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玲
班主任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例如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使班級的制度管理與人文管理有效結合,從關心與愛護學生的角度藝術性地對學生進行鼓勵與批評,但在批評教育時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尤其是不適當?shù)呐u教育,則事與愿違,適得其反,會讓學生從內心產(chǎn)生抵觸情緒。正確的批評教育應該是教師從關愛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中肯地,恰如其分地分析與指正,即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錯誤,又要讓學生看到自己錯誤糾正的可能性,讓學生對自己錯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進而激發(fā)學生心中的上進心,讓學生努力克服缺點,完善不足,從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的激發(f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
在學生間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進而形成全體學生的認同感與責任感。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缺少不了一套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因為制度是班集體成員的行動指南,是班集體中每一個成員所認同的發(fā)展方向,是班級管理中大家所共同認同的目標。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特點與具體表現(xiàn),以學校的管理制度為基礎,制訂出符合班集體中大部分學生意愿的、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規(guī)定,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與期望,并在實施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讓學生真正懂得哪些行為該做,哪些行為不該做。讓學生明確認識到做好了怎么樣,做錯了將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從而讓全體學生都能對各種規(guī)章制度在感性上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再通過正確的班級輿論為導向作用不斷促進良好的班風形成。例如,在工作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更換班級的板報,有針對性地召開主題鮮明的班團會,或者利用重大的節(jié)假日對學生進行思想認識教育,讓學生逐漸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從學生的成績、思想、行為等方面給學生一個綜合的正確評價,促進學生在思想認識上的統(tǒng)一,人生追求目標的統(tǒng)一,從而增強班集體中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不斷增強每一名學生熱愛集體的思想情感,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班集體的依靠與信賴。對于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的集體,每一名同學努力爭取榮譽的過程必然是班級集體與學生個人之間加強組織性與紀律性,并在整個努力的過程中不斷克服缺點的完善過程,這樣便會形成一個班級管理的良性循環(huán)。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加強情感教育,并且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真正做到知之、愛之,從而使自己的班級管理策略能夠真正做到行之有理、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