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操作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面,作為數學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感知數學知識、探究數學規(guī)律、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提高數學素養(yǎng)。
一、課內動手操作強化學生體驗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為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暴露自己的學習困難,并能夠主動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操作活動,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提高主體參與的有效性,強化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例如,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主要是通過數的組成進行計算的,數的組成即:數的分與合。在5以內數的組成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拿出2個木塊,將其分為兩部分(1和1),讓學生初步熟悉數的分與合;再讓學生拿出4個木塊,將其分為兩部分,讓學生自己探究應該怎樣分,同桌之間不能分的一樣。通過學生交流討論,最終發(fā)現了三種分的方法:1和3、2和2、3和1,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剛才同學們每個人都擺出了一種分的方法,那么誰能將這三種方法依次擺出來?”于是學生開始互相討論,邊擺邊弄,最終想出了有規(guī)律的擺法。針對學生的表現,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鼓勵課后動手操作達到學以致用
要想切實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課后進行復習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溫故而知新”,教師可以將課后復習轉變?yōu)閯邮植僮鞯姆绞?,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促進學生消化數學知識。實踐證明,通過動手操作復習課堂知識,不但可以促進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還可以促使學生通過實際生活獲得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動手,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知識的鞏固,可以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無限樂趣,如:七巧板的游戲,可以使學生在拼圖過程中鍛煉操作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又如,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手工物品,如:剪出漂亮的小花、五角星、奇形怪狀的多邊形等。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不但幫助學生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實踐證明,動手操作不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育特征,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數學動手操作的實效性,廣大數學老師必須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探索研究。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