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高中英語閱讀策略訓練對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影響
本文通過了解高二學生英語閱讀策略的使用情況,針對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閱讀策略訓練,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成為成功的英語學習者。作者認為對于高二學生來說,學會如何進行英語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深入了解高二學生閱讀策略的運用情況,作者以其所在的高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并分析英語閱讀策略運用與英語成績的關系。
英語閱讀策略;閱讀效率;教學
閱讀是掌握語言知識、獲取信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是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和獲取新知識的主要途徑,更是收獲愉悅、豐富閱歷、提升自我的過程。閱讀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語言水平的綜合性指標,它反映了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對此,新課標也做了相應的要求,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如在高考英語試卷的分值分配中(試卷滿分150分),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兩題共計70分,而這兩題主要就是考查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要實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目標,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就要提高對閱讀策略作用的認識,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學會使用閱讀策略,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本文擬對高二學生英語閱讀策略進行調(diào)查分析,試圖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對提高學生閱讀策略意識、指導學生進行有效英語閱讀訓練、培養(yǎng)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一些啟示,從而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
從20世紀90年代的英語教學大綱到21世紀基礎英語課程改革以來的課程標準,都對學生的英語閱讀提出了要求。雖然教師們一直以來都很重視閱讀教學,對閱讀教學做了很多的積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但在實際教學中,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效果有時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
(一)教學觀念和方法上存在的問題
通過觀摩英語閱讀課,發(fā)現(xiàn)課堂上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在課堂上,教師為了簡化學生的閱讀理解過程,完成閱讀任務,有時會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或直接將閱讀材料中的相關信息告知學生,這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的。
2.重知識點,輕語篇理解。一些教師仍然把講解閱讀材料中的語法和語言知識作為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過多地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卻忽略了對文章語篇結構的理解。
3.重活動、輕思考。閱讀課堂上,只是讓學生閱讀一兩分鐘便開始提問或進行小組討論,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獨立閱讀的時間。
4.教師所設計的閱讀理解問題質(zhì)量不高,無法幫助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5.教師備課照搬教師用書或現(xiàn)成的課件,未顧及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唱主角,沒有給學生提供充分思考和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
6.過分依賴多媒體,展示圖片、音樂、文字效果太多,導致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幻燈片演示上,而忽略了閱讀,課堂教學效果欠佳。
7.一些教師沒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和閱讀策略,使得學生在閱讀時不知道該怎樣去提煉有效信息,做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
(二)針對高二年級四個班(兩個實驗班,兩個普通班),共計300個學生,進行了關于學習態(tài)度和閱讀方法的問卷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果所反映的較為突出的問題如下:
1.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態(tài)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中44%的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閱讀;22%的學生不喜歡閱讀;7%的學生被迫進行閱讀;10%的學生害怕閱讀;真正因為興趣而閱讀的只有17%。這充分說明大部分高中學生還處于被動閱讀狀態(tài),而不是“我要讀”“我想讀”的學習狀態(tài)。
2.在閱讀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給學生的閱讀帶來了一些困難。調(diào)查結果顯示:73%的學生缺乏對英語國家的文化、風俗習慣及歷史典故等方面知識的了解;63%的學生沒有閱讀過英語原著或者簡寫本等。
3.詞匯量不足是影響英語閱讀的直接因素。調(diào)查結果顯示:79%的學生認為自己詞匯量不足直接影響他們的閱讀過程。有很多學過的單詞在閱讀材料中再現(xiàn),還是不認識。
4.學生閱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與閱讀策略和方法是有直接關系的。
