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 曉,王秀英,李 智,趙建農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放射科 400010)
由于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無電離輻射、軟組織分辨力佳、可多方位多參數(shù)成像,受到廣大患者及臨床醫(yī)生的歡迎;但實際工作中常有患者不能完成檢查[1],幽閉恐懼癥患者便是其中之一。幽閉恐懼癥是對封閉狹小空間的一種焦慮癥。由于MRI的磁孔直徑大約60cm,檢查中患者可能發(fā)生幽閉恐懼癥,輕者表現(xiàn)為壓抑、胸悶,重者表現(xiàn)為心悸、氣短、呼吸困難、心情煩躁、惡心,不能堅持并主動放棄檢查[2-3],根據(jù)國內文獻報道這種現(xiàn)象占MRI檢查的1%~3%[4],國外最新報道達5%~10%[5]。系統(tǒng)脫敏療法又稱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國學者沃爾帕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的[6],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患者逐漸地暴露在導致神經癥焦慮、恐懼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此外,也可以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加以治療[7]。本研究采取系統(tǒng)脫敏法與抗焦慮藥物如阿普唑侖或安定聯(lián)合應用對幽閉恐懼癥患者進行干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3年1~12月幽閉恐懼癥149例,2013年1~6月64例作為對照組,其中輕度恐懼患者55例,重度恐懼患者9例;2013年7~12月85例作為干預組,其中輕度恐懼患者72例,重度恐懼患者13例。所有病例男76例,女73例,年齡26~56歲,頭頸部檢查患者110例,腹部12例,心臟2例,脊柱檢查患者14例,四肢關節(jié)11例,完成單個部位檢查時間8~30min。PHILIP3.0TMRI孔徑長157cm,掃描孔直徑為60cm;GE1.5TMRI孔徑長為160cm,掃描孔直徑為60cm。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檢查前,向患者講解MRI檢查的目的并告知其檢查注意事項,排除MRI檢查的禁忌證,協(xié)助患者去除金屬飾物,準備好檢查部位、擺好體位,并告知患者檢查中需要配合的內容如腹部檢查配合屏氣等,對于增強患者做好靜脈通道的建立并準備好高壓注射器。
1.2.2 干預組 2013年7~12月采取系統(tǒng)脫敏療法聯(lián)合藥物干預,由MRI專科護理人員按照申請單要求準備好患者,排除MRI檢查的禁忌證和去除金屬物品,評估患者對MRI的認識程度,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對自訴心理恐懼的患者或者檢查未成功退出掃描室的患者進行系統(tǒng)脫敏干預,通過以下4步進行:(1)介紹MRI檢查場景及MRI檢查特點,將MRI機器的圖片放在患者面前,向患者講解其結構、工作原理、磁孔的大小,向患者講解MRI的優(yōu)勢并通過現(xiàn)成的病例告訴患者MRI的軟組織分辨力強,對比分辨率高多方位任意切層[8],無創(chuàng)性技術,無需造影劑等特點及優(yōu)勢,當患者能認同MRI時,向患者強調MRI空間是足夠大可以容納其整個身體的,有足夠的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是安全的。(2)請完成檢查者現(xiàn)身說法,將積極的正面的體驗告知幽閉恐懼患者,增強患者完成檢查的信心、戰(zhàn)勝恐懼的決心。(3)逐步添加情景刺激,注意檢查室環(huán)境,燈光要柔和[9];去除患者身上的所有金屬后把患者帶入檢查室,讓患者身臨檢查室,感受檢查室的空氣流通和檢查室環(huán)境的安全;讓患者親眼目睹正在做檢查患者的安全(這點要得到正在做檢查患者或家屬同意)。(4)患者的感官體驗刺激,讓患者家屬一起進入檢查室陪同檢查,檢查中讓家屬用語言鼓勵、暗示、同時觸摸患者肢體,使之對MRI的恐懼程度逐漸降低并有一定的安全感[10],最終達到完成檢查。藥物干預:對于系統(tǒng)脫敏干預后,仍然不能完成檢查的患者,與醫(yī)生溝通后在檢查前使用地西泮10mg靜脈注射,也可用抗焦慮藥物阿普唑侖40mg口服,以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也可用抗焦慮藥與抗抑郁藥聯(lián)合使用,臨床中也較多見??挂钟魟┛梢跃徑庾员扒榫w,提高應激能力;抗焦慮劑則能減輕境遇性焦慮情緒,淡化恐懼的概念,本研究主要使用靜脈注射地西泮10 mg緩解患者重度幽閉癥。
1.2.3 幽閉恐懼癥的診斷標準 根據(jù)Rosen等[11]的4條診斷幽閉恐懼癥的標準:(1)害怕情緒與處境不相稱;(2)不能用解釋說理的方法消除;(3)自我控制不??;(4)導致對所懼怕的處境產生回避反應。
