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
(廣東工業(yè)大學體育部 廣州 510006)
籃球比賽中合理運用假動作與成效研究
張彥
(廣東工業(yè)大學體育部 廣州 510006)
籃球競賽既是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技戰(zhàn)術的較量,也是運動員心理與智慧的比試。如果前者水平相當,那么,誰能夠發(fā)揮最大的心理潛力,保持旺盛的志氣,充滿必勝的信心、有膽識、有智謀,合理采取各種升東擊西、虛實結合的戰(zhàn)術,誰就能獲勝。
籃球比賽 假動作 合理運用
籃球比賽不僅是身體技術的較量更是智與謀的較量。隨著籃球運動水平的飛速發(fā)展,比賽越來越激烈,要奪取比賽的勝利,除了要求運動員有充沛的體力、高超的技術和戰(zhàn)術意識外,還要求運動員學會“斗智”。美國著名教練柏齊尼爾曾經(jīng)指出“假動作在籃球發(fā)展中是最難于掌握的技術之一┅┅因為假動作的水平既取決與智慧又取決于技術動作”。在激烈對抗的籃球運動中,合理運用假動作是籃球運動奪取勝利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也是個人戰(zhàn)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假動作顧名思義就是攻防隊員為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用動作、節(jié)奏、位置、方向等來迷惑對方,當對方“上當受騙”后改變上述行動,達到自己攻防目的的一切行為。錯覺可以使對手喪失優(yōu)勢和主動,因而有計劃地造成對手錯覺是造成優(yōu)勢和奪取主動的方法。聲東擊西、兵不厭詐是假動作的核心。有關資料表明籃球假動作運用貫徹整個比賽中,在一場比賽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運用假動作,掌握和運用假動作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是衡量一個優(yōu)秀運動員的重要條件之一。美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約翰遜,神出鬼沒的傳球使對手防不勝防,大家送他“魔術師”的美稱;“飛人”喬丹在眾多高手的嚴密防守下,能連續(xù)做出加速—減速—再加速,左晃右突變背后運球突破運球上籃扣籃成功的巧妙動作,不但取得了進攻上的成功,而且由于動作變化莫測、揮灑自如,給觀眾一種藝術上的享受。
2.1 籃球運動員假動作的心理調(diào)節(jié)
一個優(yōu)秀的籃球運動員嫻熟的假動作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長期運動訓練的結果。假動作從生理心理學來講是后天形成的,這些達到高度自動化的動作是通過運動員千百次的嘗試和練習,使參與動作的四肢肌肉、骨骼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關鍵時刻處于最佳的緊張、靈活狀態(tài),從而使動作表現(xiàn)出看似“真”、而實則“假”的虛實結合的動作。假動作的完整連貫等特點是直接受運動員中樞神經(jīng),特別是大腦皮層的有關區(qū)域的控制和調(diào)節(jié),這些功能質(zhì)量程度的高低,即運動員大腦對外界信息的反映能力,決定著動作在空間方面的表現(xiàn)和動作的速度。
根據(jù)以上道理,在籃球訓練過程中教練員根據(jù)具體任務和課時計劃,應嚴格要求運動員表現(xiàn)出與比賽接近話超越的緊張度,不但要使運動員有機體適應最大的負荷練習,而且一定要給運動員在心理上增加必要的壓力,促使運動員體會假動作從表面上看是全身四肢活動結構的變化,而實際上是發(fā)自大腦總程序的結果。那么要上大腦程序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就要進行高強度的心理訓練,使運動員把復雜的千變?nèi)f化的信息內(nèi)化為主觀意愿的自主行動。
2.2 籃球運動員假動作的信息傳遞
