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空政文工團新作品演唱會上,22歲的佟鐵鑫演唱了一首作曲家羊鳴為他量身創(chuàng)作的歌曲——《晨風吹過機場小道》,而臺下正坐著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也許正是彼此的眼神、心靈、藝術通感在一剎那間的交匯,開啟了樂壇這段10年的合作佳話。
當時施光南在為電影《當代人》的主題歌《年輕的心》尋找演唱者,佟鐵鑫的聲音和演唱令他有“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驚喜。此后直到1990年施光南去世,佟鐵鑫與這位音樂大師、人民音樂家結下了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
佟鐵鑫1976年入伍,1979年經選拔進入空政歌舞團。1980年,剛到空政歌舞團不久的一天,佟鐵鑫收到了一封落款為“中央樂團施”的來信。難道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初出茅廬的佟鐵鑫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和激動之情。原來,施光南剛剛為電影《當代人》譜寫完主題歌《年輕的心》,先后找了十幾位男中音試唱,結果都不太理想。兩天前,他騎著那輛輕型嘉陵摩托車,冒著小雨來到紅塔禮堂觀看空政歌舞團的《新作品演唱會》。這時的舞臺上,佟鐵鑫正在演唱他的處女作《晨風吹過機場小道》,他并不知道,此時臺下正有一雙伯樂的目光在注視著他。施光南當即決定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發(fā)出邀請。
佟鐵鑫回憶說:“后來在施光南老師面前試唱時,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男中音實力,我特意用標準的男中音的方法來演唱,可施光南老師聽后卻‘啪’的一聲扣上鋼琴蓋,不客氣地說:‘如果你和別人一樣,我就不找你來唱了,我要的就是你和別人不一樣的聲音。’”于是,施光南一次次地示范、講解,佟鐵鑫一遍遍地模唱、練習,終于一步步地接近了施光南的要求。經過長達兩個月的練習之后,佟鐵鑫不負施光南老師的厚望,錄音時一次就成功了。后來,他演唱的主題歌《年輕的心》隨著影片《當代人》在全國放映而迅速走紅,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的一首標志性音樂作品,他也因此一舉成名。
從此,佟鐵鑫開始了與施光南的合作,他與殷秀梅、關牧村一起,在老師的指導下,致力于“美聲唱法應用于中國作品”方面的探索?!赌贻p的心》之后,佟鐵鑫對這種唱法越來越有信心,他集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的特點于一曲,嘗試著用這種特別的方法來演繹民族作品,并提出了“第四種唱法”這個大膽的聲樂理論。從《年輕的心》、《多情的土地》、《小貝殼》、《多么美》、《亞運會會歌》一直到施光南的絕筆《北方大草原》,他們共同完成了數十首作品。佟鐵鑫天賦的聲音激發(fā)著施光南的創(chuàng)作沖動,施光南優(yōu)美的旋律被佟鐵鑫演繹得更加流光溢彩……
“施光南老師對我有知遇之恩,他的藝術造詣令我折服,他的藝術追求左右著我的方向,他的人格魅力更是深刻地影響著我。‘用一生的時間做一件好事,用一生的時間做一個好人’,這是我的座右銘,更是恩師給予我的寶貴人生教益。”
施光南去世前幾天還在電話里跟佟鐵鑫討論《北方大草原》的演唱方法,而令佟鐵鑫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施光南留給他的最后一句話竟然是:“鐵鑫,上次你從東北老家?guī)淼拇竺锥嗌馘X?下次見面的時候,我把錢給你?!闭f到此處,佟鐵鑫聲音顫抖,竟至默然……“那年,我回東北老家,給施老師帶了袋大米,他去世前三天來電話,和我商量《北方大草原》的演唱方法……最后問我什么時候來呀?我說怎么了,您有事?他說我還忘件事呢,給你大米錢……我和恩師合作10年,我們沒一起吃過一頓飯、沒一起喝過一頓酒?!?/p>
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佟鐵鑫獨唱音樂會上,佟鐵鑫特意把自己的母親和施光南先生的夫人洪如丁女士安排在一起就座,當佟鐵鑫說到“把這首《多情的土地》獻給在座的施光南老師的夫人和女兒”時,全場掌聲雷動……
“我與施光南老師合作了10年,他專門給我寫男中音作品。施老師去世后,我就像少根拐棍似的,三四年中情緒很低沉,總是找不著感覺。施老師懂得演唱,熟悉演員的換聲點,更是一位旋律大師。我那時經常去他家,我倆可以滔滔不絕地談很長時間,內容全是他的作曲和我的演唱。去世前四五天,他還為我寫了《北方的大草原》,并附言:此歌適合佟鐵鑫唱?!比欢髱煹倪@首絕筆之作,佟鐵鑫至今都沒有演唱過,但這張由施老師親筆書寫的樂譜永遠放在譜夾的第一頁,這是一種何等深沉的情感和緬懷!
施光南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自己培養(yǎng)的新一代作曲家,祖籍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qū)源東鄉(xiāng)葉村,1940年8月22日在重慶市南岸出生。父親施復亮是共青團早期領導人,母親是重慶江津人。施光南1948年回源東葉村老家上小學,1949年在金華城內小學畢業(yè)。解放后隨父母移居北京,在父親影響下開始學習作曲,1957年中學畢業(yè)后被中央音樂學院破格錄取,1959年轉入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先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補習兩年,再轉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1964年畢業(yè)于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1964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天津歌舞劇院任創(chuàng)作員……1976年“四人幫”被粉碎后,施光南與億萬人民的心一道沸騰起來,他創(chuàng)作的《祝酒歌》傳遍華夏大地,成為一代頌歌。而他用淚水譜寫的《周總理,你在那里》,更是以獨特、優(yōu)美的旋律,表達了千千萬萬人積聚已久的悲痛和思念。1978年7月,施光南調入中央樂團,此后,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如巖漿進發(fā),先后創(chuàng)作了《生活是多么美麗》、《月光下的鳳尾竹》、《假如你要認識我》等上百首帶有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抒情歌曲。1979年,施光南當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后任副主席。同年被選為全國青聯委員,后任副主席;并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除了創(chuàng)作歌曲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多部歌劇、芭蕾舞劇、京劇等多種類型的作品,如大型歌劇《傷逝》、《屈原》,芭蕾舞劇《白蛇傳》等。1990年5月2日,施光南因病逝世,在短短50年的時間中創(chuàng)作了近千首歌曲,但流傳下來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施光南去世后被文化部命名為“人民音樂家”。施光南主要作品有:C小調鋼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青春》,管弦樂小合奏《打酥油茶的小姑娘》,小提琴獨奏《瑞麗江邊》。獲獎作品有:《祝酒歌》獲慶祝建國30周年獻禮演出一等創(chuàng)作獎及1980年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第一名,并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亞洲文化中心選為在亞洲青少年中推薦的歌曲;朱逢博首唱的《潔白的羽毛寄深情》在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中獲獎;《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1980年文化部及中國音協主辦的優(yōu)秀群眾歌曲評選中獲獎;《立功喜報寄回家》在全軍第三屆文藝會演中獲優(yōu)秀創(chuàng)作獎;《瑞麗江邊》、《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已流傳國外。
佟鐵鑫回憶說:“師母從小在新加坡長大,常有人勸施老師‘出洋去過過’,老師每次聽到都很生氣,他說:我的根在中國!當年老師寫《在希望的田野上》才得了30元稿費,剛夠買一張流行音樂會的入場票。老師反對空談,有人說他干起活就像一頭牛,可以一整天坐在鋼琴凳上不下來。老師用他的歌表現了他的愛國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