1.2.4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參考文獻報道[12],將護理干預效果分為以下3個等級:護理后患者能一次性順利地配合完成MRI檢查為顯效;檢查過程中需中斷,再次給予溝通后能配合MRI檢查者為有效;患者不能配合完成MRI檢查為無效。顯效率加有效率為干預總有效率。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評估患者對MRI的認識程度,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并采取系統(tǒng)脫敏聯(lián)合藥物干預,效果明顯,干預組的總有效率94.1%,顯著高于對照組4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369,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的比較[n(%)]
患者對MRI恐懼的主要原因,(1)MRI空間的特殊性:MRI掃描孔直徑都為60cm,孔徑長約為160cm,如頭、脊柱等大部分部位檢查時都需要患者把頭放在固定和相對封閉的線圈內,好似把頭放在一個籠子內,當患者頭、頸部進入磁體腔內時,對于有幽閉恐懼的患者,輕者感心悸、頭暈,重者感胸腔即有明顯的壓迫感,并訴說沒有氧氣感覺到呼吸困難、窒息感。(2)噪音大、檢查時間長:檢查時,梯度快速切換會產生超過90分貝的噪聲,會增加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緒;檢查時間較長,不同部位約需要8~30min,患者長時間臥位處于狹小的環(huán)境中,心理壓力逐漸增大,心慌、呼吸困難,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幻覺。(3)患者因素:年齡、生長環(huán)境及教育方式、遺傳及性格因素、生物學因素[13]等,兩組病例都偏向在中年人、中等學歷,平時工作壓力較大,患者精神緊張、身心疲憊,身體的不適又加重了他們的精神負擔,加重了患者的恐懼。
對照組失敗率較高的原因:沒有針對患者的恐懼原因進行分析,沒有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而只是采取常規(guī)護理,做好檢查前的準備,給予患者一般安慰性的心理護理、鼓勵及必要時請家屬陪同等措施,對于部分患者仍然不能戰(zhàn)勝恐懼,本組有36例患者未完成檢查,順利完成檢查率約為43.7%。
采取系統(tǒng)脫敏療法聯(lián)合藥物干預方法MRI在幽閉恐懼癥中應用,在臨床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是該方法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1)遵循個性化的原則,由MRI護理人員先對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耐心地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患者的社會地位、文化程度、家庭情況、發(fā)病的原因及心理感受、需求與目的[14],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安慰、心理護理,對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其溝通,對于情緒起伏較大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地采用溫和的語言安慰患者,有利于解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坦然順利地接受檢查并取得滿意圖像效果。對于MRI檢查聲音恐懼者,先告知患者檢查時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及聲音的特點,讓其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可以囑患者用棉塞將耳朵塞緊,或讓患者戴上耳機聽音樂,減低噪音等。(2)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患者從了解MRI、認識MRI、認同MRI、接受MRI、最后完成MRI檢查。由MRI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初步的評估,通過一系列干預措施,讓患者依此循序漸進地暴露于引起恐懼的MRI室,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觸MRI,有系統(tǒng)地把不良條件反射而形成的強弱不同的焦慮反應,由弱到強予以消除,最后把最強烈的焦慮反應即對MRI恐懼的靶行為予以消除,使之對MRI的恐懼程度逐漸降低,最終達到癥狀完全消失。本組有74例輕度、中度幽閉恐懼患者,最后都順利完成檢查。對于11例重度恐懼患者,通過一系列干預措施后,再給予藥物干預,本研究遵醫(yī)囑給予10mg地西泮靜脈緩慢推注,5~10min后慢慢起效,有5例患者仍然比較亢奮,恐懼,最終放棄檢查,順利完成檢查率為94.1%。(3)遵循護理部提倡的“三全”護理原則,“全人”,始終把患者看成是某種疾病、某種文化、某種心理的一個被檢查的患者,而不是以往的單純的叫“下一個頭顱”,“下一個左膝關節(jié)”這樣單純的叫部位;“全心”,護理人員始終全身心的,時刻關注患者,從患者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擔心的話語,并且對患者采取的每一個措施、開導患者的每一句暖心的話語,都體現(xiàn)了護理人員的“全心”及用心;“全程”,從患者持申請單到檢查室,準備檢查、在檢查中、檢查后,護理人員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自己的患者[15]、讓患者能順利地完成檢查。
