會制定了《城市街道名稱漢語拼音拼寫規(guī)則(草案)》,這個文件規(guī)定了地名專名和通名的分寫、連寫的具體要求。
1984年12月,中國地名委員會、中國文改委和國家測繪局聯(lián)合制定了《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guī)則(漢語地名部分)》。
1986年,國務院頒布《地名管理條例》,規(guī)定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依照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作為統(tǒng)一規(guī)范。
以上法律法規(guī)和聯(lián)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的有關決議,為我國的地名標準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街道名稱的拼寫,應以《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guī)則(漢語地名部分)》為準。下面介紹《規(guī)則》中的一些街名拼寫規(guī)則。
1.由專名和通名構成的街道名稱,原則上專名與通名分寫,分寫時應注意不能把一個詞分開。如:
柳蔭/街 " " " " " 朝陽/路 " " " " " 春熙/路
Liuyin Jie " " " Chaoyang Lu " " " "Chunxi Lu
2.專名和通名中的修飾與限制成分,單音節(jié)的與相關部分連寫,雙音節(jié)和多音節(jié)的與其他部分分寫。如:
太白/東路 " " " " 新華/大道 " " " " 順和/橫街
Taibai Donglu " " Xinhua Dadao " " "Shunhe Hengjie
3. 以人名命名的街名,人名中的姓和名連寫。如:
中山/街 " " " " "畢昇/路
Zhongshan Jie " " Bisheng Lu
4.街道名稱中如果有序號,序號拼寫時用阿拉伯數(shù)字,與其他字之間空一格。如:
德賽/一/街 " " " "二/環(huán)/路 " " " " "東/二/巷
Desai 1 Jie " " " 2 Huan Lu " " " "Dong 2 Xiang
5.街道名稱中的數(shù)詞一般用拼音書寫。如:
十七/街 " " " " "八一/路 " " " " " 二仙橋/路
Shiqi Jie " " " "Bayi Lu " " " " Erxianqiao Lu
6.以a、o、e開頭的非第一音節(jié),在a、o、e前用隔音符號“’”隔開。如:
報恩寺/街 " " " " 犀安/路 " " " " 福安/巷
Bao’ensi Jie " " "Xi’an Lu " " Fu’an Xiang
綜上所述,地名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的規(guī)則主要包括:地名中的專名和通名都必須采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不得使用其他外文譯寫;專名和通名分開寫,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余小寫;分段書寫的,每段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余小寫;特殊情況可全部大寫。地名的拼寫形式在不違背規(guī)則的基礎上可以做適當?shù)淖兺ㄌ幚怼?/p>
三、街名漢語拼音應用不合法規(guī)的情況
筆者對成都市街名漢語拼音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通過調(diào)查取樣發(fā)現(xiàn),成都市街道的名稱書寫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下面具體分析:
(一)用漢語拼音和英語混寫
街名用漢語拼音和英語混寫是成都市街道書寫中最常見的錯誤,一般是專名用漢語拼音,而通名則用英語。這種錯誤又具體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專名用漢語拼音正確拼寫,但是通名用英語。如新光華街(Xinguanghua "St.);簧門街(Huangmen St.);紅照壁街(Hongzhaobi "St.);北紗帽街(Beishamao "St.);東御街(Dongyu "St.);置信南街(Zhixin "St.S.);武侯祠大街(Wuhouci "Main "St.);南大街(Nandajie "St.);解放路(Jiefang "RD.);五丁路(Wuding "RD.);新南路(Xinnan "RD.);文翁路(Wenweng "RD.);大業(yè)路(Daye "RD.);龍泉山路(Longquanshan "RD.);云頂山路(Yundingshan "RD.);金沙江路(Jinshajiang "RD.);邛崍山路(Qionglaishan "RD.);云霞路(Yunxia "Rd.);逸都路(Yidu "Rd.);中興路(Zhongxing "Rd);楊柳店北路(Yangliudian "RD.N.);建設巷(Jianshe "Alley);西華大道(Xihua "Avenue);錦繡大道(Jinxiu "AVE.)等等。
另一種情況是漢語拼音和英語混用,并且全部大寫。如干槐樹街(GANHUAISHU STREET);望福街(WANGFU "STREET);華油路(HUAYOU "RD.);石油路(SHIYOU "RD.);青華路(QINGHUA "ROAD);濱江東路(BINJIANG "ROAD "EAST);農(nóng)業(yè)路(NONGYE "RD);大同路(DATONG "Rd.);龍騰路(LONGTENG "ROAD);北京路(BEIJING "Rd);馬鞍東路(MA’AN "RD.E.);寬巷子(KUANXIANGZI "ALLEY);窄巷子(ZHAIXIANGZI "ALLEY);新華大道(XINHUA "AVENUE)等等。
街名用漢語拼音和英語混寫,違反了聯(lián)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有關“單一羅馬化”的決議。
(二)漢語拼音書寫錯誤
筆者對成都主要街道一些路牌的進行了抽樣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漢語拼音拼寫方面,也存在著以下四種書寫錯誤的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漢語拼寫錯誤。如菊樂路(Juele "Lu)的“菊”應該是“Ju”。
第二種情況是大小寫的錯誤。如小天竺街(XIAOTIANZHU "JIE);順和橫街(SHUNHE "HENGJIE);航都大街(HANGDU "DAJIE);火炬東街(HUOJU "DONGJIE);白龍江路(BAILONGJIANG "LU);錦繡路(JINXIU "LU);廣巍路(GUANGWEI "LU);清江西路(QINGJIANG "XILU);十七路(SHIQI "LU);大學路(DAXUE "LU);人民中路(RENMIN "ZHONGLU);織錦路(ZHIJIN "LU);長壽路(CHANGSHOU "LU);農(nóng)業(yè)路(NONGYE "LU);靖江中路(JINGJIANG "ZHONGLU);玉林北路(YULIN "BEILU);德盛路(DESHENG "LU);蜀漢路(SHUHAN "LU);國學巷(GUO "XUE "XIANG);大科甲巷(DA "KEJIA "XIANG),等等。以上街名的拼音拼寫中,該小寫的字母沒有小寫,正確的拼寫法應為小天竺街(Xiaotianzhu "Jie)等。
第三種情況是分詞的錯誤,講的是上述第二種情況的錯誤中又包含分詞的錯誤。如太白東路(TAI BAI DONG LU);大科甲巷(DA "KEJIA "XIANG);國學巷(GUO XUE XIANG),等等。正確的拼寫法應為太白東路(Taibai "Donglu);大科甲巷(Dakejia "Xiang);國學巷(Guoxue "Xiang),
第四種情況是應用隔音符號的地方,沒有使用隔音符號,主要出現(xiàn)在漢語拼音和英語混用的街名中。如犀安路(XiAn "Road)等,正確的拼寫法應為犀安路(Xi’an Lu)。
街道標志是城市形象的體現(xiàn),并且與人們的生活中緊密相關。因此,街名的漢語拼音規(guī)范化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郭建中.再談街道名稱的書寫法[J].中國翻譯,2005,(11).
[2]李寶貴.街名的構成方式及其拼寫[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10).
[3]李如龍.地名的詞語特征[A].地名學論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4]馬慶株.街道名稱及其構成方式[A].著名中青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馬慶株[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5]周亞華.長沙市區(qū)地名標志漢語拼音應用多角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