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周樂山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湖南長沙 410013)
?
河南某地區(qū)550名農村小學生性知識、性心理現(xiàn)狀調查分析
李曉敏,周樂山△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湖南長沙 410013)
目的 了解農村小學生性知識、性心理狀況,為開展科學、系統(tǒng)的性教育提供依據。方法 隨機整群抽取550名小學生施測性知識調查問卷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農村小學生獲取性知識的途徑主要有報刊/電視電影(42.72%)、父母(20.15%)、學校(22.57%)及朋友(14.55%),總體性知識嚴重缺乏。小學生總體性心理健康狀況一般,分量表均分為3.0~4.0分的是性觀念、性態(tài)度、性控制力、自身適應;生理知識、性知識、社會適應量表低于3.0分。小學男生的生理知識、性知識均分均高于女生,而社會適應均分低于女生,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7、2.02、-2.06,P<0.05);其余各量表均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農村小學生總體性心理健康水平一般,性知識獲取途徑局限,性知識嚴重缺乏,對性的態(tài)度也較迷茫,因此切實針對農村小學生開展科學、系統(tǒng)的性教育迫在眉睫。
農村;小學生;性知識;性心理;性教育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兒童性侵犯案件被曝光,兒童性侵犯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2]。尤其是經濟和教育落后、留守兒童比例較高的農村地區(qū)[3],更是兒童性侵犯的高發(fā)地區(qū)。多項研究表明,兒童性侵犯是導致身體健康問題、社會適應不良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開展性教育迫在眉睫[4-6]。故了解農村兒童性相關知識了解程度、性心理變化對科學的開展性教育尤為重要。小學高年級學生大部分正處于青春期前期,隨著身體悄悄發(fā)生的變化,其對于性知識、性心理問題的好奇心較為強烈。但由于性教育的缺乏、家長的回避、自我的羞澀等原因,他們往往會對性知識及自身發(fā)生的性心理變化產生困惑?;诖吮尘埃疚膶幽鲜∧车貐^(qū)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了性知識、性心理現(xiàn)狀調查分析,為進行科學的、系統(tǒng)的性教育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按分層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在河南省隨機抽取3個鄉(xiāng)鎮(zhèn),分別在每個鄉(xiāng)鎮(zhèn)隨機抽取一個村的小學5、6年級在校注冊學生,共550名進行橫斷面調查,不包括因身體和智力缺陷無法配合調查的學生。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和性知識調查問卷 該問卷為自主設計,并經過相關專家討論,以及預實驗調查后進一步完善而成。主要包括性別、年齡、是否來月經或遺精,獲取性知識的途徑、生理知識、性病知識、避孕知識、青春期衛(wèi)生保健知識等內容。
1.2.2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7]該量表由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鄭涌、駱一編制,主要用于針對10~20歲青少年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該量表共 46個條目(包括 4 對測謊題),包括性認知、性價值觀和性適應3個分量表,性認知包括生理知識和性知識2個因素,性價值觀包括性觀念和性態(tài)度2個因素,性適應包括社會適應、性控制力和自身適應3 個因素。每個條目按 1~5 計分,得分越高,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各分量表及因子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均在0.63以上,重測信度為0.64~0.83,分半信度為0.59~0.77,各分量表Cronbachα系數(shù)均在0.60以上,總量表Cronbachα系數(shù)為0.81,量表大多數(shù)條目在其相應的因子上的負荷大于0.4,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1.2.3 調查方法 采用上述問卷,在課堂上采用團體施測方式,施測前由培訓人員講解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得到同學們及其家長的知情同意與合作,學生均匿名填寫,填寫時座位分開,避免干擾,對個別不理解者予以中性解釋,待學生填寫完后再將問卷裝回信封并密封,最后當場統(tǒng)一收回。
2.1 基本情況 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550份,回收有效問卷536份,有效率達97.45%。參與調查的學生五年級與六年級比例為1∶1,其中男生288名(53.73%),女生248名(46.27%);年齡為10~13歲,平均(11.47±0.45)歲。已有月經或遺精的學生178名(33.21%)。
2.2 小學生獲取性知識途徑 結果顯示,536名調查對象中,通過朋友獲取性知識的76名(14.55%),通過學校教育獲取性知識的121名(22.57%),通過父母獲取性知識的108名(20.15%),通過報刊、電視、電影獲取性知識的229名(42.72%)。不同性別的小學生性知識獲取途徑比較,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小學生性知識獲取途徑比較[n(%)]
