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娟
摘 要: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的重要窗口,擔負著高校教學、科研的重要責任。特別是圖書館的流通工作,是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將“以人為本”作為管理基礎,不斷更新管理服務方式,積極創(chuàng)新,努力為讀者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創(chuàng)造方便快捷的借閱體驗。
關鍵詞:圖書館;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探討
1.以人為本管理的涵義
人本管理是人類管理理念從物本管理向前推進發(fā)展為“以人為中心”的一個新階段,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提倡過此思想。如今,隨著管理學理論的發(fā)展,人本管理的理論地位日益凸顯。作為高校圖書館,我們也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提升我們的管理理念,以人為本,合理的實施各類人性化服務。人本管理,即“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它與“見物不見人”或?qū)⑷俗鳛楣ぞ?、手段的傳統(tǒng)管理模式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它是建立在社會經(jīng)濟活動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突出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將人作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從人性出發(fā)來分析,考察活動。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是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核心。在高校圖書館當中,以人為本就是要在管理中以人為出發(fā)點與中心,重視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從而提升圖書館的整體管理服務水平。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館員的管理;一個是針對讀者服務而言的對于流通方面的管理。在以人為本的高校圖書館的構建當中,如何讓讀者對書籍的流通方面有方便快捷的借閱體驗,值得圖書館工作人員多進行有效的探索。
2.民辦高校圖書館流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流通服務工作決定著圖書館的服務質(zhì)量和服務水平,是圖書館對外形象的主要窗口,是與讀者面對面的第一道崗位,這項服務工作質(zhì)量的好與壞直接反映出圖書館辦館水平的高低。
2.1階段教學需要改善不明顯,圖書流通率不高
民辦高校圖書館的使用情況,大部分是由學院老師及在校本、??粕鶝Q定,從流通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很大一部分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圖書館的作用不容小覷,但是多數(shù)學生只是在開學的時候聽到專業(yè)老師建議,到圖書館借閱幾本與專業(yè)有關的書籍,造成了學生開學初期圖書館扎堆現(xiàn)象,過了一定時間段,圖書館便異常的“慘淡”。由此可見,圖書館對于階段教學的改善不夠明顯,流通率明顯上不去。
3.應用的策略
3.1加強讀者入館教育,實施換位服務
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率,在新生入學之前,入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很多民辦高校忽視了對于學生的入館教育。由于剛剛開學,工作忙,時間緊張,很多工作人員調(diào)離,雖然一些高校做了新生入館教育,但是難以保證有良好的授課效果。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xiàn),筆者認為,首先圖書館領導應該重視起來新生入館教育,選拔綜合素質(zhì)較高,表達能力強,有良好親和力的館員進行新生的入館教育工作,切實引導學生樹立“圖書館是個好去處”這樣的理念,知曉各類館藏書籍的位置,保證教育效果。同時可以通過舉行與“入館教育”相關的知識競賽,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實踐效果。
換位服務,即是將心比心,在工作中設身處地的為讀者著想。圖書館館員的換位服務,就是館員在為讀者服務的過程中,要以“我就是讀者”的角色站在讀者的立場上,去認識和理解讀者,了解讀者的需求。通過與讀者的心理換位,體會到師生希望得到什么樣的服務,使讀者感受到借閱中的平等和民主,感受到自己是主體,是被服務的對象,最終使得讀者滿意。完善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完善高校圖書館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要從多方面進行。首先,要積極調(diào)動館員參與管理,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到圖書館的建設當中,增強館員的主動參與意識;其次,要鼓勵讀者參與管理,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來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激發(fā)讀者的熱情,增強讀者的主人翁意識;再次,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機制,進行內(nèi)部自主招聘,根據(jù)圖書館的自身特點選用合適的員工,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然后,要建立圖書館以人為本管理的實施評估體系,成立評價小組,將評價結果反饋到管理層,并及時地改進;最后,建立健全館員績效考評體系,根據(jù)考評結果對館員進行培訓教育,激勵員工為圖書館的發(fā)展作貢獻。
流通部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不應僅停留在借借還還、看門守攤、上架整理的基礎環(huán)節(jié)上,應著重研究讀者的閱讀心理、開展導讀工作、解答讀者的咨詢等崗位職責,將“藏、借、閱、咨”一體化的開放服務模式在民辦高校圖書館得以實現(xiàn),并為讀者提供規(guī)范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3.2努力營造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形成特色服務
一所圖書館,在長期發(fā)展過程當中,要形成自己的服務特色,高校圖書館是知識信息的集散地,我們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同時,還要體現(xiàn)環(huán)境與人的親和力。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如:燈光、溫度、色彩、聲音、空氣流通等都要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又比如在圖書館環(huán)境中增添一些藝術品和綠色植物、字畫、雕塑、壁掛、盆栽等,使讀者通過寬敞優(yōu)雅的閱覽環(huán)境激起讀者美好的閱讀欲望。另外,規(guī)范服務語言,在圖書館內(nèi)設置的警示標語要有人情味。多一些‘請、‘毋,少一些‘嚴禁和‘罰款等辭令。讓讀者進入圖書館感到愉悅、舒適和親切,這樣的環(huán)境讓讀者任何時候來到圖書館就像到家一樣。如此這般,師生借閱率必然呈上升趨勢。
4.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將流通工作做到實處,只有轉(zhuǎn)變觀念,真正以學生為主,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創(chuàng)新服務意識,才能讓讀者自覺地走進圖書館。只有享受到館員的服務,才能加強流通管理,與時俱進,開拓進取,顯示出圖書館強有的號召力,建議加強民辦高校圖書館與公辦高校圖書館的交流合作,走資源互補,共建共享之路,以促進民辦高校圖書館事業(yè)又好又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滿秀.淺談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人本核心因素[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6.
[2]李良杰,陳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原因和策略[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2(07).
[3]吳少云.高校圖書館以人為本管理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1(12).
[4]吳文娟.高校圖書館人本管理概論[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