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錦花
(瓊臺師范高等??茖W校 中文系,海南 ???571100)
?
構建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新模式
裴錦花
(瓊臺師范高等??茖W校 中文系,海南 ???571100)
近年來,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各行各業(yè)人員日益增多,對相應培訓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培訓難度也不斷增大,原有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模式已經(jīng)難以滿足當前培訓需求,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模式優(yōu)化與改革勢在必行。通過分析當前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普遍存在問題,探索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三種新模式,這對未來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工作將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模式
為了促進普通話推廣,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于1994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隨之,本著“以測促訓,以訓保測”原則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工作也應運而生。近幾年來,隨著測試對象變化(測試人群數(shù)量增大和職業(yè)范圍擴大)、測試方式的改變(計算機輔助測試代替了最初的人工測評)、測試內容的改變(取消選擇判斷題,語音成分比例增大),原有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模式已經(jīng)難以滿足測試需求。如何根據(jù)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要求,依據(jù)測試反映出來的實際問題,合理調整培訓方案和模式,在有限教學時間和師資背景下,提高培訓質量,成為亟待解決問題。
(一)師資力量缺乏
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教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聽說能力以外,還要具備扎實的普通話語音理論基礎,能對培訓學員的普通話發(fā)音進行科學、準確的語音分析和實踐指導。一般來說,擔任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班授課教師人選要具備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資格和從事普通話語言教學工作兩個條件,根據(jù)條件篩選,符合的人選不多。據(jù)了解,目前,海南省九十多位普通話水平測試員中具備培訓資格的教師,全省僅有十多位。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的師生配比通常是1比300,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師資力量顯得非常薄弱。
(二)培訓強度過大
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工作通常安排在考前半個月,集中培訓兩天,共12課時。培訓內容包括普通話水平測試簡介(性質、形式、等級、題型、意義 )、普通話語音基礎知識(聲母、韻母、聲調、語流音變)、專項訓練與評分標準(單音節(jié)訓練、多音節(jié)詞語訓練、朗讀訓練、命題說話訓練)及計算機輔助測試流程簡介等。時間緊,任務重、高強度的集中培訓往往使普通話水平較弱的學員吃不消。
(三)培訓模式單一
目前,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一般采用大班面授短期培訓一種模式,并且,學員數(shù)量多、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方言混雜,這給培訓教師授課增加了許多難度,以致培訓教師經(jīng)常是顧此失彼。例如:培訓教師針對一種方言里存在的語音問題進行矯正指導時,不存在該項語音問題的學員只得陪聽陪練,耗時耗力。并且,隨著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向社會各行各業(yè)的推廣,培訓只注重正音練習而未能考慮行業(yè)差異的培訓格局,也使得普通話培訓難以深入人心。這種缺乏有的放矢的培訓模式效果不盡人意,因此,普通話培訓模式優(yōu)化改革勢在必行。
(一)短期分級培訓構想
短期分級培訓根據(jù)被測試人員方言背景與普通話接近程度,分設一級和二級培訓班,培訓時間一般安排在測試前一個月,共兩天,12課時。培訓教師在實施短期分級培訓時,針對同一層次中普遍存在的語音問題要講解透徹,注重講練結合,鼓勵學生練說和朗讀,并借助中介語理論,結合方言和普通話語音對應規(guī)律,針對考生因方音產(chǎn)生的負遷移現(xiàn)象進行指導訓練。
