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峰(哈爾濱市松北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
中國惡性腫瘤死亡趨勢分析與探討
王玉峰
(哈爾濱市松北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摘要中國惡性腫瘤死亡率近20年來不斷呈現(xiàn)上升趨勢,甚至處于世界惡性腫瘤死亡率的前列。本文通過對我國近年惡性腫瘤死亡率的整體變化及不同惡性腫瘤死亡率的變化進行分析,并探討影響其變化的因素,為我國惡性腫瘤防治與治療提供可參考數(shù)據(jù)。
關鍵詞惡性腫瘤;死亡率;趨勢;分析
1.在總死亡率中地位變化
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社會水平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醫(yī)療設施也逐漸完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這些都影響著人口死亡因素的轉變,而近年來逐漸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則更多的對我過人口的死因譜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根據(jù)近年來我國對居民死因死亡率抽樣調查的結果來看,排在前十位的因素分別是,傳染病、肺結核、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新生兒疾病、泌尿生殖系、呼吸系疾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心臟病、損傷與中毒[1]。而其中,前六種死亡因素近年來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而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心臟病、損傷與中毒皆為上升趨勢。可以看出,隨著人口老齡化,惡性腫瘤這類非傳染、慢性的中老年疾病已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
2.不同惡性腫瘤死亡率的變化
通過對近二十年的惡性腫瘤死亡趨勢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死亡率下降趨勢最為明顯的是宮頸癌,如今宮頸癌的死亡率相較于改革開放之前下降了63. 64%,構成比也從當年的15. 19%下降為4. 86%,從當年的第三位下降為為第六位。死亡率同樣下降的還有鼻咽癌,食管癌,鼻咽癌的死亡率下降了26. 78%,下降趨勢較為明顯,而食管癌的死亡率下降僅為7. 70%,雖有下降但不明顯。而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的則是肺癌,近年來的死亡率相比20年前上升了147. 39%,在這之中男性死亡率上升了158. 94%,女性死亡率上升了122. 55%[2]。其他諸如肝癌與白血病等死亡率也有所上升,胃癌的死亡率近年來雖略有上升,但是調整死亡率的變化并不明顯。通過對這些數(shù)據(jù)的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與飲食得到改善,以及醫(yī)療設施的完善,許多惡性腫瘤都得到控制。但由于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吸煙,導致肺癌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急速上升。
1.年齡與性別從年齡上來看,近20年的死亡率變化還是較為顯著的。如果按照男女合計年齡別死亡率進行分析,0~20歲各組的死亡率20年基本無變化,死亡率都在10. 00/10萬之下,初生兒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如今也與20年前并無差別。而從25歲組開始,一直到55歲組,死亡率則在10. 00/10萬之上,近年來也呈上升趨勢,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上升趨勢更為顯著。之后從60歲組到80歲組來看,近年來的死亡率上升加速,年齡的增長導致癌癥死亡率的上升更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距,80歲組的死亡率相比20年前,更是高出了69. 24%。而男女年齡別的死亡率變化則具有一定的差異,男性1到15歲各組近年來死亡率有所下降; 20到55歲各組則顯出上升趨勢,上升幅度較小在10%以內;從60歲組開始,隨著年齡的增加,死亡率也明顯的提高,到了80歲組,死亡率已超過20年前的99. 69%。女性則不同與男性,1到60歲各組死亡率近年來均有所下降,雖然下降幅度并不明顯,65歲組往上死亡率才逐步提高,但是遠遠不如男性死亡率提高的速度。2.地區(qū)分布
根據(jù)近年來調查顯示,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惡性腫瘤死亡率均呈現(xiàn)出上升的趨勢,但如若分別計算男性死亡率與女性死亡率,則男性死亡率均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而女性死亡率部分地區(qū)則有所下降。在眾多區(qū)域中,廣西省的死亡率增加幅度是最為明顯的,死亡率相比20年前上升了114. 36%,其中男性上升了119. 82%,女性上升了100. 41%;上升幅度第二的則是甘肅省,死亡率上升了96. 15%,其中男性上升了103. 83%,女性上升了81. 92%;值得注意的是死亡率增長幅度最小的是河北省,僅僅上升了3. 51%;北京市上升幅度也較低,上升了4. 75%。如果按照調整死亡率進行統(tǒng)計的話,近年來呈現(xiàn)出上升的有23個省,如山西,河北,內蒙等,而幅度最大的仍然是廣西。調整死亡率下降的省份有11個,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是寧夏,隨后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幾個直轄市[3]。
3.城鄉(xiāng)差異
中國城市與鄉(xiāng)村的惡性腫瘤死亡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雖然近年來死亡率是上升狀態(tài),但是城鄉(xiāng)之間的變化趨勢則各有其特點。我國城市惡性腫瘤死亡率相交于20年前,上升了23. 53%,其中男性上升了35%,女性上升了8. 12%。而我國鄉(xiāng)村惡性腫瘤死亡率則上升了33. 14%,男性上升了44. 51%,女性上升了17. 11%。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鄉(xiāng)村的死亡率增長相較于城市而言,幅度過于迅速,這樣看來,城鄉(xiāng)死亡率水平差距減小,現(xiàn)在基本上便以相近。在諸多惡性腫瘤死亡因素中,城市惡性腫瘤死亡率上升最快的是肺癌,死亡率比20年前已上升119. 34%,調整死亡率上升了75%,已成為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排在其后的是肝癌,死亡率上升39. 14%。相比于城市,鄉(xiāng)村的肺癌死亡率上升幅度則更大,達到176. 45%。
根據(jù)近年來惡性腫瘤死亡趨勢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三種情況,首先是死亡率下降的宮頸癌,鼻咽癌,食管癌等疾病,雖然其下降的幅度有待于提高,但是依然能夠反映出中國在針對惡性腫瘤的防治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尤其當宮頸癌的防治成功死亡率下降后,女性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第二種情況則是呈現(xiàn)上升趨勢的病癥,如肺癌、肝癌、白血病等,人民的生活方式的變化也對惡性腫瘤的死亡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第三種情況則是死亡率上升,但是調整死亡率卻有所減緩的病癥,注入結直腸肛門癌,乳腺癌,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則是醫(yī)療水平的提高與醫(yī)療設施的完善,與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自改革開放以來,物質資源的豐富使得城鄉(xiāng)居民的飲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使得諸多癌癥死亡率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生活習慣和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其余惡性腫瘤死亡率上升。雖然近二十年惡性腫瘤死亡率經(jīng)過年齡標化,能夠有所下降,但是這依然是未來許多年對我國居民健康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病癥,需要進一步對其開展治理研究與預防。
參考文獻
[1]董志偉.中國癌癥研究進展:中國主要癌癥的篩查及早診早治[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4:137-151.
[2]陳竺.全國第三次死因回顧抽樣調查報告[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8:18.
[3]赫捷,趙平. 2011中國腫瘤登記年報[M].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11:20-23.
【中圖分類號】R195. 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