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拉西酮治療老年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異常的臨床療效及對糖脂代謝的影響
高國祥, 王靜冉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nèi)科, 河北 撫寧, 066300)
關(guān)鍵詞:齊拉西酮; 奧氮平; 老年癡呆; 糖脂代謝; 精神行為異常
老年癡呆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亦是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臨床表現(xiàn)以智能出現(xiàn)明顯降低為主,同時還伴有焦慮、抑郁、興奮躁動、易激怒等精神行為異常的表現(xiàn)[1]。近年來,老年癡呆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其中>65歲的老人明顯癡呆約為2%~5%, >85歲的老人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癡呆高達50%[2]。研究[3]發(fā)現(xiàn),新型抗精神病藥物能有效減少錐體外系反應(yīng)或遲發(fā)性運動障礙的發(fā)生,但其所致的糖脂代謝異常與肥胖可增加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從而降低藥物長期治療的依從性。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齊拉西酮和奧氮平治療老年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異常的臨床療效及對糖脂代謝的影響,旨在為臨床選擇用藥提供更多的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擇2012年4月—2014年4月?lián)釋幙h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老年癡呆伴精神行為異?;颊?02例,其中男53例,女49例;年齡62~80歲,中位年齡67.5歲;阿爾茨海默病46例,血管性癡呆5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阿爾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且簡易智能狀態(tài)檢查<24分,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總分≥18分。排除標準: ① 近1周內(nèi)使用各種精神藥物; ② 有心、肝、腎等病史或精神疾病史; ③ 因軀體引發(fā)的精神障礙或合并其他精神病。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51例。齊拉西酮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62~78歲,中位年齡66.8歲;阿爾茨海默病24例,血管性癡呆27例。奧氮平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65~80歲,中位年齡67.9歲;阿爾茨海默病22例,血管性癡呆29例。2組性別、年齡、病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齊拉西酮組口服鹽酸齊拉西酮膠囊(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20 mg/粒,開始劑量10~20 mg/d, 以后逐漸增加至40~60 mg/d, 最大劑量為160 mg/d, 療程為3個月;奧氮平組口服奧氮平片(深圳??堤┧帢I(yè)股份有限公司), 5 mg/片,開始劑量2.5~5 mg/d, 以后逐漸增加至5~10 mg/d, 最大劑量為20 mg/d, 療程為3個月。2組統(tǒng)一飲食,治療期間,可酌情使用安坦、心得安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治療前及治療第4、8、12周時,分別采用CHEMIX-180全自動生化儀測定2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并對身高和體質(zhì)量進行測量,計算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
比較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4、8、12周時BMI,BPRS評分及FBG、2hPG、TC、HDL-C、LDL-C和TG水平,并觀察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情況。
采用BPRS進行療效評定,采用副反應(yīng)量表(TESS)進行不良反應(yīng)評定。療效判斷標準:基本痊愈,BPRS減分率≥75%; 顯著進步減分率為50%~74%; 好轉(zhuǎn)減分率為25%~49%; 無效減分率<25%[4]。BPRS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8)×100%
2結(jié)果
2組治療前BMI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第8、12周,奧氮平組BMI較治療前明顯增加(P<0.01), 齊拉西酮組無明顯變化;奧氮平組治療第8、12周時BMI顯著高于齊拉西酮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見表1。
2組治療前BPR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2組BPRS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1),其中治療第12周下降最為顯著,且BPRS減分率均>50%。見表2。
2組治療前FBG、2hPG、TC、HDL-C、LDL-C及TG水平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第4、8及12周,齊拉西酮組以上各指標水平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變化(P>0.05); 奧氮平組治療第4周時LDL-C水平開始升高(P<0.01), 治療第8周時FBG、TG水平顯著升高(P<0.05或P<0.01), 治療第12周時2hPG水平顯著升高(P<0.01)。治療第12周,齊拉西酮組FBG、LDL-C及TG水平均顯著低于奧氮平組(P<0.01)。見表3。
