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永 杰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 法律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虛擬財產初探
謝 永 杰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 法律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摘要:虛擬財產的出現(xiàn),對現(xiàn)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戰(zhàn)。對虛擬財產從理論層面上給予了界定,從虛擬財產的定義、外延、特征以及財產屬性等方面進行論述。虛擬財產具有財產屬性,應受法律保護。
關鍵詞:虛擬財產;界定
科技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互聯(lián)網的普及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網絡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方便的同時,也激化了虛擬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矛盾。虛擬財產作為網絡的重要產物之一應該受到法律的關注。
1虛擬財產的內涵
對虛擬財產定義的討論能夠使我們對認識對象更加明確,以期達到理論上的共識,進而更深入地探討其他問題。
學術界對“虛擬財產”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定義,可謂是眾說紛紜,大體有以下幾種觀點:
1.1泛義論
泛義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學者Dvaid Nelmak。他指出,虛擬財產是一種財產利益,同時具有無形性和排他性。這里的無形性主要是與傳統(tǒng)財產相區(qū)別,排他性是與知識財產相區(qū)別[1]。這種論點對虛擬財產的解釋較為寬泛,把所有的無形財產都涵蓋其中,出發(fā)點是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
1.2廣義論
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我國的楊立新教授。他認為,虛擬財產是指虛擬的網絡本身以及存在于網絡上的具有財產性的電磁記錄,是一種能夠用現(xiàn)有的度量標準度量其價值的數(shù)字化的新型財產[2]。
1.3狹義論
這種觀點把虛擬財產限定為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財產,也就是說,在網絡游戲中,由游戲玩家支配的ID賬號以及游戲裝備、級別、寶物、寵物、元寶等以網絡服務器為載體,可以任游戲玩家隨意支配的數(shù)據資料和參數(shù)。在這種情況下,網絡虛擬財產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財產幾乎沒有區(qū)別。
1.4二元論
持二元論觀點的學者認為,對于“虛擬財產是什么”主要看其在什么場合下使用。虛擬財產可以用在兩個范疇:一個是網絡空間中,另一個是網絡游戲中。這種觀點包含了廣義的虛擬財產和狹義的虛擬財產,是從兩個范疇界定虛擬財產的概念。
以上四種觀點對虛擬財產的定義各有其不同的出發(fā)角度,都有科學的一面。筆者認為,對虛擬財產的界定,應立足于“虛擬”和“財產”兩個詞的內涵理解,同時反映虛擬財產的共性。虛擬,單從漢語言來理解,可以解釋為人類的假想。在英文中,被解釋為雖然不是真的,因表現(xiàn)或效果如同真的而可視為真的。據此,虛擬具有“模擬真實如同真實”的意思[3]。而作為財產,必須體現(xiàn)其價值屬性。具體定義如下:所謂虛擬財產,即網絡虛擬財產的簡稱,是指以網絡服務器為載體,表現(xiàn)為數(shù)字、圖形等形態(tài),可以被人所支配且具有一定使用價值和交易價值的電磁記錄。
2虛擬財產的外延
弄清了虛擬財產的內涵——虛擬財產是什么,還不能夠對虛擬財產進行全面的認識,還需要清楚它的外延——哪些是虛擬財產。
對于如何界定虛擬財產的范圍,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虛擬財產是指存在于網絡服務器之中,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物品。學術界對于虛擬財產的外延大多采用列舉的方式表示,其范圍主要包括:
(1)網絡游戲ID賬號、等級、經驗、技能。
(2)網絡游戲裝備。即游戲玩家必備的升級和提高技術的裝備。主要包括鎧甲類、武器類及飾物類三種表現(xiàn)形式。
