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成業(yè)
摘 要:無論什么時候,課堂教學都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學的目標都必須在課堂中完成,向課堂教學要效率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課程,要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效率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目的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可以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效率;教學觀念;教學手段
提高數(shù)學教學效率,簡單地講就是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來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做法。
一、改變教學觀念
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教學觀,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小學生都具有逆反心理,你要求越嚴格,他們往往就越不聽話、越叛逆?,F(xiàn)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我們教師要一改往日的舊思想,使新思想、新觀念真正地融入腦海和行動中,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這樣才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改變教學手段
教學是一個認識過程,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舉個例子,在學習統(tǒng)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果雨”的場景讓學生觀察,教師可以提問:“屏幕上出現(xiàn)了哪幾種水果?各出現(xiàn)了幾個?”這樣就能很順利、迅速地引入課堂教學。
三、重視課后練習
課后練習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課后復習能夠給學生以總結、探索、發(fā)展的空間,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數(shù)學具有系統(tǒng)性強、前后聯(lián)系密切的特點,由于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識的教學往往分幾節(jié)課或分幾個學期來完成,這樣就更需要注意課后的練習,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重視相關部分知識的課后復習,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筆者從教學觀念、師生關系、教學方法以及課后練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作為教師,我們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yè)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才能勝任我們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劉曉紅.以生為本,增強教學實效[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