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丹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以《簡愛》和《飄》為例看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相同的精神
周 丹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簡愛》和《飄》是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兩部經(jīng)典作品,卻代表和反映著相同的精神,這兩部作品講述的都是生態(tài)女性主義戰(zhàn)勝一切困難以及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并且通過她們的努力最終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文章就《簡愛》和《飄》兩部文學作品為例,分析作品中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代表的相同精神的女性主義。
《簡愛》;《飄》;女性主義
《簡愛》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這部文學作品主要講述了簡愛與羅切斯特的愛情故事。簡愛生活在環(huán)境較惡劣的社會底層,飽受磨難,童年充滿了辛酸、淚水和悲傷。被送進孤兒院后,生活也并未得到改善,她接受了6年文化教育,奠定了未來文化教育事業(yè)的基礎。而后和羅切斯特相遇,展開了一段深刻且波折重重的愛情,最終簡愛尋找到了真愛,生活幸福。小說作品中的簡愛是擁有倔強的性格,并且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平等。夏洛蒂·勃朗特對她進行了深刻細膩的心理描寫,采用抒情筆法為我們展現(xiàn)了她與羅切斯特之間的愛情故事,通過小說表達他崇尚平等、尊重的真摯愛情的信仰。小說之所以會引起巨大的影響,一個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描寫的是基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愛情,而且整個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同時,這部作品還為我們塑造了一名敢于反抗舊俗、爭取平等、追求自由愛情的女性形象。
《飄》是美國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格麗特·米切爾所著,又名《亂世佳人》。作品《飄》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為寫作背景,故事場景是一個植物園,莊園主的女兒斯嘉麗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多個南方人形象中最重要的一個,故事主要講述了貪婪自私、虛榮好強同時又堅強執(zhí)著、不甘心屈服于命運的女主人公斯嘉麗的愛情故事。小說因為寫作背景的特殊性,決定了女主人公斯嘉麗充滿復雜性和矛盾性的性格特征,而截然不同于傳統(tǒng)女性特征,這也是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使故事具有真實感的重要原因。小說中斯嘉麗第一個愛上的男人艾希禮卻鐘情于著自己的表妹玫蘭妮,對斯嘉麗的表白婉言拒絕,最終選擇和表妹玫蘭妮結婚,這使斯嘉麗非常氣憤,刺激和沖動之下和查爾斯完婚,但不久查爾斯在戰(zhàn)爭中犧牲,生性開朗、活潑的斯嘉麗成了寡婦。隨著戰(zhàn)爭局勢的惡化和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斯嘉麗的生活也隨之發(fā)生了極大的轉(zhuǎn)變。生活中發(fā)生的種種不幸和瑞德對自己的強烈追求讓斯嘉麗意識到了自己真正愛的人是瑞德,不再是多次拒絕她的艾希禮,但瑞德對斯嘉麗的愛已經(jīng)心灰意冷,最終選擇離開。
1.對愛情獨立、勇敢地追求
《簡愛》和《飄》雖然是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兩部作品,但是這兩部作品都講述了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獨立精神以及對愛情的勇敢追求。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中,主人公簡愛是一個獨立自主、樸實堅強、敢于追求的女性,她雖然沒有美麗的容貌,沒有高貴的出身,但她并沒有因此而自卑,而是蔑視和嘲笑權貴的無知和迂腐,簡愛敢于向命運抗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表現(xiàn)出獨立的人格特征,是自強、獨立、自重的新女性形象的反映和體現(xiàn)。在《飄》中,斯嘉麗始終掌握著自己感情的主動權,對自己喜歡的男性勇敢追求,即使遭到多次拒絕也從不放棄追求愛情。斯嘉麗在莊園的宴會上向自己喜歡的艾希利表白,而且愿意和艾希利一起私奔,但被艾希利婉言拒絕,被拒絕的斯嘉麗因為憤怒打了艾希利。而斯嘉麗始終很難接受艾希利和自己表妹結婚,處于報復心理她決然嫁給了查爾斯。即使在艾希利和自己都有家庭的情況下,斯嘉麗仍然沒有放棄對艾希利的追求。艾希利在即將遠赴戰(zhàn)場時把自己的妻子玫蘭妮托付給斯嘉麗照顧,斯嘉麗就在戰(zhàn)爭局勢動蕩的形勢下依然對玫蘭妮盡心照顧。在斯嘉麗的一生當中,一共經(jīng)歷了三段婚姻,但對她來說都不盡如人意,主要因為她內(nèi)心始終沒有放下艾希利,她的結婚對象都不是自己真正的愛人。而小說結尾提到當斯嘉麗意識到瑞德才是自己真正愛的人時,瑞德卻離她而去,失去了瑞德的斯嘉麗無比傷心。雖然小說中斯嘉麗追求愛情的道路艱難坎坷,但她對自己的幸福生活始終都沒有放棄追求。
