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麗 辛崇高
校園文化是學校長期辦學所形成的一種內在文化氛圍,凝聚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校風、教風。這一切在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建設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完善人格、開發(fā)智力、豐富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重大意義。如果師生能置身于積極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里,就會感受到一種美的熏陶、一種清新自然、一種詩情化意、一種生機活力、一種濃郁的文化氣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耳濡目染,學生的審美趣味就會不知不覺提高,學生的舉止行為才會日趨規(guī)范,學生的情感才會不斷豐富補充。
一、形成特色校園文化
加強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個不斷推進、長期積累的過程。筆者本著“質樸大氣、返璞歸真、追求品位、著眼實用,切合實際、突出特色、以人為本、多元精品”的原則,既要搞好文化設施、建筑布局等顯性文化的建設,又要重視學校三風、校史、校歌、文化活動等隱性文化建設,營造出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強化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文化
1. 加強學校自然景觀建設。自然景觀主要是指校園內部的設計和校園的綠化、美化。我以創(chuàng)建“園林化校園”為工作目標,設計時具有合理性、前瞻性和藝術眼光。切實搞好校內園林設計規(guī)劃和建設工作。我校綠化帶、花池、花臺、草坪、假山、等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引人入勝花園、食堂、水池、廁所場等活動處,均設置有溫馨提示牌,如“別踩我,我怕疼”、“小草微微笑,請你繞一繞”、“腳下留情綠草茵茵”等。這些提示語充滿了人性化的語言風格,字句優(yōu)美親切,意思一目了然,直入人心,使人看了過目難忘。真正做到了“一磚一石會說話,一草一木能育人”。2012年6月我校還被評為“省級綠化先進單位”。
2. 加強學??茖W景觀建設。學校要廣泛調動師生積極性,以學生課外興趣小組和教研組活動為陣地,結合學校實際,在校園內廣泛開展“小小種植園”活動,如,花園、菜園、草莓園等種植園,師生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出溫馨的育人環(huán)境,校園內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蕩滌著師生的心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科學精神。讓學生在接觸科學的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對科學的良好興趣,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乃至為科學獻身的信念。烘托出校園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校園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畫廊亮麗,布局合理,清新宜人,具有花園式風格。在校園內你真正看到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景色,既追求“賞心”,又追求“悅目”,更努力滿足精神的需求。達到美麗的環(huán)境凈化人,文明的環(huán)境熏陶人,健康的環(huán)境教育人的育人效果。
(二)強化優(yōu)美的人文環(huán)境文化
1. 全面開展校風、教風、學風等精神文化建設。把樹立鮮明的校園精神作為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前提,努力培植校園文化個性。結合學校特點和學校實際,確立正確的辦學目標和辦學理念,形成有個性化特色的校風、教風、學風和校訓。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進步思想,體現人文關懷,形成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主流文化。為了使校園精神能烙印于每個師生的心中,學校的校風、校訓以多種形式在校園內顯現,引領師生的思想行為。相關的墻壁兩邊寫有“文明守紀、團結進取”的校風;“率先垂范、實事求是、協調一致、改革創(chuàng)新”的領導作風;“博學嚴謹、求實善教”的教風和“勤奮、樂學、多思、善問”的學風。使人一進校園便覺得學校辦學理念先進,文化氣息濃厚,時時激起教師工作熱情和教書育人的責任心,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做有志少年的決心。學校常態(tài)化地利用教師會、升旗儀式、師生集會、校園廣播、電視、網絡等渠道進行宣傳,時刻警醒和激勵師生,形成了彰顯個性的校園文化精神。
2. 不斷加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制訂并完善校園學生管理、教學管理、財務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安全、衛(wèi)生、校產、圖書、體育等各種管理制度,并采取措施使其落到實處,真正使其成為師生生活、學習、工作的行為準則,真正實現了校園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管理模式,充分發(fā)揮了學校制度育人的作用,形成了獨特的校園制度文化。
3. 學校始終將校園文化建設和平時的教育教學緊密結合。相輔相成、互為促進。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成功極大地促進了學校的教學工作,老師能以最大熱情投身到教學中,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學生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追求上進,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會做人。
4. 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科教學在對學生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斷挖掘學科教育中的文化影響因素,共同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如,品德課教學,組織學生收看每天的《新聞聯播》,引導學生關心社會,關心改革開放;語文學科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誦、話劇、課本劇表演及演講創(chuàng)作等活動;各個班級可以通過班會、創(chuàng)辦班級手抄報等形式開展文化育人活動。加強了校園宣傳陣地的建設。還根據實際,在不同時段設計不同形式的比賽、播放學生活動資料,積極宣傳學校的好人好事、批評不文明的行為和現象,努力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學生在獨特的學科文化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三)積極開展主題活動,真正將校園文化建設引向深入
充分利用各種主題文化活動,全面培養(yǎng)學生個性特長,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學校結合重大事件、紀念日、節(jié)日等,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吸引力強的系列活動。充分利用“六一”兒童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國恥紀念日”,“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設計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入學、畢業(yè)、入隊儀式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堅持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發(fā)表密切聯系學生實際、內容生動具體的國旗下講話;強化課后科技、藝術、體育、娛樂活動,廣泛組織多種類型的興趣小組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舉辦體育運動會、趣味游戲和多種形式的藝術、科技及讀書、讀報、演講、歌曲演唱等活動。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尊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考慮他們的年齡差異和個體差異,結合學校實際,既體現知識性、科學性,更突出趣味性、娛樂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反對形式主義。各類活動的策劃、開展,都體現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圍繞學校的主流文化,有目的、有步驟、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熏陶和影響。每一位教師都能嚴于律已,知禮守信,勇作表率,在言談舉止、精神風貌等方面給學生做出榜樣和示范?!坝跓o聲處顯真情”,共同創(chuàng)造出引人入勝的校園文化氛圍,送給學生“一片藍天,一方樂土”。
二、強化措施,切實保障校園文化建設取得實效
(一)加強師德建設,促進教風進一步好轉
1. 大力倡導“志存高遠、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的良好師德風范。鼓勵和引導教職員工自覺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學識教風上率先垂范,為人師表。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增強廣大教師爭做光榮人民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激發(fā)廣大教師嚴格自律,恪盡職守,樹立人民教師良好師表形象,熱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鉆研教法、不斷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教風。
2. 加強教師的禮儀教育。組織收看《教師禮儀講座》和由校領導班子組成的《師德大講堂領導小組》進行的師德講座,強化教師師德。學會用文明的語言,儒雅的行為、高雅的氣質、莊重的儀表、雷厲風行的作風、健康向上的思想引導和影響學生,做學生學習的榜樣。其間,我校多名教師曾獲“縣師德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二)加強學風建設,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
1. 加強對《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學習和落實工作。用《守則》和《規(guī)范》嚴格要求、大膽管理學生;進一步落實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培養(yǎng)學生學有方法、行有規(guī)矩、生活有規(guī)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各類規(guī)章制度,充分發(fā)揮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為養(yǎng)成中的功能。
2. 在學生中培養(yǎng)為中華之崛起而學習的精神,培養(yǎng)刻苦學習、積極上進、不斷進取的良好作風,形成勤奮學習、追求優(yōu)異、互相幫助、不甘落后的優(yōu)良學風。2011年我校畢業(yè)生以優(yōu)良的成績進入了上一級學校。校園是一塊凈土,營造一種充滿生活氣息的和諧校園文化,使它成為教師的精神樂園,實現人生價值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樹立理想、開啟智慧、塑造人格、點燃火種的知識殿堂,辦好人民滿意的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