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恩秋(大慶師范學院 黑龍江大慶 163712)
大慶師范學院拓展訓練課程開展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①
謝恩秋
(大慶師范學院黑龍江大慶163712)
摘 要:拓展訓練課程是體驗式的課程,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我教育,提高綜合素質的課程。高校開設拓展訓練課程是可行的,大慶師范學院開設拓展訓練課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從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該文從課程設置、上課模式、管理模式、師資等方面進行分析,了解目前大慶師范學院開設拓展訓練的現(xiàn)狀,從中找出大慶師范學院開設拓展訓練課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拓展訓練課程現(xiàn)狀分析
1.1拓展訓練的相關概念
在國外許多相關課程理念的影響下,中國的拓展訓練形成了本土化的體驗模式。由于當初引入者的睿智,具有深刻的“拓展訓練”不僅僅代表一種課程模式,甚至有了時尚與培訓風向標的作用。然而,“拓展訓練”與主旨上還是有一些區(qū)別。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戰(zhàn)。
1.2拓展訓練的理論
通過拓展訓練,參訓者在如下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zhàn)勝困難的毅力;啟發(fā)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注和愛護大自然。
2.1大慶師范學院開展拓展訓練的基本條件
拓展訓練課程包括地上、半高空和高空項目,所有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沒有場地的情況下開設是很有難度的,大慶師范學院有拓展基地能夠滿足開設拓展訓練課程的基礎。通過查閱可以得出表1,具備開展高空項目一定要有拓展訓練基地,而想開展拓展訓練課程的且沒有基地的只能開設一些簡單的地上和半高空的項目。
2.2大慶師范學院拓展訓練課程的設置情況
大慶師范學院的拓展訓練課程是大學生職業(yè)生涯中的一部分,屬于必修的課程占有0.5學分。根據(jù)表2可以看出拓展訓練所占的學時為18學時,教授的時間為周六或者是周日,所有的學生是按系別、班級進行分配的,整體看起來是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而且人數(shù)較多(表2)。
表1 有無拓展基地可以開設項目分類
表2 拓展訓練課程的設置情況
表3 大慶師范學院拓展訓練課程設置項目分配表
2.3大慶師范學院學生對拓展訓練課程的學習情況
2.3.1拓展訓練學時分配情況
大慶師范學院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的教學大綱中指出:拓展訓練總學時為18學時,2學時為理論課,16學時為實踐課。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按照拓展訓練的課程原理,理論課主要以“破冰課”開始為2學時,其他實踐課主要以游戲的形式開始進行項目活動,然后是分享回顧。說是實踐課其實和理論也是分不開的,在各節(jié)課中課程布置都是以挑戰(zhàn)為主,回顧、分享主要是理論和心理的學習。拓展訓練對項目的輸贏不是很重視,主要是從中感悟到內涵,不斷的挑戰(zhàn)自我,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2.3.2拓展訓練的考核方式
大慶師范學院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的教學大綱中拓展訓練課程主要是考查部分,考核方式主要是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包括出勤、課堂表現(xiàn))、拓展訓練心得等進行評價。學習態(tài)度與考勤占40%,拓展訓練心得占60%。學生優(yōu)秀率不超過20%。
2.3.3拓展訓練內容
從大學生的生理上看,已經趨于成熟的狀態(tài),期階段精力比較旺盛。因此要在社會適應能力和個人能力上要不斷的培養(yǎng)。由于大學生在心理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在做拓展訓練課程的時候要根據(jù)他們的性格特點選擇不同的拓展訓練項目。讓他們在拓展訓練中體驗到自己的參與,而且參與的越積極獲得收獲越多,越能獲得真正的身心的鍛煉。這樣就達到了拓展訓練的教學目的。通過表1可以看出大慶師范學院有拓展基地可以開展很多的拓展訓練項目,但通過調查,教師在安排拓展訓練的教學進度上比較機動,不按照學生的特點,隨意安排項目,導致訓練效果不明顯。通過表3現(xiàn)有課程的項目設置的課程進行調查,66.7%的項目都分配到戶外項目,對于中低空項目也只有信任背摔占總學時的11.1%,對于高
空項目學時占的比例為0,這和教師少,怕危險等條件有關系。通過對學生拓展訓練課程希望學時分配中,他們希望高空項目占有22.2%,地面項目44.4%。學生表明。高空項目更能夠挑戰(zhàn)個人和團隊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另外,由于拓展訓練教師有自己的專業(yè),對于拓展訓練專業(yè)都是兼職,所以教師不能把所有精力放在拓展訓練課程上,掌握不了課程的精髓。
2.4大慶師范學院拓展基地的管理情況