表2 小學生生理知識、性知識掌握情況[n(%),n=536]
續(xù)表2 小學生生理知識、性知識掌握情況[n(%),n=536]
2.3 小學生生理知識、性知識掌握情況 536名小學生對生命起源的認知了解一些較多(65.67%),關于艾滋病等性病方面,由于學校及社會的大力宣傳普及相關知識,45.15%的學生對其較為了解,但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學生對其傳播途徑不是完全了解。其他知識均了解不多,見表2。
2.4 小學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狀況 小學生總體性心理健康量表中各分量表平均分為3.0~4.0分的是性觀念、性態(tài)度、性控制力、自身適應,而生理知識、性知識、社會適應量表低于3.0分,見表3。
2.5 不同性別小學生性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小學男生的生理知識、性知識平均分均高于女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7、2.02,P<0.05);小學男生社會適應均分低于女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6,P<0.05);其余各量表平均分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小學生總體性心理健康狀況,分)
表4 不同性別小學生性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分)
3.1 農村小學生獲取性知識途徑局限 雖然國家教委和計生委自1988年便出臺相關文件鼓勵對中小學生開展性教育,但由于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許多老師和家長談“性”色變,另外再加上農村地區(qū)家長普遍文化程度較低,缺乏與孩子溝通性知識的技巧和能力,學校缺乏專門的性教育教師,因此,絕大部分農村地區(qū)的學校和家庭并沒有開展系統(tǒng)的性教育[8]。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小學生獲取性知識的途徑最常見的是報刊、電視和電影(42.72%),其次依次是父母(20.15%)、學校(22.57%)及朋友(14.55%)。這與文獻[9-10]的研究結果一致。但與張亞娟等[11]對北京某小學268名高年級學生性教育現(xiàn)狀進行調查的結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是該調查的為經濟和教育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城市,家庭和學校性教育均較為系統(tǒng)、科學。另外,小學生普遍缺乏判別正誤的能力,易從報刊或電視、電影等媒體獲取不健康性相關信息,故亟需家長及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不同性別的小學生生理知識及性知識掌握情況不同,經分析得知,男生總體比女生掌握更多的生理知識及性知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生較女生更多從報刊、電視、電影及學校方面獲取性知識,女生較男生更多從父母和朋友獲取性知識,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大多數(shù)研究結果不一致[11-12],這可能與農村地區(qū)的小學女生普遍扮演乖乖女的角色,羞于通過自己查閱資料或詢問教師獲取性知識,再加上農村由于經濟發(fā)展的落后,計算機的普及率較低,僅僅是從父母或朋友處了解性相關知識。因此,開展性教育時,要充分考慮到小學女生、男生害羞的心理,建議男、女生分開講解性相關知識,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3.2 農村小學生性知識嚴重匱乏 本研究數(shù)據顯示,關于生命來源的知識僅有0.56%的小學生非常了解,一半以上的學生僅知道自己是媽媽生的,但不知道是從哪個部位出生的,并且72.95%的學生對生殖器官一點都不了解。這是導致許多性侵案不被發(fā)現(xiàn)的一大原因[6]。隨著兒童營養(yǎng)條件的改善,性發(fā)育時間提前,33.21%學生都已經來月經或遺精,總體數(shù)量較10年前有所增長,首次月經或遺精的年齡也比90年代提前了2歲[13],但仍有69.78%的學生并不了解月經或遺精,76.49%的學生不了解避孕知識,對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和相關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非常了解的學生分別僅有2.24%和1.49%。關于艾滋病等性病方面,由于學校及社會的大力宣傳普及相關知識,45.15%的學生對其較為了解,但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學生對其傳播途徑不是完全了解。
3.3 農村小學生總體性心理健康狀況一般 關于小學生性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國內已有學者做過類似報道[14]。但多采用自制問卷,多針對青少年的性相關知信行等問題開展研究,取得了較有益的研究結論。國外也有學者對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性心理狀況進行了相關研究,并且他們一致表達了對青少年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5-16]。本研究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著重對小學生的性認知、性價值觀、性適應進行調查分析,這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多見。