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撼動大眾點評的飯本,用ENJOY拯救了對生活品質(zhì)有點挑剔的吃貨們。
ENJOY精選限量美食的前身——飯本其實也有個前身,它是2012年—2013年微博上一個專門用來吐槽北京壞餐廳的賬號。飯本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陳子宇親自上手,貢獻了絕大部分毒舌段子。那些吐槽大多帶著一點情緒,再加上一點機靈和幽默,沒多久就輕而易舉地俘獲了數(shù)萬粉絲。
不過跟之后飯本和ENJOY這種“真正的創(chuàng)業(yè)”比起來,吐槽吸粉實在是太小聰明了,何況飯本三年的運營讓創(chuàng)始人兼CEO陳萌滄發(fā)現(xiàn)書寫美好餐廳體驗的用戶遠遠高于吐槽。這倒也不意外,北京已經(jīng)沒幾個藍天,好不容易有興致出門吃個飯干嗎還要專門記住糟心事呢。
當大眾點評宣告自己服務了中國最廣大的人群也包括高端人群時,飯本是有點不服氣的。陳萌滄也不認為高端用戶真的認可大眾點評的指南性,他曾經(jīng)想讓飯本用更豐富的評價維度、更客觀的內(nèi)容、更靠譜的榜單去挑戰(zhàn)大眾點評,但最初那套想法今天被定論為“可以說完全沒實現(xiàn)”。
不過,飯本近三年的心血至少是ENJOY少走彎路的保障,后者干脆放棄了拉攏美食達人大談“地道的小籠包應該有幾個褶子”,直奔限量精選美食電商路線去了。從2015年初ENJOY推出至今,日成交已經(jīng)突破6000單,客單價都在200元以上,又順利完成了紅杉資本領投的1500萬美元C輪融資??礃幼舆@次為中產(chǎn)階級省去判斷過程,直接將“吃這個就好”的解決方案呈上的路沒走偏。
這次不吐槽了
ENJOY生正逢時。2014年3月,飯本完成IDG資本領投的B輪融資,不久后就開始醞釀ENJOY。2015年1月ENJOY推出后,很快就受到用戶的歡迎,到2015年6月時日成交已經(jīng)達到1000單。
飯本時期用戶對餐廳的大量點評是一個不小的積累,幫ENJOY形成了一些對商戶的判斷能力。然后,ENJOY從兩個層面去把控商戶和用戶的利益平衡問題。首先,BD團隊對吃足夠了解,知道如何在一家五星級酒店的餐廳里點到好吃而不貴的菜,并且把一整套點菜方案推薦給用戶;其次,談商戶時,ENJOY不會預設任何偏見,但它有快速糾錯機制,如果用戶對一家商戶的反饋不佳,這家商戶很快會下架。
兩個App隱隱傳達著一致的價值觀:正因為有飯本君吐槽和預警了太多壞餐廳,才會有精選好餐廳的ENJOY。但ENJOY最大的變化是堅決不再上過重的點評體系,它只在商戶頁面呈現(xiàn)一個飯本時期愛用的心動指數(shù),為用戶提供參考。而飯本的老用戶還可以在二級頁面下找到過去的內(nèi)容,只是飯本主頁面現(xiàn)在變成了為ENJOY商戶導流。
餐廳美食精選只是ENJOY上產(chǎn)品的第一種形態(tài),用戶對吃總有各種需求,在家吃湊合吃也是剛需,又高頻。大部分人也都有在半夜12點對著顏值極高的美食圖片內(nèi)心交戰(zhàn)的時候。
抓住用戶心理正是這門生意的關鍵。陳萌滄經(jīng)常說,感覺ENJOY的團隊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和用戶玩心理游戲,另一部分才負責專業(yè)。ENJOY要抓住用戶,就得格外注重圖片的呈現(xiàn)效果。它現(xiàn)在進駐了六個城市,每座城市都有幾位全職攝影師專門為商戶拍照,他們的作品要負責給大家心理暗示:在這家餐廳用餐是一件美好的事。
美食家不是ENJOY的服務對象,中產(chǎn)階級和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才是。雖然這遠遠不是全人類,但服務好這群購買能力不錯的人也是個不小的市場。ENJOY的客單價都在200元以上,剛好是一個不便宜但又花得起的數(shù)字,最重要的是用戶消費之后感覺值得。
用戶需要的是決策方案
ENJOY的前身飯本對大眾點評的挑戰(zhàn)不成功,總讓人覺得有點可惜。大眾點評的指南性和客觀性已經(jīng)隨著用戶數(shù)量猛增和餐廳商戶數(shù)量膨脹而連年下降,但即便是最有希望打造一套更客觀、更權威的點評體系的飯本,也遇到了嚴重的邏輯問題。
飯本最早的理念是一群朋友的品位相似,所以試著用朋友之間的推薦來解決問題,但沒過多久就發(fā)現(xiàn)每個用戶身邊并沒有多少抱著熱情推薦或吐槽餐廳的朋友,即便有也沒法天天對著食物花樣翻新地評論。用戶拿不出多少形容詞,來來去去不過是“好吃”“入口即化”“正宗”……。這樣的評價對另外一群人又有多少參考價值?還有,這個做評論的人,是不是和看評論的人生活水平相近?