二級培訓班學員語音應該在二乙以下,這個階段語言問題繁雜,學員數(shù)量眾多,基礎薄弱,是普通話測前培訓的重中之重。對于這個階段學員普通話測前培訓,還應該根據(jù)七大方言區(qū)域分班,對照不同區(qū)域中介語設計相應的培訓內容。從整體上說,該階段語音訓練應該注重字詞句訓練,然后逐步過渡到篇章朗讀和命題說話。從基礎到運用,從單項訓練到綜合訓練,從詞句段到會話訓練。首先開展單音節(jié)訓練,結合圖示講解聲韻調,根據(jù)普通話與方言對應關系,幫助學員找出音質音位和超音質音位兩方面偏誤問題,針對吃字、脫落、改讀、弱化等音質音位問題,以及超音質音位的方言聲調規(guī)則遷移,采用目標定點、機械強化策略,指導學員掌握21個聲母的發(fā)音要領;39個韻母發(fā)音時唇形的寬窄圓扁、舌位的前后高低;明確普通話的調值調類;著重讀準普通話常用的1250多個帶調音節(jié);其次,開展語流音變訓練,培養(yǎng)學員普通話語感。在鞏固字、詞訓練基礎上,逐步過渡到語段訓練,學習朗讀技巧,聽錄音完成60篇朗讀作品的強化訓練,在發(fā)音標準的同時追求表達的流暢程度;最后,指導學員將30個命題說話題目按類別合并歸納,撰寫完整版本的說話稿,借助復述訓練達成命題說話指導。由于課時關系,集中培訓時重點開展字詞訓練、朗讀技巧、復述訓練、模擬考試、計算機輔助測試流程答疑。
一級培訓班學員普通話應該在二乙以上,該階段學員有一定語音分辨能力和自學能力,集中培訓前建議學員登錄暢言網(wǎng)開展普通話模擬測驗,這樣既可以熟悉普通話測試流程,也可以準確把握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和根據(jù)系統(tǒng)提示的檢錯反饋開展后期針對性學習和訓練。集中培訓前請將反饋單送達培訓教師,教師根據(jù)反饋單設計相應辨音正字訓練內容,幫助學生糾正難點音,指導學生課后登錄普通話學習網(wǎng)完成反饋單中的難點音訓練。該階段訓練重點應該放在普通話運用能力、語流訓練、語感模仿和把握上,在準確基礎上力求自然流暢、優(yōu)美生動,集中培訓時多多開展朗讀、復述、演講等綜合訓練,使應試人普通話說得更純正和地道。
不論是一級培訓還是二級培訓,考慮到課時緊缺問題,建議將普通話水平測試簡介、聽碟朗讀、命題說話準備、觀摩計算機輔助測試流程flash動畫移到課后完成,培訓教師做好相應遠程指導。
短期分級培訓的教學新模式,從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到教學目標層次定位上,都全面貫徹了因材施教原則,使培訓更富有針對性。
(二)網(wǎng)絡遠程培訓構想
如今,我們已處于一個迅速發(fā)展的信息化、網(wǎng)絡化時代。運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開發(fā)建設普通話水平測試網(wǎng)絡培訓課程,已經(jīng)成為廣大學習者、應試人的迫切要求。伴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和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微課應運而生。開發(fā)基于Internet的普通話網(wǎng)絡教學平臺,構建普通話微課教學視頻和普通話訓練資源庫,實現(xiàn)網(wǎng)上個別化教學和智能化訓練,勢在必行。
1.構建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教學微課視頻,在選取具體的微課教學內容時,應參考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的教學目標,對教學重、難點進行分析,選題要具體到某個知識點,表現(xiàn)形式可以是講授知識、答疑解惑或是操作示范,要充分體現(xiàn)微課短小精悍且獨立完整的特點??梢钥紤]將普通話水平測試簡介、普通話語音基礎知識、計算機輔助測試流程這三部分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芍貜陀^看教學視頻,有助于學員集中培訓前基礎知識的鋪墊和了解、重難點知識的后期鞏固與強化。
借助網(wǎng)絡平臺優(yōu)勢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微課教學,實現(xiàn)了集中培訓強度的緩解,有些難度不大的知識點借助微課教學,運用“翻轉課堂”形式,不再占用集中培訓的寶貴時間,集中培訓才有充裕時間實現(xiàn)讓更多學員在課堂上完成語音矯正訓練。另外“普通話語音基礎知識”章節(jié)微課學習資源更是給眾多學員量身訂造了各項專項訓練內容,學員可以根據(jù)自己語言缺陷選擇專項訓練內容,并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進度,化解了集中培訓的籠統(tǒng)性和高強度。課程結束后,甚至測試結束后,教師仍然公開網(wǎng)絡學習資源,學員們運用零散時間學習、溫故,將有效抑制 “考后普通話水平普遍下滑”現(xiàn)象。
2.構建普通話訓練資源庫,把普通話教學相關內容,電子講稿、電子教材、CAI課件、研究論文、研究課題、語言政策法規(guī)、普通話等級標準、音像資料、方言辯證等放到普通話網(wǎng)站上,供學生自主學習。該資源庫還應該增設教師輔學答疑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為學生提出問題和答疑交流提供便捷。資源庫的亮點建設應該是方言辯證輔學系統(tǒng),這是針對不同方言區(qū)、不同層次、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習者培訓訓練的腳本群。學習者只需要輸入“閩南方言”、 “二級乙等”、 “輕重格”等關鍵字,系統(tǒng)會自動彈出相應標準、周密的培訓計劃,完成相應訓練資料和教學課件調動,學習者根據(jù)系統(tǒng)提供的培訓計劃,科學、有序地完成相應培訓內容, 達成相應培訓目標。
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普通話培訓微課視頻和普通話輔學資源庫建設,將有力地支持遠程普通話培訓計劃,這種新型普通話培訓模式特點是便捷性、互動性、自主性更強。極大地方便學生課后學習,也拓展了教學空間。
(三)長期多樣化口語培訓模式構想