齊拉西酮組月經(jīng)異常及泌乳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奧氮平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見表4。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第4周治療第8周治療第12周齊拉西酮組5121.5±1.421.6±1.621.7±1.3##21.8±1.4##奧氮平組5121.6±1.722.0±1.823.1±1.5**23.5±1.6**
與治療前比較,**P<0.01; 與奧氮平組比較,##P<0.01。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第4周治療第8周治療第12周齊拉西酮組5155.7±7.244.5±6.9**38.8±7.6**##27.8±3.5**##△△奧氮平組5155.4±7.943.8±9.9**37.6±10.1**##28.0±4.1**##△△
與治療前比較,**P<0.01; 與治療第4周比較, ##P<0.01; 與治療第8周比較,△△P<0.01。
組別時間FBG2hPGTCHDL-CLDL-CTG齊拉西酮組(n=51)治療前5.2±0.67.7±1.64.0±0.61.2±0.43.4±0.51.3±0.6治療第4周5.2±0.77.8±1.54.1±0.81.2±0.53.5±0.3##1.4±0.5治療第8周5.2±0.87.9±1.64.2±0.71.2±0.33.4±0.8##1.4±0.6##治療第12周5.1±0.7##8.0±1.64.3±0.91.2±0.63.4±0.7##1.4±0.4##奧氮平組(n=51)治療前5.1±0.77.4±1.53.9±0.71.2±0.33.2±0.61.2±0.9治療第4周5.2±0.57.7±1.33.9±0.31.2±0.43.7±0.2**1.4±0.8治療第8周5.4±0.6*7.8±1.64.0±0.61.1±0.73.9±0.4**1.7±0.5**治療第12周6.1±0.8**8.4±1.9**4.1±0.51.1±0.64.1±0.8**1.8±0.6**
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 與奧氮平組比較,##P<0.01。
表4 2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比較[n(%)]
與奧氮平組比較,*P<0.05。
3討論
老年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病,起病隱襲。其典型性病理改變包括tau蛋白過度磷酸化造成的神經(jīng)細胞內(nèi)神經(jīng)元纖維纏結(jié)、β淀粉樣蛋白沉積引起的細胞外老年斑和神經(jīng)元丟失伴膠質(zhì)細胞增生等[5]。近年來,隨著年齡結(jié)構(gòu)老齡化的發(fā)展,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呈顯著升高趨勢,成為嚴重影響人群生活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智能明顯下降外,癡呆患者還伴有性格偏執(zhí)、易激惹、行為紊亂等表現(xiàn),其發(fā)生與腦代謝異常、大腦皮層下及皮質(zhì)結(jié)構(gòu)損傷、神經(jīng)遞質(zhì)改變及遺傳因素密切相關(guān)[6]。研究[7]顯示,約50%~90%的癡呆患者會出現(xiàn)精神行為異常癥狀,臨床上通常聯(lián)合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此類患者。目前,齊拉西酮、奧氮平、喹硫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能有效治療癡呆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癥狀,但關(guān)于其是否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仍存在爭議[8]。作為二環(huán)類抗精神病藥物,齊拉西酮屬于新型5-HT2受體和多巴胺D2受體的平衡拮抗劑,能有效抑制突觸對去甲腎上腺素和5-HT的再攝取,對5-HT、5-HT1A、5-HT1D、5-HT2A、5-HT2C、多巴胺D2、D3及α1-腎上腺素能受體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對組胺H1受體親和力適中,但拮抗5-HT1D、5-HT2A及D2受體,并激動5-HT1A受體。大量研究[9-10]顯示,齊拉西酮在治療老年癡呆的精神與行為癥狀方面具有很好的療效。作為一種新型非典型第2代一線抗精神病藥物,奧氮平屬于苯二氮卓類化合物,對M、H1及5-HT等多種受體具有親和力,但對5-HT2A受體的親和力強于多巴胺D2受體,同時又能使心境穩(wěn)定。研究[11-13]發(fā)現(xiàn),奧氮平可顯著改善老年期癡呆患者的精神行為癥狀,且不良反應(yīng)輕,安全性好[14-15]。
近年來,關(guān)于不同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對人體代謝的影響研究[16]發(fā)現(xiàn),奧氮平和氯氮平能明顯增加患者體質(zhì)量,其次為利培酮和喹硫平,影響最小的為齊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其中奧氮平使患者腰圍均數(shù)增加最為顯著,而齊拉西酮幾乎無變化。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第8、12周,奧氮平組BMI較治療前明顯增加,而齊拉西酮組無明顯變化,這可能與齊拉西酮阻斷中腦-皮質(zhì)通路、中腦-邊緣系統(tǒng)及不影響漏斗-結(jié)節(jié)通路有關(guān)[17]。