綜上所述,采取系統(tǒng)脫敏療法聯(lián)合藥物干預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克服MRI檢查中的幽閉恐懼癥,能及時協(xié)助患者完成疾病的診斷和縮短住院時間[16],給醫(yī)院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也增強護理人員的成就感。
[1] 王海蘭.磁共振檢查失敗的常見原因及護理措施[J].當代護士,2013,1(2):127-128.
[2] 方紅,楊燁,祝紅憲,等.MRI檢查中幽閉恐懼癥的臨床表現(xiàn)及心理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8):1694-1695.
[3] 劉鳳麗.49例幽閉恐懼癥患者行MRI檢查時的護理[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7(14):70.
[4] Yahia D,El-Nasser MA,Abedel-Latif M,et al.Effects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exposure to pregnant mice on reproduction[J].J Toxicol Sci,2010,35(4):527-533.
[5] Olsen GW,Burris JM,Ehresman DJ,et al.Half-life of se-rum elimination of 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erfluorohexanesulfonate,and perfluorooctanoate in retired fluorochemical production workers[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7,115(9):1298-1305.
[6] 劉軍,張文,趙昌華.心理干預技術在磁共振檢查中的具體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31):337-338.
[7] Mizoguchi Y,Matsuoka T,Mizuguchi H,et al.Changes in blood parameters in New ZealandWhite rabbits during pregnancy[J].Lab Anim,2010,44(1):33-39.
[8] Hahn MA,Singh AK,Sharma P,et al.Nanoparticles as contrast agents for in-vivo bioimaging: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Anal Bioanal Chem,2011,399(1):3-27.
[9] 陳玉娟.高場磁共振檢查引起幽閉恐懼癥的原因分析及心理干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7):2852-2853.
[10] 吳煥閣,康立清.幽閉恐怖癥患者磁共振成像檢查的心理護理[J].河北醫(yī)藥,2010,32(10):1336.
[11] Rosen MB,Schmid JE,Das KP,et al.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 the liver and lung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exposed mouse fetuses:comparison to changes induced by exposure to perfluorooctanoic acid[J].Reprod Toxicol,2009,27(3/4):278-288.
[12] 何樟蘭.38例磁共振檢查中引起幽閉恐懼癥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6,3(20):71.
[13] 劉超.磁共振成像檢查中幽閉恐懼癥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5):42-43.
[14] 秋雙,涼真.人文關懷在高場磁共振檢查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用雜志,2013,20(11):1259-1260.
[15] 劉曉玉,劉曉慶.磁共振室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6):403-404.
[16] 劉鳳麗.49例幽閉恐懼癥患者行MRI檢查時的護理[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7(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