假動作的結構形成,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主要是通過兩條途徑把必要的信息傳遞到大腦相應區(qū)域,這就是運動員感覺和平衡感覺。籃球運動員一般都具有較高發(fā)展水平的運動感覺及平衡感覺。因為在復雜多變、迅速靈活的假動作運用過程中,從表面上看似乎已經(jīng)達到完全自動化的習慣動作,實際上是過去千百次的練習過程中的感覺,通過運動分析器在所經(jīng)過的路徑上留下它們的連鎖模式的痕跡。假動作是一連串的神經(jīng)變化,只要根據(jù)某一感覺到的刺激信號的作用,第一個動作的出現(xiàn),然后其他成套動作就會連續(xù)表現(xiàn)出來。
2.3 籃球運動員假動作的觀察分析
籃球比賽中有效的假動作源于信息的采集,而這一問題的解決只有通過視覺的觀察,給大腦提供必要的情況,如雙方隊員的位置和球的變化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抓住有利時機,機智地應付復雜的場上形勢。所以說觀察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論進攻或防守都離不開認真的觀察分析,假動作的運用更是如此。運動員的觀察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3.1 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包括對方采取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對方隊員的技術特點等都要了解。
2.3.2 觀察要進行分析,善于發(fā)現(xiàn)對方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心理狀況等,這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2.3.3 觀察要敏銳,在瞬間進行,才能適應賽場上各種復雜情況的變化。觀察是假動作的形成基礎,沒有細致的觀察就不可能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戰(zhàn)勝對方。
3.1 進攻假動作
假動作是運動員在比賽場上根據(jù)攻防需要而采取的。進攻假動作是進攻者以某個先 于防守做出的假動作開始,隨之造成防守者判斷和動作上的失誤,從而再由進攻者做出另外的、真的動作,實現(xiàn)預想的目的。其程序是:進攻者的動作—防守者上當受騙動作—進攻者真的動作。它大致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3.1.1 假投籃真突破。持球隊員做瞄籃動作,引誘對手跳起封蓋或靠近自己,突然變投籃為突破。為了過人時不至于走步,最好將中樞腳放在前面,跨動腳放在后面。
3.1.2 假突破真投籃。一方做持球突破態(tài),當防守隊員移動封堵時,迅速收回跨動腳跳起投籃。
3.1.3 假傳球真投籃。向某一方向做傳球的動作,分散防守者的注意力,或誘騙對手防傳球,趁其不備突然跳起投籃。
3.1.4 假投籃真?zhèn)髑?。佯做投籃,吸引防守者封蓋,突然妙傳,給同伴創(chuàng)造良好的投籃機會。
3.1.5 假傳球變真?zhèn)髑?。向同隊隊員做傳球動作,故意賣個破綻,使對手躍出斷球而失去合理防守位置,這時才真?zhèn)髑蚪o隊友。
3.1.6 假突破變真突破。向一側做持球突破,迫使防守者向一側移動,然后再從另一側突破。
3.1.7 假投籃假突破真投籃。持球者瞄籃,防守者靠近準備封蓋,持球隊員突然變?yōu)橥黄?,防守者后撤,這時持球者跨動腳收回變?yōu)橥痘@。
3.1.8 背對或側對防守,接球時靠近防守者,雙手舉球向一側虛晃,同時另一側腳向防守者另一腳后方撤步,突然轉身越過放手投籃。
3.1.9 背對防守,接球時向一側滑步,甩掉防守,突然轉身遠離防守投籃。
3.1.10 籃下跳起投籃,突然遇到封蓋,可在空中轉體360°分球投球,利用時間差避開防守。
3.1.11 利用虛晃、急停急起、變速變向、跨步轉身等各種假動作擺脫對手,爭取有利的進攻時機和位置。3.1.12通過傳切、掩護、策應等各種戰(zhàn)術配合,虛張聲勢,聲東擊西,為同伴或自己創(chuàng)造更多的進攻機會。
3.2 防守假動作
