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梅
摘 要:文章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為例,從創(chuàng)新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與氛圍、引導學生展開有效的自主學習兩方面,對如何幫助中學生展開自主學習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放課堂;自主學習;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0-0061-01
解放課堂是新時期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它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而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他們通過自主學習去感知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成長。自主學習是對我國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一種改革與創(chuàng)新,它將學生這個學習主體“推”到了教學第一位,教師通過方法與形式的“隱性”引導,讓他們獨立地通過探索與發(fā)現(xiàn)、質疑與分析、實踐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去實現(xiàn)既定的學習目標。自主學習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而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他們通過自主學習去感知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成長。本文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為例,對如何幫助中學生展開自主學習進行了探究。
一、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與氛圍
學習的辛苦不言而喻,很多學生就是因為無法承受學習之苦,最終選擇放棄。因此,在課堂怎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能夠“苦中作樂”,在體驗學習辛苦的同時還能夠享受學習的快樂,從學習中產生一種愉悅心理,并在此心理的驅動下主動參與知識的構建,生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是當前數學教育者的首要任務。我從實踐中領悟到,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到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必須先要讓他們感受到可以進行自由選擇的氛圍,即為他們打造一個開放性的課堂。在這個課堂中,他們既能夠找到一個有趣的話題展開思考,也可以暢所欲言,直抒胸臆;在這個課堂中,他們可以時刻感受到來自于數學,來自于學習的種種樂趣。如在讓學生們認識函數和函數圖像時,怎樣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和生動化?教師選擇了從一個故事開始:我們小時候都聽過聰明的烏鴉的故事。烏鴉想喝到瓶子里的水,想了很長時間之后,聰明的它想到了銜來石子填滿瓶子,讓水位上升然后喝到水的方法。如果假設故事中烏鴉從發(fā)現(xiàn)瓶子之后開始思考的時間是x,瓶子里水面高度是y,那么最與故事當時情境相符的圖像是哪個(篇幅所限,圖略)?《烏鴉喝水》的故事學生們都耳熟能詳,與數學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感到耳目一新,帶著濃厚的興趣展開了沉靜的思考與熱情的討論。交流過后,生1首先發(fā)言,他說應該是B。還沒等生1說明理由,就有其他同學表示反對,反對的同學2給出了強有力的理由,他認為B應該先被排除掉,原因在于水面高度并不會因為烏鴉“思考”的時間長短而發(fā)生變化,而即使在加入石之后,水面高度也不沒有變低,所以A也應該被排除。話音未落,生3表示答案應該是D,理由是烏鴉喝到瓶中水后,瓶中水面不會比沒有放入石子的時候低,所以C也可以排除。從以上學生們的表現(xiàn)中可以說明他們都經過了認真而縝密的思考,而在對答案的選擇與篩選中他們也表現(xiàn)出了自主獨立的個性,不但思路清晰、有理有據,還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不受他人影響,這就是開放性課堂環(huán)境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最佳效果。
二、引導學生展開有效的自主學習
科學的自主學習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展開的有效學習。由于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在自主學習時“失控”,如果教師一味地不聞不問,將“自主”理解為“放逐”,那就失去了自主學習的初衷,不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毫無益處,還會因為過度“自主”對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自主學習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隱性”引導,幫助學生展開有效的自主學習是關鍵所在。如在讓學生們認識“三角形全等”時,可以先讓學生們結成幾個小組,然后分配給他們三根不一樣長短但規(guī)格相同的幾套鐵絲,讓他們先自己拼三角形,然后引導他們去觀察自己“制造”的三角形之間是否存在聯(lián)系,將他們的思維“觸角”引向三角形全等概念、性質以及判定方法上來。當學生制作出三角形時,反問他們什么情況下只能做出一種三角形,這是引導他們朝“穩(wěn)定性”方面思考。這樣逐漸引導、逐漸加深,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就具有了一定的方向,他們不再是盲目地學習,尤其是通過操作,知識更容易理解,也理解得更加牢固。而主動探索與獨立思考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最直接體現(xiàn)。
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建立“學習記錄”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測”。例如,何時我采取的方法既獨特又簡便、哪一次學習體驗印象最深刻、某個探究活動是如何進行的、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一次作業(yè)是怎樣完成的等;還可以讓學生制作“知識分類卡”,將一些公式、定義、定理等容易混淆的知識詳細而系統(tǒng)地記錄下來,有助于他們進行區(qū)分和記憶;而對于一些比較典型的解題方法或者是容易出錯的題型可做成“題庫卡”,時時翻看提醒自己應該對哪些知識點特別注意……這些日常點滴的收藏與積累,會成為學生的一個小型“知識寶庫”,既方便他們查漏補遺,也會成為他們自主學習的得力助手。
三、結束語
總之,自主學習是對學生認知的一種信任與尊重,因此它在學生個性化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地展開自主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解放課堂,解放學生的天性,讓他們能夠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自由與權利,并時刻充滿激情地迎接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闕建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有效性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1(03). [2]賈琳紅. 新課程目標下研究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