2.敢于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抗爭
由于社會觀念的影響,很多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弱勢群體,是沒有社會地位可言的,男人就是女人的主心骨。但是在《簡愛》和《飄》中,主人公簡愛與斯嘉麗都像男人一樣擁有智慧和勇氣。簡愛她也曾因為是女性而一度被封建的思想觀念所打壓,她也曾一度的迷茫過,但她的努力與堅持讓她最終得到了人們的贊賞。她一生都在尋找一生都在摸索,但是重要的是她的成功鼓舞了更多的人,最終她實現(xiàn)了自己的完美蛻變。她的過程我們不能失去關注,她的精彩也正是因為她的過程。亞歷山德拉的種種頑強的生命力告訴我們?nèi)绻胍セ钪?,想要去不斷認識自己感悟生命的力量,我們就要不斷的思考我們的人生,要不斷的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立足于這個社會,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
《飄》中的斯嘉麗性格堅強、獨立,又擁有智慧,她不甘心接受命運的安排,敢于和生活的不幸進行抗爭,帶著一顆執(zhí)著的信念追求屬于自己的事業(yè)。故事開始斯嘉麗本是一個過著無憂無慮生活的莊園小姐,生活中只有快樂和享受,不需要對生活瑣事?lián)陌l(fā)愁。然而戰(zhàn)爭的發(fā)生使得斯嘉麗的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變,沒有了衣食無憂的生活的她不得不面對生活的殘酷,社會的冷漠,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忍辱負重,為自己掙得一條生存之路。她謹記父親說的話,土地是唯一永恒的東西,所以她想盡一切辦法保住自己的莊園,不讓任何人奪走這塊土地。就因為這個原因斯嘉麗利用了自己和妹妹的婚姻,奪走了妹妹的愛人,她不顧婚姻的神圣意義,利用被所用人認為是沒有道德的手段換取了自己想要的金錢和奢華的生活。斯嘉麗在剛剛接手管理莊園的時候,面對闖進來企圖搶劫的北方人,她果斷、勇敢地朝他開了槍,并把他的身上的財物和馬占為己有,這也是斯嘉麗事業(yè)開始發(fā)展獲得的第一筆財富,而斯嘉麗也在這個過程中開始意識到女性的獨立意識,她開始明白男人擁有的財富總歸屬于他自己,女人要想不依靠男人就要獨立,讓自己成為財富的真正主人,這樣才能真正擺脫被動地位,掌握主動權。所以她開始積極抗爭,和男人一樣參加社會經(jīng)濟活動,一樣爭取財富,追求女性獨立和自由。她認為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必須要像男人一樣勇敢地去追求,利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去獲取。斯嘉麗告訴自己,她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任何事,敢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別人喜不喜歡根本不重要。而且她還告誡自己,女人不依靠男人同樣可以做很多事,女人需要的只是獨立、勇敢和不斷追求。這些話成為斯嘉麗一生勇敢追求、獨立奮斗的源動力。當斯嘉麗堅持做鋸木廠生意的時候,遭到自己的丈夫弗蘭克和其他人的一致反對,但斯嘉麗沒有妥協(xié),還把鋸木廠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其實她心里鄙視丈夫弗蘭克,她認為鋸木廠在丈夫的管理下是不可能賺錢利潤的,只會成為慈善機構,在她內(nèi)心深處已經(jīng)認為自己和男人一樣擁有才能和智慧,她不需要依附男人而活,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去做自己想做的,這正是斯嘉麗女性獨立意識的具體體現(xiàn)。
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都是崇拜宗教,信奉基督教的。但是《簡愛》與《飄》中的簡愛、斯嘉麗卻公然對抗宗教信仰,當她們經(jīng)受著社會的苦難變革,歷盡艱險真正的回歸自己的時候,她們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的精神是可以依靠的,沒有神,也沒有主,當危難出現(xiàn)的時候,只有自己變得足夠強大才能夠站在世人的肩膀上。特別是在《飄》的作品中,主人公內(nèi)心深處對上帝的質(zhì)疑,在母親危難了,她再也不相信上帝,她開始依靠自己的雙手和頭腦,追求她想要的生活,她再也不在乎上帝的想法。她不愿意屈服于命運的擺布,她開始與不公正的社會道德觀念進行抗爭,勇敢地挑戰(zhàn)被認為不可侵犯的宗教信仰。當斯嘉麗被教育要成為一個淑女,不能吃太多,要假裝自己胃口小,要表現(xiàn)得像一個非常羸弱的女人的時候,斯嘉麗很不服氣的給予反駁,她說她不喜歡傳統(tǒng)女人表現(xiàn)出來的做作,這樣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心里明明想著要快跑,卻因為要表現(xiàn)的像淑女就必須慢慢的走,明明晝夜不停地跳舞也不會覺著累,卻非要表現(xiàn)得跳一會就要暈倒的樣子??傊?,斯嘉麗非常欣賞女性的智慧,討厭女人示弱的可笑模樣,她向往公正社會觀念,力求男女平等,敢于對男性的權威進行公然挑釁,她可以勇敢地對男性說不,作為一個守寡期間的女人她敢公然與男性接觸、調(diào)情,斯嘉麗對傳統(tǒng)觀念和宗教信仰的公然抗爭行為在當時的社會,絕對是一名豪爽、獨立、灑脫女子的典范。
