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新
摘要:以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中面臨的心理問題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女館員的閱讀心理現(xiàn)狀,“且行且珍惜”對高校圖書館的啟發(fā),提出了調(diào)節(jié)女館員心理狀態(tài)的建議和方法。
關鍵詞:人力資源 高校圖書館 女館員 “且行且珍惜” 人性化服務能力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通過招聘、選拔、培訓、報酬等管理形式對組織內(nèi)外相關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用,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fā)展的需要,保證組織目標實現(xiàn)與成員發(fā)展的最大化的一種管理行為。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同樣是高校圖書館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認為,管理主要是對人高效能的管理、人是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美國圖書館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在圖書館所發(fā)揮的作用中,圖書館建筑占5%,信息資源占20%,圖書館員工占75%?,F(xiàn)階段,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型服務也在摸索中前進。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女館員的閱讀心理狀態(tài)也悄悄發(fā)生變化:作為高校中的一個非教育部門的服務型機構,圖書館女館員地位偏低,且一直以來并未得到改變和提升;工作程序偏向于單調(diào)、重復;新生技術和服務給部分年齡大的女館員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和抵觸情緒……這使得女館員在感受高校相對安逸的環(huán)境同時,也在體驗著沉悶和壓力。這種心理壓力即影響圖書館整體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從高校圖書館女館員的閱讀心理狀態(tài)入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疏導和調(diào)試,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階段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fā)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一、高校圖書館女館員現(xiàn)狀分析
1.知識女性閱讀心理變化
高校是科技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的主力軍之一,而高校圖書館作為各種信息資源集散地,承載著為教學科研提供文獻資源保障的重要使命。閱讀史是文化史的重要領域,這里所指的閱讀并不完全等同于讀書,他的內(nèi)涵遠遠比讀書來得豐富。閱讀針對的是文本,文本不只是表現(xiàn)為書寫或印刷的形式,它可以包括文字、口語、圖片、圖像、音樂等表現(xiàn)形式,乃至于聲像資料、電影、電視節(jié)目及計算機所儲存的信息、碑銘等各種形式。寬泛地說,閱讀史也是知識女性的心路成長史,女館員的閱讀也呈現(xiàn)出了一些共性。在閱讀中,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文化心理一次次地得到升華。20世紀初前后的女性閱讀,最大的阻礙力量來自封建勢力,沒有知識沒有各種條件的支撐,就是書在眼前也只能空嘆息。如今,女性高等教育普及,這里面除了經(jīng)濟的限制,還有因為專業(yè)劃分越來越精密,每個人都守住自己的課題,忘記了課題外天地。
2.人氣與人際關系變化
高校圖書館相對于高校其他部門來講,女性館員較多,她們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僅是單位的骨干,同時還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承載著瑣碎的家務勞動和相夫教子的重任。加之女性館員心里更加細膩,更為敏感,她們在事業(yè)、家庭、上下級、同事等縱橫交錯的人際關系中游走,難免出現(xiàn)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說到人氣,人氣就是財富。氣根、氣場、氣數(shù)、氣理、不可忽視,人氣旺的人,即使不是眾人矚目的大人物,也有人樂意追隨他。如何增加自己的人氣是一個充滿誘惑的課題,換句話說,它是你通過最劃算的方法來獲得偉大功業(yè)的藝術,它會讓你從容地把自己的智慧、精力集中在你的目標上,避免陷入復雜的人際關系中,使你能有更多的時間來達到自己的目的?,F(xiàn)代作家蔣子龍曾經(jīng)說過:“人氣就是人的生存狀態(tài)……人氣一散,如同房子不拆自毀,變成一個個巨大的垃圾場?!备咝D書館的女性館員在處理一些問題時常常缺乏男性的果斷與沉穩(wěn)。在領導能力、工作能力以及駕馭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且阻礙了館員的職業(yè)發(fā)展。
3.女館員地位變化
近年來,國家和政府對圖書館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盡管如此,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地位仍然不高。在高校,圖書館被視為“教輔單位”或者“直屬單位”,是輔助教學、科研等單位開展工作的他們既不屬于機關,也不屬于院系,待遇和地位都不能與教師編制和機關其他部門相提并論。女館員的工作被看作是毫無技術性、科學性、專業(yè)性的機械性的重復勞動,無足掛齒。另一方面,女性館員的工作任務繁重,只要圖書館處于開放時間,只要有讀者在圖書館內(nèi),就要有館員在崗,為讀者服務。因此,在正常八小時坐班之外,節(jié)假日及晚上還要照常上班。加之各別讀者的責難和不理解,易造成館員的心理不平衡,產(chǎn)生心理壓力,極易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尤其是中年女性館員生理特征處于逐漸衰退的階段,內(nèi)外交困的處境容易導致女性館員產(chǎn)生職業(yè)發(fā)展倦怠心理。