本研究結果顯示,小學生總體性心理健康狀況一般,其中分量表平均分在3.0~4.0分的是性觀念、性態(tài)度、性控制力、自身適應,說明小學生對性行為和性活動的控制力、對自身性別認同度及對有關性問題的一些看法和觀念均處于適中水平,對有關性問題持有的態(tài)度評價較迷茫。而生理知識、性知識、社會適應量表低于3.0分,說明小學生對有關生理知識、性知識的了解較為缺乏,對社會道德文化規(guī)范不太適應。這與常向東[17]的研究結果不一致,這可能與研究對象的年齡、所處環(huán)境有關。在不同性別小學生性心理健康狀況比較中,小學男生生理知識、性知識均分高于女生,但社會適應均分低于女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雖然男生掌握的生理知識、性知識較多,但女生較男生更加適應社會道德的規(guī)范約束。這可能與女生本身比較內省、性格比較乖順,人文理解能力較男生強有關。而在性觀念、性態(tài)度、性控制力和自身適應等方面,男、女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雖然本研究調查的小學生性心理健康總體狀況良好,但由于其身體發(fā)育較快,而生理知識和性知識嚴重缺乏,性教育不到位,往往會產生諸多性心理問題,他們往往求助無門,不知所措。作為家長、學校和社會都有責任對小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性健康教育,彌補性知識的不足、解決其出現(xiàn)的性心理健康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們擁有正確科學的性知識、積極健康的性價值觀、良好的性適應能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1]方鋼.全民關注性侵犯背后的隱憂與出路[J].中國性科學,2014,23(2):111-112.
[2]HébertM,LavoieF,BlaisM.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inadolescentvictimsofsexualabuse:resilienceandsocialsupportasprotectionfactors[J].CienSaudeColet,2014,19(3):685-694.
[3]龍玲,陳世海.國內性教育研究三十年:文獻計量及內容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22(4):61-65.
[4]McClainN,AmarAF.Femalesurvivorsofchildsexualabuse:findingvoicethroughresearchparticipation[J].IssuesMentHealthNurs,2013,34(7):482-487.[5]DolanM,WhitworthH.Childhoodsexualabuse,adultpsychiatricmorbidity,andcriminaloutcomesinwomenassessedbymediumsecureforensicservice[J].JChildSexAbus,2013,22(2):191-208.
[6]JiK,FinkelhorD,DunneM.ChildsexualabuseinChina:ameta-analysisof27studies[J].ChildAbuseNegl,2013,37(9):613-622.
[7]侯嬋娟,陳于寧,姚樹橋,等.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在中學生應用中的信度和效度[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20(4):442-444.
[8]齊麟.小學性教育初探[J].中國性科學,2013,22(9):68-71.
[9]黃鴻峰,張旋.福州市某城郊小學性生殖健康教育的干預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1B):243-245.
[10]鄧興書,辜欽婭.2010年重慶大學生對生殖健康、避孕教育及服務需求的調查[J].重慶醫(yī)學,2011,40(21):2142-2143.
[11]張亞娟,孫靜,郭計敏.北京市某小學高年級學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現(xiàn)狀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9,23(4):415-417.
[12]顏德艷.小學高年級學生性教育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13]鞏宗林.青春期性發(fā)育時相與家庭環(huán)境因素的關系[D].蘇州:蘇州大學,2013.
[14]萬珊.青少年性心理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11.
[15]TullochT,KaufmanM.Adolescentsexuality[J].PediatrRev,2013,34(1):29-37.
[16]ürgensenM,KleinemeierE,LuxA,etal.Psychosexualdevelopmentinadolescentsandadultswithdisordersofsexdevelopment-resultsfromthegermanclinicalevaluationstudy[J].JSexMed,2013,10(11):2703-2714.
[17]常向東.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8):1235-1236.
李曉敏(1990-),護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兒童保健研究?!?/p>
,Tel:18975186606;E-mail:630203421@qq.com。
?驗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5.10.037
R473.72
B
1671-8348(2015)10-1399-03
2014-11-10
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