(3)虛擬貨幣。與現(xiàn)實中的貨幣相區(qū)別,主要是指游戲玩家通過現(xiàn)金購買或者在游戲中通過一定的方式獲得的,能夠在網絡空間中進行交易和使用的一般等價物。比如,騰訊公司發(fā)行的Q幣、網絡游戲世界中流通的游戲幣(元寶)等[4]。
(4)注冊通訊號碼。如騰訊公司推出的QQ號。
除了上述列舉的虛擬財產外,還包括域名、電子郵箱、網絡商店、虛擬動植物等網絡虛擬品[5]。需要說明的是,以列舉的形式很難展現(xiàn)現(xiàn)存的虛擬財產的全部。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虛擬財產的外延還將不斷擴大。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的虛擬財產只是現(xiàn)實生活中受侵犯率比較高的一些主要類型,如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財產。
3虛擬財產的特征
第一,虛擬財產具有虛擬性[6]。虛擬財產本身存在于網絡空間中,是網絡服務器上的電磁記錄。虛擬財產只有存在于虛擬的網絡空間中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也就是必須以網絡為載體。如果離開了虛擬網絡空間,這些電磁記錄沒有任何存在意義。虛擬財產外在表現(xiàn)為文字、圖像、聲音等,如同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事物,可以說是對現(xiàn)實的模擬,是虛擬的,而非虛幻的,體現(xiàn)了客觀的非物質性。
第二,虛擬財產具有依附性。虛擬財產作為電子數(shù)據,在技術上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說必須依托于特定的網絡平臺、游戲平臺而存在。而且這種依托是特定的,比如在一種游戲中的裝備、游戲幣、武器絕對不能在其他游戲中通用。虛擬財產有其特定的網絡環(huán)境,脫離了這種環(huán)境,虛擬財產就沒有存在的可能。
第三,虛擬財產具有價值性和可交易性。評價一種物品是否具有價值,主要看它是否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或者精神需求,同時能夠用金錢來衡量。比如,游戲玩家想要升級,想要獲得游戲裝備、飾物,就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另外,玩家通過對游戲的參與,消磨了時間,娛樂了身心,尋求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所享受不到的精神刺激。游戲玩家在游戲中的所得,可以轉讓給其他玩家,可以轉化為現(xiàn)實中的貨幣?,F(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網上網下的交易行為,正體現(xiàn)了虛擬財產的價值和可交易性。
第四,虛擬財產具有稀缺性。如游戲中高級武器裝備、QQ靚號等都是運營商開發(fā)出來的程序,它們的數(shù)量都是有限的,這樣才能吸引玩家通過不停的“練級”“征戰(zhàn)”,來獲得為數(shù)不多的頂級裝備。試想,如果游戲中頂級裝備隨處可見,誰還會浪費時間去“苦練”,誰還會花錢去買裝備?正因為虛擬財產具有的稀缺性才體現(xiàn)了它的交易價值。
第五,虛擬財產具有期限性[7]。虛擬財產的存在不是無限期的。新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財產而言,它的存在與否由網絡運營商和游戲玩家決定。從網絡運營商方面來講,一款游戲的運作直接和運營的狀況、成本、玩家需求有關系。當運營商經營慘淡時,就會關閉服務器停止經營,構建的虛擬環(huán)境不存在了,那么這款游戲附屬的特定虛擬財產就會消失。從游戲玩家角度來說,當游戲的新鮮感過后,對此產生厭煩的時候,就不會再參與游戲。那么玩家所擁有的虛擬財產就會出售、贈與或者放棄。所以說,虛擬財產不會永遠存在。
4虛擬財產具有“財產”屬性
研究虛擬財產是不是“財產”,其實就是研究虛擬財產是否應當納入法律所保護的財產范圍的問題,也就是虛擬財產是否具有“財產”屬性。
法學家們對于虛擬財產是不是為法律所保護的財產,一直爭論不休,主要形成了以侯國云教授為代表的否定論和以王志祥教授為代表的肯定論兩派觀點。否定論認為,網絡虛擬財產不具備財產所體現(xiàn)的效用性、稀缺性、流轉性三個屬性;不是經過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虛擬財產與現(xiàn)實社會中貨幣的交易違背了價值規(guī)律;虛擬財產與現(xiàn)實貨幣的兌換將導致金融秩序的混亂;虛擬財產不過就是游戲運營商賺錢的圈套,如果對其進行保護,將會帶來嚴重后果,應該讓它永遠待在網絡虛擬環(huán)境中[8]??隙ㄕ撜J為,虛擬財產具有財產屬性,是經過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虛擬財產與現(xiàn)實貨幣的兌換不會違背價值規(guī)律也不會擾亂金融秩序;虛擬財產應當在法律的規(guī)制下得到健康發(fā)展[9]。還有學者認為,虛擬財產在現(xiàn)實生活中屬于一種財產性利益,是與實物財產相對應的憑證類財產。依據社會上已經形成的財產制度性事實,可把以網絡服務符號為表現(xiàn)形式的虛擬財產擴大解釋法律所保護的財物[10]。
