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泰山醫(yī)學院附屬新泰醫(yī)院,山東新泰271200)
甲狀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分析
吳敏
(泰山醫(yī)學院附屬新泰醫(yī)院,山東新泰271200)
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癌臨床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33例均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甲狀腺癌的影像表現(xiàn)。結果33例甲狀腺癌患者中,實性低回聲結節(jié)25例,囊實性4例,結節(jié)內伴砂礫樣鈣化19例,伴頸部淋巴結腫大8例,28例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結節(jié)內及周邊探及血流信號。結論甲狀腺癌的超聲表現(xiàn)具有一定的特異性,綜合分析聲像圖及CDFI表現(xiàn),有利于提高甲狀腺癌的診斷率。
甲狀腺癌;彩色多普勒超聲
1.1 研究對象
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集我院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甲狀腺癌病人33例,其中男11例,女22例;年齡19~69歲,平均年齡45歲。對疑診為甲狀腺癌的病人行甲狀腺切除術和相應部位頸淋巴結清掃術。
1.2 檢查方法
所用儀器為美國GE LOGIQ-7PRO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10 MHz。受檢者檢查前無須特殊準備,一般采取仰臥位,頸部墊枕以使頭略后仰,充分暴露頸部,測量甲狀腺的大小,記錄甲狀腺內部異常病灶的部位,觀察病灶的大小、形態(tài)、邊緣、包膜是否完整、內部回聲、后方回聲、側方是否有聲影以及頸部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特別注意的是要仔細觀察病灶內有無鈣化及內部血流及周邊血流的分布情況,并獲取頻譜,測量收縮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數(shù)(RI)。
33例甲狀腺癌中,彩色多普勒診斷為甲狀腺癌25例,符合率75.8%,8例不符合診斷,其中5例誤診為甲狀腺腺瘤,3例誤診為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
主要的超聲特征:(1)形態(tài)及邊界主要表現(xiàn)為邊界模糊不清,呈鋸齒狀,形態(tài)不規(guī)則,腫塊周邊有無暈環(huán),暈環(huán)是出血水腫炎癥反應包繞正常甲狀腺所致。但癌瘤較小時,邊界可以光滑,整齊。其中診斷為甲狀腺癌21例,5例為甲狀腺腺瘤,3例為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2)癌瘤內部常常是低回聲且不均質,癌瘤較大時??沙霈F(xiàn)壞死或囊性變,局部呈無回聲區(qū),液化不全時,呈囊實性改變。其中內部回聲不均勻25例,囊實性4例。(3)癌瘤內可出現(xiàn)點狀,細小,微粒狀的強回聲鈣化點,具有特異性,但敏感性差。33例中伴鈣化者19例。(4)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腫瘤內有新生血管出現(xiàn),呈湍流頻譜,血流豐富,有動靜脈漏現(xiàn)象。癌瘤侵犯周圍小血管時,可見血管內癌栓。33例中28例周邊及結節(jié)內探及血流信號,測RI最高1.0,最低0.43,平均0.7。(5)癌瘤侵犯頸部淋巴結,可發(fā)現(xiàn)淋巴結腫大,為轉移灶。33例中8例伴同側淋巴結腫大。
甲狀腺癌為內分泌惡性腫瘤,約占人體所有惡性腫瘤1.3%[1],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首位。近10年來甲狀腺癌發(fā)病人數(shù)有急劇上升的趨勢[2]。彩色多普勒診斷作為形態(tài)學的一種檢測方法,其優(yōu)點包括有以下幾點:①具有操作簡便,檢查可反復,對良、惡性甲狀腺病變較高診斷率;②具有無創(chuàng)性,不需造影成像,無輻射危害,不受碘供應的限制,不須在檢查前有所準備;③對于實性甲狀腺病變與囊性甲狀腺病變之間的鑒別更容易,且可直接測定病變甲狀腺的大小和容積;④對于臨床觸診與核素掃描遺漏的結節(jié)可彌補檢出,并能提示是多發(fā)性還是孤立性結節(jié);⑤有助于對腺內轉移灶、微小癌或囊性癌的檢出,可尋找出術后患者臨床中不能觸及的復發(fā)性的甲狀腺癌[4];⑥可提示甲狀腺疾病的相關血流信息,包括血流分布、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數(shù)等有關指標??梢?,甲狀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檢查作為常規(guī)檢查方法及手段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價值。本實驗分析33例甲狀腺癌患者彩超檢查的結果與病理組織學對比,旨在提高彩色多普勒對甲狀腺癌的診斷正確率。
甲狀腺癌的二維聲像圖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實性不均質低回聲結節(jié),無包膜,邊緣模糊不清,部分可見不完整聲暈,邊緣呈毛刺或蟹足樣浸潤,病灶內可見沙礫樣鈣化和(或)囊性無回聲區(qū),后方回聲可有衰減。需要注意的是:(1)有無包膜對甲狀腺癌的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即使是微小癌也多無包膜,但部分結節(jié)可見不完整包膜。(2)囊性變在甲狀腺癌中的發(fā)生率較低,主要見于良性結節(jié),尤其在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然而,乳頭狀甲狀腺癌也可發(fā)生囊性變,故不能以囊性變排除惡性的可能。甲狀腺癌在頸部有時可探及腫大淋巴結。界欠清或不清,腺瘤壁多不完整,腫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包膜不完整或無包膜。
甲狀腺癌常與甲狀腺腺瘤和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相鑒別,甲狀腺腺瘤為單個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光滑、完整。內部呈低回聲,其邊緣大多可見暈環(huán)。CDFI腺瘤周邊的聲暈處可見較豐富的血流信號,呈環(huán)狀分布。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常多發(fā),兩側葉增大、不對稱、結節(jié)邊界不整齊,內部回聲多為低回聲、不均勻、無聲暈。較大的結節(jié)因退行性病變或出血及壞死可有囊性變、鈣化等表現(xiàn)。CDFI結節(jié)無暈環(huán),周邊及內部極少有血流信號。甲狀腺癌的低回聲結節(jié)球感強,為單發(fā),對側腺體無明顯改變,腫塊常較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低回聲結節(jié)大。彩色多普勒檢查為甲狀腺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了重要的診斷方法,但在實際應用中還需結合臨床綜合判斷。
[1]陳樹藩.107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分析[J].中華病理學雜志,1964,8(2):98.
[2]Neil C.Annual cancer statistics report raises key questions[J].J Natl Cancer Inst,2006,98(22):1598-1599.
[3]胡智慧,曾鳳英.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附109例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4,7(2):1524.
[4]王靜.彩超檢查甲狀腺疾病124例診斷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1(9):3.112-113.
RR445.1
:B
:7115-1004(2015)06-0678-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6.031
2015-3-4)
吳敏(1974—),女,山東新泰人,主治醫(yī)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彩超診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