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翠 (江蘇省銅山中學 221116)
增強文化背景知識,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陳 翠 (江蘇省銅山中學 221116)
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意識的滲透,是現代英語教學的新思路,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加開放的教學平臺,可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同時也促進學生英語交際的能力,讓學生在了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前提下,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際和思考,進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體現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英語文化的組成部分和載體是英語語言,因此學生在掌握必要的語言知識的基礎上,要通曉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識,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文化背景 語言能力 英語交際
(一)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訓練,促進學生的語言交際
在滲透文化背景之前,我們應先增強學生對于語言基礎的學習,加強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教師在每堂課前可開設一個“Warming-up Activities / Brainstorming”的自由表演,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去參與其中,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表達,從而增進彼此的交流。同時,也為進一步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教師在暑假期間進行的引智培訓就是提倡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練習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上我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activities來調動學生張口說英語的興致。比如像一些有趣的活動puzzle,play games,make up a story等?;顒又校處熆梢约尤胍恍┪幕尘爸R,使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對不同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二)適時進行聽力訓練,激起學生對文化的熱情
具有良好的聽、說習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是激發(fā)學生對英語文化學習熱情的前提。其中,特別是加強聽力方面的訓練,更能使學生對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因為,聽力訓練時,學生會集中精力,會捕捉到一些他們聽不懂的信息,尤其是文化方面的,這樣會激起他們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給學生以適當的指導。聽力訓練是個從準確接收聲音信息向大腦正確處理所接收的信息轉化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全神貫注,攝取每個細節(jié),注意取舍得當。同時,遇到文化背景知識,要特別注意關鍵詞、暗示詞、過渡句等,抓住要點,通過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當學生能聽明白教師所講的內容時,學習的自信心就會提高,就會對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文化背景的熱情。
文化內涵是每種語言內在的靈魂,每個國家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傳統禮節(jié)、行為規(guī)范及價值觀念等,這些都是文化所涵蓋的方面。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應用,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都要歸因于學生掌握英語文化知識的程度。這就證明了掌握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有著多么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滲透文化背景知識。
(一)設置任務型教學模式,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
新課程改革提出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能靈活地運用英語完成跨文化交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在為學生提供的情境中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發(fā)揮自身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想象力,高效地完成指定任務。
就像我們在學習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這一單元時,把學生分為了六組,給出學生六幅圖片,每組一幅,讓學生在上課前搜索相關信息,上課時,再設置一些情境,讓學生來表達和表演。學生介紹完,用身勢語來形象地傳達文化知識。如:
A組:In Thailand,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by putting their hands together and bowing…
B組:In South America, you can expect to be hugged when you meet someone…
(二)選用合適的語言,激勵學生運用交際策略
學生文化意識的灌輸也是教師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利于讓學生在學習語言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熟悉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例如,當你受到表揚時,在中國我們會表示謙虛,說“哪里,哪里”;然而英美人則表示欣賞和感謝對方的贊美,說“Thank you (very much.)”。倘若在路上遇到了認識的人,中國人經常會用“您去哪兒?”來打招;而在講英語國家,習慣上會用“It's fi ne, isn't it?” 表示禮貌招呼,他們多習慣以討論天氣作為打招呼的方式。又如,在中國,如果別人邀請你去參加聚會,你會直接表達“我沒空或我有事,不能去”。而在英美國家,則會類似這樣說“I would like to, but I am busy with my report”。因此,教師應該在英語每節(jié)課堂上有意識地融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識,這樣學生就會慢慢地積累越來越多的文化知識。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使得它們各自的語言社會意義也不盡相同。又如,英式英語說“at the weekend ”,而美式英語說“on the weekend”(在周末)。因此,掌握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運用合適的語言,可鼓勵學生使用交際策略,從而更有效地實現溝通與交流。
總而言之,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渾然一體的。文化所特有的廣泛而深刻的差異存在于不同國家民族中間,這些差異在諸多方面地阻礙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多為學生介紹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對文化差異進行深入了解,這對于每個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增強、英語學習熱情的高漲,能夠促進他們對文化背景知識進行深度挖掘,提高英語教與學的效率以及靈活地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進行不斷的文化滲透,引導學生自覺感悟英語國家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進而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唯有不斷滲透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學生的交際能力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才能得到升華!
(責編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