作為“財產”來講,應具備客觀性、稀缺性、價值性和可支配性等基本屬性。筆者認為,虛擬財產具備財產所必須具備的屬性。
虛擬財產具備財產的客觀性。虛擬財產不是虛無的,其本質上是網絡服務器上記載的電磁數(shù)據,而電磁數(shù)據是客觀存在的物質。虛擬財產以虛擬物品為客觀物質基礎。虛擬物品是電磁數(shù)據代碼與圖像的組合,其受到指令和程序的控制,表現(xiàn)動態(tài)效果。虛擬物品是構成虛擬財產的實體,虛擬財產是在虛擬物品之上形成的社會關系。
虛擬財產具備財產的稀缺性。虛擬游戲是網絡游戲運營商開發(fā)的,為了保證經營從而獲得一定的利潤,就必須對虛擬物品的數(shù)量有所限制。對于游戲參與者來說,想要獲得虛擬財產,除了通過支付金錢購買外,還可以通過參加游戲活動、提升自身等級或者憑借一定的運氣取得。也就是說,不經過一番努力是不會獲得的。這一點,無疑說明了虛擬財產具有稀缺性。
虛擬財產具備財產的價值性。實踐中,虛擬游戲中的裝備、武器、飾物以及游戲幣(與現(xiàn)實中的貨幣可以直接兌換)具有價值,體現(xiàn)財產的屬性,對此爭議不大。爭議主要存在于QQ號碼是否具有價值的認識上。有人認為,QQ號碼在從騰訊公司獲得時是免費申請的,最初取得時沒有進行勞動也沒有花費真金白銀,所以QQ號碼不具有價值。這顯然是不對的?,F(xiàn)在的QQ號碼多數(shù)是9位數(shù),而最初申請的5位數(shù)號碼,據“炒號者”講,可以賣到2萬至10萬元不等,因為這是骨灰級網民的身份象征。如果要是5位數(shù)的QQ靚號,如“88888”,價值更高?,F(xiàn)實生活中對于QQ號碼的交易,正顯示了它的交換價值。另外,QQ號碼也凝聚著體力或者腦力勞動,如QQ等級“太陽、月亮、星星”顯示了在線時長。為了使用QQ會員功能、QQ秀、QQ在線游戲道具,還需要對賬號進行充值支付一定的現(xiàn)實貨幣,所以QQ號碼并非單純的一串數(shù)字,它是現(xiàn)實財產的凝聚。
虛擬財產具備財產的可支配性。虛擬財產的所有人對其享有的虛擬財產具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虛擬財產可以被游戲玩家所支配和控制。比如,網絡游戲的玩家通過自己的游戲賬號進入游戲,對于該游戲的裝備、飾物等具有支配權,可以在對戰(zhàn)中使用并贏得元寶、經驗、武器,也可以通過交易平臺出賣自己的裝備。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虛擬財產具備法律所保護的財產所必須具備的屬性,應該把其納入到法律所保護的范疇之內。
參考文獻:
[1]于志剛.網絡空間中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2]楊立新,王中合.論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屬性及其基本規(guī)則[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4,(12).
[3]林旭霞.虛擬財產權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王肅羽.網絡虛擬財產亟待法律保護[N].河南日報,2012-11-06.
[5]侯利宏.論虛擬財產若干法律問題研究[J].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3,(2).
[6]唐小焱.關于網絡虛擬財產法律保護的相關探討[J].法制博覽,2013,(3).
[7]任守衛(wèi).關于虛擬財產的幾點立法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7,(9).
[8]侯國云.論網絡虛擬財產刑事保護的不正當性——讓虛擬財產永遠待在虛擬世界[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8,(3).
[9]王志祥,袁宏山.論虛擬財產刑事保護的正當性——與侯國云教授商榷[J].北方法學,2010,(4).
[10]董玉庭.論刑法中財物概念之解釋——以詐騙罪為視角[J].當代法學,2012,(6).
責任編輯:盧宏業(yè)
作者簡介:謝永杰(1978—),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學理論。
收稿日期:2014-12-23
中圖分類號:D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6341(2015)01-0037-02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