于是飯本開放好友關系,又引入餐飲達人、網(wǎng)紅,這時又難以避免商業(yè)化因素,但凡有點粉絲基數(shù)的達人,都得考慮盈利。
這些無非說明了一件事:吃沒有絕對標準,給用戶創(chuàng)造那么多維度寫評論也許并沒有那么大意義。再出一個打分更權威的餐廳指南,恐怕也沒什么意義。
進入2015年的用戶,也沒那么多時間花在垂直社區(qū)App上了,他們是否還需要那么重的點評體系?陳萌滄的態(tài)度是悲觀的,但他對吃有了一點新結論:
第一, 當一個人或一群人想吃飯的時候,想法其實并不那么具體,所以找餐廳是個模糊決策的過程;
第二, 不同階層的人的決策也不會太一樣,又會受到很多影響,小時候的味道、身邊朋友在流行吃什么、周邊有什么樣的餐廳等等。
因此,“用戶最需要的是你能快速告訴他一個地方,這個地方能打80分以上,價格也還可以接受?!彼f。
瞄準中產(chǎn)階級生活門戶
即便是對飯本,陳萌滄也不太喜歡它被打上“小眾”“高冷”等標簽,現(xiàn)在對ENJOY就更不喜歡了:“ENJOY上還有火鍋專場、面條專場,哪里高冷?價格不親民嗎?”也許這些標簽多少跟ENJOY用黑色調(diào)宣告品位有點關系,但陳萌滄反駁說,不是所有App都要做成粉紅色才不代表高冷。據(jù)說女性用戶喜歡粉紅色,但他做了不少民意調(diào)查后認為女生們其實是被代表了。“我們口口聲聲要給用戶消費升級,為什么還要給用戶粉紅色?”
“以前我沒有消費,而現(xiàn)在要去了”,陳萌滄從這個角度理解消費升級。它并不以價格來區(qū)分,重點仍然是讓用戶感覺到美好。因此只要升級就有門檻——用戶是否了解這個品牌,怎么挑選和去哪里挑選這個商品等等。很難相信ENJOY曾經(jīng)賣過兔頭和鴨脖子,但以后肯定不會再有,并不是因為它們太便宜或太接地氣,而是它們真的沒什么挑選門檻,和消費升級也就沒有關系。
現(xiàn)在ENJOY每天成交的6000單中,餐廳占比仍然最高。隨著它盡力滿足用戶各種吃的需求,餐廳比例一定會被稀釋。陳萌滄不在意這件事,他在意的是ENJOY能否一直抓住這群人。因為ENJOY要先把食物的美好呈現(xiàn)給他們,但它準備盯住中產(chǎn)階級,接下來還要繼續(xù)為他們呈現(xiàn)生活中其他方面的美好。
對用戶來說,如果2015年的生活與2014年有一點點不同,那就是消費升級不可逆轉地發(fā)生,這群22?35歲之間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大學生)已經(jīng)沒那么執(zhí)著于“性價比”。飯本走通了轉型ENJOY這條路,抓住了日趨精細化的、真正的用戶需求。但路上又出現(xiàn)了很多潛在的對手,其中很多也是媒體化電商,扮演著各種領域里的ENJOY,都是把握調(diào)性和販賣生活方式的高手,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和ENJOY相遇。
[Qamp;A]
Q:對模仿ENJOY的產(chǎn)品是什么態(tài)度?
A:我想世界上很少有模仿可以成功的事情,除非是擁有絕對渠道優(yōu)勢的公司的戰(zhàn)略級模仿。它的概率才會變大。否則等到這些模仿者做好1.0,我們已經(jīng)是2.0了。
Q:美好的圖片是否一定能主觀提升吃的體驗,如果用戶循著美好的圖片去餐廳但體驗有落差怎么辦?
A:當然,有時候會產(chǎn)生落差,但我想它仍然會比那些展示上就不美的東西強很多。
Q:設想過哪些未來ENJOY可能遇到的問題?
A:設想問題是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所有問題分兩種:第一種是模式和護城河的問題,這是最重要的問題,你每天都需要思考和調(diào)整;第二種則是一些具體的問題,這些問題很零碎,所以需要快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