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震
摘 要:有沒有一種教學,既讓學生樂學、愿學、愛學,又適合普通的語文教師呢?結合自己的課改實驗,對當下小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嘗試進行“主任務”教學,并從“主任務”教學的界定到課堂框架的構建、實施提出了具體、有效的對策,闡明了“主任務”教學的三個要素:主任務、大板塊、小組學之間的密切關系,為構建小學高效的閱讀課堂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學;“主任務”教學;初探
我于2009年開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主任務”教學,經過近四年的實驗,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課堂“活”了,學生“樂”了,家長“笑”了……
“任務”在詞典中一是指交派的工作,二是指擔負的責任。本文中“任務”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要完成的內容或達到的目標;“主任務”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要完成的眾多內容或眾多目標中確立希望完成的最主要的內容或達到的最主要的目標。
這里所說的“主任務”教學,包含三個要素:主任務、大板塊、小組學。即:在閱讀教學中,一篇課文,先確立一個學習的主要任務(主任務),然后圍繞“主任務”科學地搭建“大板塊”設計,并在恰當?shù)陌鍓K學習中滲透“小組學”,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學生全員參與、高效參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活動。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如何實施“主任務”教學呢?
一、巧設“主任務”:指向“學什么”
實施“主任務”教學,跟“順藤摸瓜”一個道理,關鍵是找準“藤”(即主任務),然后沿著“藤”,徜徉于枝葉,那么,“瓜”(即有所得)便會觸手可及。
如何制定“主任務”呢?
1.指向“單元訓練”點
小學語文教材是由一組一組不同主題,相互聯(lián)系而又相對獨立的課文組成。每組課文,都有明確的訓練重點以及要突破的難點。制定“主任務”時應首先考慮“單元訓練”點,然后恰當?shù)胤稚⒌奖窘M的幾篇課文中。同時參考每篇課文的主要特征、教材的編排意圖、暗示(如,課后題)以及學生的年段特征和已有的知識儲備等,制定出課文“核心教學目標”,從而提煉成“主任務”,將“一課一得”,夯實、做大,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2.指向能力與方法
小學語文特別強調“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往往過多地強調人文性,忽略了它的工具性,“用自家的田去種別人的莊稼”。教,是為了不教;授人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法的滲透或指導,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一篇課文主任務的制定,需要考慮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需要傳遞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這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向疑點、趣點、生成點
學生的學情怎樣,學生的興趣在哪,學生的疑惑有沒,預設之外又生成什么?……這是非常重要的,它更體現(xiàn)尊重學生天性、尊重學習規(guī)律,理所應當是老師備課時必須要考慮和重點關注的。當“主任務”指向學生學習的疑點、趣點、生成點,學生的主動性、內在的潛力及個性的張揚必然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主任務”是貫穿“主任務”教學的魂!
二、構建“大板塊”:搭建“怎么學”
1.粗線條、大輪廓的原則
教師在思考搭建“大板塊”的時候,也要從“大”上做文章,即首要任務是考慮實現(xiàn)“主任務”主要從那幾個方面著手,將粗線條找準,大的輪廓就出來了,做到簡潔、明了,簡約而不簡單?!按志€條,大輪廓”是構建“大板塊”的首要原則。
2.滲透“小組學”的原則
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學習最經濟、最實惠、最有效的途徑是“小組學”,在“主任務”教學中,滲透“小組學”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
三、踐行“小組學”:凸顯“學得法”
1.恰當?shù)陌鍓K
(1)有助于信息反饋的板塊。
(2)有助于突破重、難點的板塊。
(3)有助于問題爭辯的板塊。
2.恰當?shù)恼故?/p>
(1)指向明確。展示是為了突破重點、難點、疑點,是達到“主任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小組展”不僅是匯報學習過程和成果,更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學生好的學習習慣、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給全體學生一個學習的“場”,感受知識的魅力、合作的能量、競爭的美好。
(2)掐準火候。需不需要展示?什么時候展示?展示多少?展示多久?都需要在較短的時間里,根據課堂的生成情況做出準確的決斷。做到既展示了“小組學”,又激發(fā)了大家的展示熱情;既展示了不同的一面,又啟迪了智慧;既看到了“成果”,又暴露了“問題”……
(3)展示得法?!靶〗M展”應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形式進行展示,可以派代表由一人、多人或全組展示。從主展到輔展,從站位、形式到內容等都要事先在組內達成一致,這樣才能省時高效。讓學生不僅能展示,還要會展示。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劉世斌.引領學生高效學習[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