二、且行且珍惜對圖書館人才資源管理的啟示
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女館員在心理方面出現(xiàn)的壓力過大、職業(yè)倦怠等負面情況,這些心理直接影響了圖書館人力資源的管理、開發(fā)和利用,影響了人性化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未來發(fā)展……選擇正確的方法來消除女館員的負面心理,營造積極向上的健康工作情緒是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調(diào)整高校女館員心理狀態(tài),從而提升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和有效開發(fā)?“且行且珍惜”值得參考:
1.看山思水流,觸景進鄉(xiāng)愁,問君意隨流,綿愁幾時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義,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以上詞句出自《辭?!罚g過來的本意是:雖然我們相互道別,但是請不要忘記一起走過的日子,不管走了多遠,不管分開多久,都要珍惜曾經(jīng)一起度過的歲月。
2.且行且珍惜:“行”意指人生路上的過程,“珍惜”意指對于過往的態(tài)度,需要保持留戀,感激曾經(jīng)的人與事。這句話的另一種理解:且,古文有釋:將要,應當,該當這三種意思。因此這句話字面上可以簡短地歸納并理解為:將要離別,應當互相珍惜。
3.且行且珍惜的寓意為:“且”在古漢語是指代男人的性器官。所以“且行且珍惜”譯成白話就是:“你的屌再行,也得省著用”,這是妻子對出軌丈夫最深情有效的一句勸慰話語,不是說人家說的不文明,而是謹代表了女人對出軌男人難免帶有些許哀傷與惋惜之意,并且字里行間自然而然地隱含著希望對方懸崖勒馬、自我珍惜之意,另外也凸顯說話者的才華、學識以及個人的修養(yǎng)。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的文字——甲骨文,也是刻在龜甲上和竹子上的文字,中國是半山半島的國家,也是大愛大美的國家。中國的文化影響世界。國民黨考古學家,于1913年發(fā)現(xiàn)北京文化遺址,震驚世界。1927年中日爆發(fā)海灣戰(zhàn)爭,日本偷襲劉公島,整個山東半島被日寇侵占、上海、天津、廣東、大連等海口城市淪陷,在哈爾濱秘密建造慘無人道的571工廠,實行三光政策,砍光、殺光、燒光。在日寇的鐵蹄下蹂躪踐踏,黃河是母親河,千瘡百孔、傷痕累累、體無完膚、泛濫成災。舊中國黃河、長江因為長期不能得到治理和重視,作為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該警醒,喚起女性提高文化道德修養(yǎng)。魯迅先生說:“一個民族最大的悲哀莫過于良心泯滅”。思考如何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也是我們圖書館女館員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關注思想的前沿,圖書館成敗在于細節(jié)。嚴守101文化陣營。抓住機遇,主動迎接挑戰(zhàn),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戰(zhàn)術。中華民族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挖掘豐富的人力資源、教育資源等,收集圖書館原始文獻資料,反對教條主義,脫離現(xiàn)實。敢于堅持正確的觀點,陶冶高尚的情操。喬布斯說:“我們的任務就是讀出那些還沒有寫在紙上的東西。”也是今后高校圖書館所要面臨的首要任務。要從頭做起,從女性的直覺做起,從讀人做起,要懂得感恩,保持清醒的頭腦,凝聚戰(zhàn)斗力,用數(shù)字化手段,人性化服務能力,建設正能量的信息化圖書館。
三、培養(yǎng)高質量的圖書館學專門人才
高校圖書館實踐的了解應當是全方位的,了解的渠道也應當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圖書館應當站在思想前沿,關注思想前沿、研究思想前沿問題。正是要求圖書館館員與教師對圖書館實踐問題,應當站在更高角度進行更深入研究。有了這樣的研究,圖書館學才不會留在書本上和課堂中,也才會給學生讀者更多的知識。第二,作為教師應當有選擇地與一些圖書館建立聯(lián)系,講這些圖書館作為自己的教學和研究基地。在研究課題的設計、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以及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這些圖書館的實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也可以應用自己的知識和理論對這些圖書館進行指導,解決圖書館實踐中的問題;還可以根據(jù)圖書館實踐的需要,進行項目研究和建設,許多應用型學科的建設都離不開基地的建設。第三,他人實踐經(jīng)驗上的收集和整理,對于教師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資料收集,總結提煉實踐經(jīng)驗,也是一種了解高校圖書館實踐的方法。教師不可能全面參與到高校圖書館工作中去,但是必須關注高校圖書館的實踐,必須在教學中體現(xiàn)出高校圖書館實踐的發(fā)展。第四,教師與圖書館員,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建立起經(jīng)常交流研討的機制。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實踐問題的交流研討,啟發(fā)我們的教學??傊?,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高校圖書館實踐,注重體現(xiàn)圖書館學實踐、應用性的學科性質。力求完美極致,放飛夢想。在構建書香社會的努力中,創(chuàng)造圖書館和社會的更美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馬文飛,王紅,丁媛.基于“霍桑效應”的高校圖書館員心理問題探究[J].圖書館研究,2014,(3):102-105.
[2]李海燕.中國新知識女性的閱讀史分析[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4,(1):66-69.
[3]楊勇.關于圖書館學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思考[J].中國圖書館學報.
[4]李鵬,張玉斌.人氣——獵取人心的36條黃金法則[B].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