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婉揚
“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是識字教學基本的教學目標。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分步處理生字,把識字和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放手試讀——自主識字
在“初讀課文”環(huán)節(jié),我們倡導放手試讀,自主識字,初步感知課文情境。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學習目標就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要想讀通課文,必須掃除生字的讀音障礙。
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益一輩子?!币话阄覀兪沁@樣操作的:一方面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這是為了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明確識字的任務,知道這節(jié)課自己要學會哪些字,標畫的過程就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跟生字初次見面的過程。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去認識生字,如:借助拼音識字、聯(lián)系上下文猜字、請教同學或老師、查字典……讓學生學會解決“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問題,具備一定的識字本領。學生對學習漢字有了濃厚的興趣,必然會主動探求識字的方法,逐漸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二、合作交流——糾正易錯讀音
“生生交流”就是組織學生交流識字??砂才拧巴阑ゲ樽x音”、“小老師檢查讀生字”“讀課文檢查生字”等形式,也有一些比較有趣的方式,如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猜字情境,故事情境、小組比賽等)、編唱兒歌、組織游戲(摘蘋果、開火車、造火車、搶答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二年級小學生的眼睛是很“厲害”的,他們的檢查、他們的提醒,都是很注重細節(jié)的。
學生集中易讀錯的字詞,便是“師生交流”中要補充提醒的。這個時候,生字可以集中呈現(xiàn)(或PPT,或卡片,或小黑板),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印象,并在此過程中,訂正一些孩子們容易讀錯的字音,如輕聲、前后鼻音、平翹舌音及整體音節(jié)與韻母e的生字。
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的合作交流為主,交流的任務有兩方面,一是自讀識字的成果與方法的交流,二是初讀課文的收獲。教師此時要做的工作就是組織、引導好學生的合作交流,并通過檢查、糾錯、引導等教學手段來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做準備。這屬于生字的第二次亮相,一部分生字已悄然進入學生的記憶。
三、隨文識字——強化字詞的認知
隨文識字教學實際上就是邊學文,邊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將識字任務貫穿于課文的學習中,不斷提高漢字在學生頭腦中出現(xiàn)的頻率。
隨文識字包括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音、在語言環(huán)境中記形、在語言環(huán)境中解義。但是課文是有情境的,感受課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閱讀。如果在閱讀課文時,針對識字的問題扯開去,也會把學生的注意力牽走,離開課文的情境,閱讀的“氣兒”就斷了。所以,在閱讀時,教師要根據(jù)漢字特點和學生實際,靈活做出調整。字形復雜的、容易讀錯的生字,要重點關注;生僻的漢字,讀準字音,大致了解含義即可;高頻使用的、意義豐富的漢字,要多讓學生結合語境組詞、造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當然,組詞也好,找近、反義詞也好,指導寫字也好,辨析形近字也好,都應該把握合適的“度”,選擇閱讀時必須強化認識的生字,只涉及閱讀必需的字音、字義。在教學的時候,我們要對學生的認知有個充分的估計,識字教學要體現(xiàn)出梯度,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
在“學文”過程中“識字”,方法避免單一。要根據(jù)字的特點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像字理識字(坪——平平的土地)、謎語識字(一支羽毛——翅)、圖畫識字、生活識字、游戲識字、情境識字等方法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識字方法,合理、充分利用課件、聲音、圖像、小卡片等輔助教學,把多種識字方法結合在一起,課堂會更靈動。如《荷葉圓圓》一課中的“透明”“亮晶晶”等詞,通過出示“透明的翅膀”“亮晶晶的小眼睛”的圖片,了解詞語的意思就不難了;對“晶”字字形的鞏固,可通過追溯漢字的字源,用漢字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那學生印象定會很深刻;對“搖”“蹲”等字則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相同偏旁的字,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體驗學習并運用。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