假動作不僅在進攻中已被廣泛運用在防守中同樣受到廣泛重視并加以運用。所謂防守假動作,就是根據(jù)防守者的當時情況,利用假的防守調(diào)動對方,使對方做出錯誤判斷或被迫做出某些動作,以及因防守變化不敢使自己比較習慣的動作。它的整個動作過程順序一般是:防守者動作—進攻者被誘惑后的動作—防守者真的動作。
3.2.1 防守有球隊員假動作
3.2.1.1 防投籃時的假動作 一般投籃隊員會先做一個投籃的假動作,待防守隊員上當而起跳封蓋下落時,再從容投籃,這是利用時間差投籃。因為防投籃時可抓住這一規(guī)律用假動作進行防守。即當投籃者做投籃假動作時,防守者相應的挺起上體,兩臂上擺動作,面部、頭相應地做跳起表情動作,同時防守者兩膝彎曲,重心保持在兩腿之間,隨時準備移動,一旦投籃者跳起投籃時,防守者可以從容地跳起封蓋。若投籃者不投籃而改為其他動作,防手者同樣能憑著良好的防守位置而進行防守,進攻者并沒有達到假動作的目的卻為防守者制約,因而有利于防守者進行防守。
3.2.1.2 防突破時的假動作 突破有運球突破忽然持球突破兩種。防持球突破時,進攻隊員的動作一般是左晃右突、右晃左突、左晃右晃左突、瞄籃變突破等。因此防守隊員運用假動作時要根據(jù)防守原則,占據(jù)合理的防守位置,了解對方的習慣動作,準確判斷進攻者的假動作與真動作,從而采取相應的防守假動作。當進攻隊員作瞄籃假動作而實際上準備突破時防守隊員除了根據(jù)防守原則,堵中放邊,防底線外,相應地做跳起封蓋的假動作,即上體頭、向上虛晃,同時兩臂屈肘上擺做起跳的假動作,而實際上兩腿彎曲,重心保持在兩腿之間,注意力保持在對方突破的路線上。這樣對手一旦持球突破,防守隊員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堵住其突破線,使持球突破者的進攻威脅減少到最低程度。防守運球突破時,主要根據(jù)防守原則,防守戰(zhàn)術的需要,以及對方的習慣動作運用假動作。如區(qū)域緊逼時,防守者有目的的堵中放邊,使運球者按自己的需要陷入設置好的陷阱,這也是一種防守假動作。
3.2.1.3 防傳球時的假動作 防傳球說有兩種情況,一是持球者未運球前,二是運球停止后。若是持球者不能運球了則防守者可上去緊逼,迫使其背向進攻方向,并揮舞雙手干擾其傳球,減少傳球的威脅性或是保護鄰近隊員。比賽中??梢钥吹竭@樣的場面,運動員運球過程中傳球時,或是外線隊員向內(nèi)線傳球時,球被防守者斷走。這主要是防守者抓住了傳球者麻痹大意,只顧同伴不管防守人的失誤。在防投、防突的基礎上,集中注意力觀察持球者的面部表情、手臂動作,把自己搶斷球的欲望隱藏到防守中去,一旦對手傳球,防守者便在判斷準確的基礎上把球斷走。
3.2.2 防無球隊員時的假動作
籃球比賽中,隊員絕大多數(shù)時間處于無球狀態(tài),這樣防守隊員大部分時間在防無球隊員。防無球隊員時運用假動作的目的是斷球和不讓對手接球,或使其接球點遠離籃較遠。如防處于前側的前鋒隊員時,防守的主要任務是不讓或少讓對手接球。這時防守隊員可采取面向對手側向球的斜前站立姿勢,近球側的腳在前,同側手臂前伸,封鎖對方接球的路線。兩眼平視,做到人球兼顧。同時后腳不動,前腳不斷的做前跨、縮回動作。重心仍控制在兩腳之間隨時保持身體平衡,并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反跑上。這樣,一方面,持球者想傳球又怕被斷而猶豫不決,以致延誤戰(zhàn)機。另一方面,進攻者若想反跑,則正中防守者下懷,因為進攻者做動作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進攻者反跑,而且防守者已把注意力集中在反跑上了,因而一旦對方反跑,防守者便可能達到斷球的目的。所以進攻者要想接球移動擺脫,拉到離籃球較遠的地方接球,這樣對防守的壓力便減少了,同樣達到防守之目的。
4.1 運用好假動作,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提高判斷能力,了解對方技戰(zhàn)術特點。
4.2 運用假動作應充分了解對手,做好賽前準備,利用賽前或比賽開始后的一段時間積極洞察對手的技術特點,以便有針對性地運用假動作。
4.3 要清楚假動作不是假的,而是實際存在的真假結合的一個動作。
[1]楊小波,關于籃球運動員假動作的心理淺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0.(4)
[2]丁健,籃球運動假動作探析[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