本研究通過BPRS減分率進行療效評價,結(jié)果顯示2組治療后各時間點BPRS評分比較均無顯著差異,且治療第12周,BPRS減分率均>50%, 說明齊拉西酮和奧氮平均能有效治療老年癡呆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癥狀,這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9-11]一致。治療后,齊拉西酮組FBG、2hPG、TC、HDL-C、LDL-C及TG水平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變化,而奧氮平組LDL-C、FBG、TG和2hPG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升高,表明奧氮平能顯著升高患者血糖、LDL-C及TG水平,其對糖脂代謝的影響明顯大于齊拉西酮,考慮與齊拉西酮能激動5-HT1A受體,而激動后的5-HT1A受體有助于降低血糖有關(guān)。此外,齊拉西酮組月經(jīng)異常及泌乳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奧氮平組,表明齊拉西酮不良反應(yīng)少,患者依從性好。
參考文獻
[1]Neville C, Beattie E, Fielding E, et al. Literature review: use of respite by car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J]. Health Soc Care Community, 2015, 23(1): 51.
[2]Koppel J, Greenwald B S. Optimal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psychosi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J].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4, 10: 2253.
[3]陳青, 劉小林, 陳友芝. 奧氮平與齊拉西酮對老年癡呆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J]. 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 2008, 15(6): 369.
[4]張明園. 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 2版. 長沙: 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2003: 198.
[5]高冉, 王德生. 阿爾茨海默病β-分泌酶1調(diào)控機制研究進展[J].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4, 47(3): 192.
[6]朱軍. 多奈哌齊對老年癡呆并發(fā)精神異常的療效觀察[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2, 16(23): 123.
[7]徐萍, 李晨虎, 饒順曾, 等. 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對照研究[J]. 中國民康醫(yī)學(xué), 2011, 23(5): 525.
[8]Steinberg M, Lyketsos C G. Atypical antipsychotic use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 managing safety concerns[J]. Am J Psychiatry, 2012, 169(9): 900.
[9]Zahodne L B, Fernandez H H.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sychosis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review[J]. Drugs Aging, 2008, 25(8): 665.
[10]Pascual JC, Soler J, Puigdemont D, et al. Ziprasidone?in the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study[J]. J Clin Psychiatry, 2008, 69(4): 603.
[11]康慧敏. 奧氮平與氟哌啶醇治療老年期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癥狀的對照研究[J].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4, 12 (3): 320.
[12]張小亦, 謝林珠. 長春西汀聯(lián)合石杉堿甲治療皮質(zhì)下缺血性癡呆的臨床療效觀察 [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0, 14(23): 72.
[13]楊紅芳. 康復(fù)治療對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療效及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 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 2010, 30(6): 1450.
[14]吳映曼, 蔡毅, 周亮. 血管性癡呆患者的執(zhí)行功能障礙[J]. 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 2010, 30(8): 1974.
[15]王圣秋. 30例老年癡呆患者吞咽困難相關(guān)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0. 14(20): 119.
[16]Newcomer J W. Metabol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use of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a review of recent evidence[J]. J Clin Psychiatry, 2007, 68(Suppl 1): 20.
[17]段武鋼, 孫全新, 羅建武. 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對照研究[J]. 實用醫(yī)學(xué)雜志, 2010, 26(8): 1426.
基金項目:中國高校醫(yī)學(xué)期刊臨床專項資金(11520826)
收稿日期:2014-12-11
中圖分類號:R 7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09-140-03
DOI:10.7619/jcmp.20150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