調(diào)查結果顯示:40.75%的學生在閱讀時會邊讀邊翻譯;33.25%的學生會用手或一支筆進行指讀;32.4%的學生習慣低聲閱讀;42.25%的學生會出現(xiàn)回視閱讀;47.67%的學生閱讀時喜歡查字典,致使效率低下;53.2%的學生會從頭到尾把材料逐句讀完。
通過調(diào)查分析,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導和交流,導致閱讀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較為突出。
為了了解學生使用閱讀策略的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實際閱讀中的問題,使閱讀策略培養(yǎng)更有效和更有針對性,本年級組對選取的研究對象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實驗教師根據(jù)已調(diào)查到的學生閱讀策略使用情況,專門對學生進行了關于閱讀策略的專題指導課,并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閱讀策略,從閱讀策略觀念和閱讀策略運用方面,對學生展開閱讀策略培養(yǎng)。
1.如何克服閱讀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如出聲讀、查字典、默讀、指讀、回讀和心讀。
2.怎樣有效積累和記憶詞匯,如使用機械記憶、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依據(jù)構詞法猜測生詞等。
3.關于幾種常見的閱讀題型的做題技巧講解,如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概括段落大意、根據(jù)上下文推斷詞義、理解作者觀點和態(tài)度、分析文章語篇結構、細節(jié)內(nèi)容查找等。
4.閱讀方式的訓練,如略讀和跳讀。
5.提高理解文章詞句的能力。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要準確地理解篇章,就要做到先準確理解句子。因此,我們對英語的基本句型,以及對這些基本句型的擴展和句子與句子間的照應關系都進行了分類講解。
此外,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如《學生雙語報》、教學同步練習冊、試卷)中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技巧訓練,并在課堂講解中滲透閱讀策略。在每一次的技巧訓練中,教師會先解釋說明要訓練的技巧,再讓學生閱讀文章并做題,這樣學生對這些技巧的理解和使用就更加深刻。
在對實驗班級進行閱讀策略訓練后,本年級組安排了兩次閱讀測試,一次是在第三周,一次是在第十七周。通過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出,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閱讀策略教學,大部分學生的閱讀成績有明顯的提高,而且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率也得到了提高。在此次研究中,本年級組基本實現(xiàn)了研究目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為下一步高三英語閱讀培訓提供了比較詳實的數(shù)據(jù)。
最后,作者結合自己在研究中的切實體會和實驗心得,對英語閱讀教學提幾點建議:
(1)污泥在氮氣氣氛下的熱重分析表明,污泥的熱解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污泥結合水和少量外在水分析出階段、有機物分解和揮發(fā)分析出階段以及殘留有機物、礦物質(zhì)和焦炭分解階段。
1.在研究過程中,作者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自身對閱讀策略也不是很了解,認為它僅限于閱讀方法和技巧,不知道它還涉及交際策略和情感策略等;也不太關注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更沒有指導學生從網(wǎng)絡、報紙等其他資源收集有關信息和資料。還有的教師認為英語閱讀策略是練出來的,是學生慢慢體會出來的,無須多講,給時間去練就好了。教師的觀念決定著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行為,教師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教師的眼界決定著學生學習知識的寬度,因此,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fā),學習和了解閱讀策略,只有自己有了策略意識和系統(tǒng)的策略知識,才能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指導和幫助到學生,提高他們英語閱讀策略的使用水平,并最終提高他們的閱讀成績。
2.在進行閱讀策略培訓時,教師要認清的一個事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所有的有效的閱讀策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具體的學習狀況,分析他們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優(yōu)勢和劣勢,因材施教,從而幫助學生找到并學會使用適合自己的有效策略。
3.在閱讀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優(yōu)生”在策略使用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都高于“學困生”,并且對認知策略和資源策略等的使用都存在明顯的差異,而這些策略與閱讀成績之間又有很緊密的關系。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女學生使用閱讀策略的頻率高于男同學。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還要研究“學優(yōu)生”經(jīng)常使用的對閱讀有益的閱讀策略,并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步滲透,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進行有效的閱讀策略培訓。
引用文獻
侯東華.2006.閱讀策略在高二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西南大學.
黃宇.2006.英語閱讀策略訓練初探[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
王虹.2002.高中起始階段學生英語學習認知策略的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5):26-29.
張巧英.2008.英語閱讀策略研究回顧[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2(3):39-42.
作者單位:江西省蓮塘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