大慶師范學院的拓展基地主要有就業(yè)指導中心管理,體育專業(yè)的學生若是開設本課程也需要和就業(yè)指導中心協(xié)助,借閱所有的器材,沒有單獨的場地、器材提供,而所任拓展訓練訓練的7名教師,有4名是體育學院的教師,這也為教師上課帶來了困擾。
3.1大慶師范學院開展拓展訓練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3.1.1拓展訓練課程設置中學生人數(shù)過多
從每次學生參加拓展訓練課程中的人數(shù)看都是很多的,這從實際效果看是很難達到拓展訓練課程的目標。正常的拓展訓練課程教師應該把人數(shù)控制在20人左右,這樣有利于教師觀察學生和團隊發(fā)生的變化,每個學生在拓展訓練課程中發(fā)揮的作用。這樣教師才可以在分享中抓住重點來展開分析。
3.1.2項目設計不合理
教師在安排拓展訓練的教學進度上比較機動,不按照學生的特點,隨意安排項目,導致訓練效果不明顯。而且有的學生上拓展訓練課程主要是為得學分,是被動的,這樣就失去拓展訓練積極參與,獨立互助、分享體驗的初衷。
3.1.3大慶師范學院師資不完善
從表2中可以看出,從事拓展訓練的教師有7名。這些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肯定是和普通的體育課時不同的,對于專業(yè)的的體育教師上體育課是不難的,但是對于拓展訓練課程教師就需要打破原有的上課模式,思維方式,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學習和培訓。但是教師去外面進修的機會非常少,具有的技術職稱也是中級,由于都不是專業(yè)的拓展訓練師,所以在上課的時候還存在理念問題,把所學到的模仿到教學中,導致項目簡單化,變成了游戲,學生很高興,這樣就覺得效果很好,但是到感悟階段就沒有達到效果。
4.1適當調整上課人數(shù)
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拓展訓練課堂上體會到其中的奧秘,正常的拓展訓練課程教師應該把人數(shù)控制在20人左右,這樣有利于教師觀察學生和團隊發(fā)生的變化,每個學生在拓展訓練課程中發(fā)揮的作用。這樣教師才可以在分享中抓住重點來展開分析。
4.2項目設計要合理
4.2.1拓展訓練課程開展要符合學生的需要
現(xiàn)在的學生都是90后,平時身體鍛煉少,缺少生活經驗,所以在教學的設計上應該符合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在承受一定負荷的基礎上進行的。不能從開始就有難度,要一步一步,最終達到拓展訓練課程目標的意義。
4.2.2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當今現(xiàn)在的學生惰性比較大,要想能夠達到拓展訓練積極參與,獨立互助、分享體驗的初衷,就要合理的設計課程。不要像上體育課一樣,注重競技。而要學生認識健康的重要性,讓學生深入到課堂中,從中體會到參與的樂趣,最終達到目的。另外,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幾學時的高空項目,這樣更具有挑戰(zhàn)性,提高學生的信心。
4.3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作為高校的拓展訓練教師,首先要掌握拓展訓練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豐富的實踐技能。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拓展訓練方法。能夠引導學生將這種體驗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為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提供基礎。大慶師范學院已經有拓展基地,教師就應該利用好學校的資源,對學生進行長時間、多項目培訓。這樣在教學中這部分學生也可以發(fā)揮優(yōu)勢。彌補了教師少,學生多的問題。
大慶師范學院擁有一塊很好的拓展訓練基地,拓展訓練課程會開設越來越好這是必然的。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教學內容上還應該更加的思考、探索,設計一些符合學生發(fā)展的內容。教師應該吸取國外和前沿學校好的經驗,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根據(jù)學院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一些有特色的內容。
參考文獻
[1]于振峰,王晨宇.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6(3):15-17.
[2]張中印,馬凌波.高校拓展訓練課項目設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2):113-114.
[3]李好君.影響高校體育課程拓展訓練的因素及其解決對策.梧州學院學報,2009,19(3):91-94.
[4]錢永健.拓展訓練[M],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06:124.
作者簡介:謝恩秋(1983,10—),女,漢,黑龍江省青崗縣人,大慶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講師。
課題來源:①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成果,課題編號為:14G205。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b)-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