普通話培訓學員目前多為主持人、教師、記者、導游、培訓師、公務員、窗口型服務人員,而傳統(tǒng)的培訓模式普遍重視局部語音單位訓練,訓練方式單一,未能考慮到行業(yè)差異對普通話培訓內容需求變化,缺乏行業(yè)口語指導,難以滿足社會各界依行業(yè)特點提升普通話需求,從而影響培訓效果,致使許多學員將普通話培訓定義為應試培訓,測試過關后,學員普遍反映因為對行業(yè)口語幫助不大,許多知識很容易淡忘,更別說將所學運用于行業(yè)服務。為了實現(xiàn)普通話培訓內容與各行業(yè)需求間鏈接,普通話培訓內容要注重“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應試性”與“行業(yè)性”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學員“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自己工作中去,實現(xiàn)通過普通話培訓提高全民普通話水平目標。比如服務性行業(yè)人員如果能達到文明用語、規(guī)范用語要求,對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益,樹立窗口服務行業(yè)形象將起到重要意義,并且,窗口服務性行業(yè)人員廣泛、直接與群眾接觸,他們的普通話表達水平將大大有利于我國普通話推廣和良好語言環(huán)境建設。所以,普通話培訓要根據(jù)社會行業(yè)對普通話需求,以普通話教學為基點,開設播音與主持、演講與口才、口語交際、導游解說、教師口語等培訓課程。根據(jù)課程容量和培訓效果,建議每門課程授課學時為36課時,普通話培訓不同于一般專門知識培訓。是以知識訓練為切入點,以普通話語言能力培養(yǎng)為最終目的。為了促進精確的語言知識從意識層向無意識層轉化,從培訓到測試,要預留出合理間隔時間以便受測者做必需的強化練習。所以,基于行業(yè)的普通話培訓,建議開展18個周,每周授課2課時??梢砸劳懈咝F胀ㄔ捙嘤栒鹃_辦周末班或作為高校公共必修課,運用常規(guī)課時,對在校學生,根據(jù)行業(yè)需求,開設相應培訓課程。學員學成之后,通過相關考核,領取相應證書。證書將作為行業(yè)考評和聘任的一項指標。這種課程班注重引導學員根據(jù)行業(yè)需求加強語言訓練,提高了行業(yè)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三種培訓模式應該成為普通話培訓的常規(guī)形式,短期分級培訓模式主要用于應試輔導;網(wǎng)絡培訓主要用于自學輔導;行業(yè)培訓應該依托專業(yè)機構開展長期多樣化口語培訓。這樣,才能使普通話培訓在師資短缺、培訓任務繁重、測試人群需求多樣化背景下,最大化地滿足不同應試人的語音矯正需要,滿足各行業(yè)語言需求,使培訓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實現(xiàn)通過普通話培訓提高全民普通話水平目標。
[1]賈曉玲.多媒體技術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0(15)。
[2]孫艷,葉愚.基于網(wǎng)絡技術的普通話教學改革與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5)。
(責任編輯:趙 峰)
Constructing New Training Modes of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Pei Jin-hua
(Chinese Department,Qiongtai Teachers College,Haikou 571100,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society taking part in the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in recent years,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work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manding and difficult.Obviously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of the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is far from meeting the current training needs and it calls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reform.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training,this paper explores three new modes for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training,aiming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training of the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training mode
2015-01-12
裴錦花,女,漢族,海南??谌恕N乃噷W碩士。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講師。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主要研究方向:文藝學、語言學。2015年第1期
H102
A
1009-9743(2015)01-0022-04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5.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