《簡愛》和《飄》代表著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相同的女性主義精神,都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她們敢于打破時代的束縛,敢于同社會的不公做抗爭,也因此讓兩部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成為現(xiàn)實當中萬千女性的崇拜對象,她們把簡愛和斯嘉麗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和追求目標,掙脫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束縛,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逗啇邸泛汀讹h》塑造的堅強、獨立、勇敢抗爭的女性形象使得作品擁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讓它們在歷史長河中永遠散發(fā)著藝術魅力。如今很多的優(yōu)秀女性代表也將簡愛、斯嘉麗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一個女性的一生要經(jīng)歷眾多的變化與追求,不迷失自我,善于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的人生軌跡。我們不一定要去復制別人的成功,我們選擇一條適合自己,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成功是可以去復制的但是被復制的人生又會有多少驚喜呢?我們只有不斷的摸索前進才會有收獲。我們之所以要去學習《簡愛》、《飄》,是因為她們的女主人公形象憑借意志與人格魅力改變了女性形象,她們是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標志所在。這是社會對于女性與自然的一種釋放,我們不能走出一種困境的時候,我們可以有別的選擇,新的選擇也許會成就新的生命。我們一生都是在嘗試,既然要不斷地去嘗試著生活,那么我們期待在這個人性公平的社會我們會有一種新的突破和魅力的再現(xiàn)。
[1]吳晶.男性主義與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英國文學作品對比解析[J].華章,2012,(6):45~46.
[2]劉旭紅,張瑋瑋.《簡愛》與基督教的婚姻制度——如何更好地理解《簡愛》[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4):12~14.
[3]劉麗君.運用合作原則分析小說《簡愛》中的會話含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66~67.
[4]何明明.從女性主義文體學角度談《簡愛》的女性形象再現(xiàn)[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5):45~46.
[5]李國強.從“過去的婦女”到“現(xiàn)代的婦女”——從《源氏物語》《簡愛》等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淺談女性解放的發(fā)展[J].現(xiàn)代語文:上旬.文學研究,2010,(1);78~79.
[6]張爽晗,王博民.在命運泥淖中成長的斯佳麗——對《飄》女人公人生歷程分析[J].北方文學:下,2013,(3):121~123.
[7]謝穎.劇烈的矛盾沖突——《飄》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J].神州,2013,(20);178~179.
[8]鄭際根.衰落男權社會里的女性命運——《飄》的女性主義解讀[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106~107.
[9]張穎.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視角解讀《飄》中郝思嘉的性格特點[J].作家,2012,(16):51~53.
[10]趙翠玲,邸少華.英美作品的“尚金思想”與“仇富心理”——《飄》《簡·愛》《傲慢與偏見》的物質(zhì)觀對比分析[J].長城,2011,(2):32~34.
2095-4654(2015)06-0073-03
2015-02-03
I10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