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現強++韓愛華
摘 ?要 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改善教師傳授式、學生接受式學習,加強探究性,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
關鍵詞 數學;高效課堂;多媒體技術;幾何畫板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1-0099-02
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乃至學生所做的練習都是由教師決定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課堂學習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由于網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及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由多媒體計算機構筑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模式。那么,如何有效選擇和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
1 在不同數學課類型中合理選擇運用多媒體技術
數學課一般分為新授課、復習課、習題課、講評課、預習課等,若根據不同的課型合理選擇運用多媒體,就可以真正發(fā)揮媒體資源的作用,促進課堂教學;反之,媒體的選擇和運用如果不能和教學系統(tǒng)中的各要素協調統(tǒng)一為整體,多媒體就成了課堂教學中的點綴裝飾品。
新授課適合于Flash或PPT課件,可以呈現大量教學內容,而且適合教師操作,但對于課件的制作、周期、制作技術方面有一定水平要求;習題課、復習課適合選用幻燈片、投影等設備,這類媒體善于提供靜止、放大的視覺畫面,材料豐富且易于制作,可操作性強,缺點是不善于表現連續(xù)運動和變化的過程,動態(tài)演示效果并不理想;預習課和講評課適合用電視或錄像等,它們善于呈現連續(xù)、運動的視覺聽覺信息,有利于展示數學題的講解分析運算全過程,但制作周期較長,制作技術方面有一定要求,單向傳播媒體畫面元素較多,學生不易于集中注意力。如現在較為流行的“翻轉課堂”“微課程”“微教學”“微視頻”等,都是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根據課型合理選擇多媒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在數學教學課堂中要有效地運用多媒體
隨著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不斷深入,將以前單一固定的規(guī)定性課程變成為多樣性選擇的菜單式課程,要好好利用多媒體資源來有效推進教學,發(fā)揮電子白板等軟件的功效。即數學課堂教學不但可以通過手工實踐制作、實物模型構造及數學教學的實驗展示,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各個功效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拖動鼠標,變換測量作圖等工具處理圖形,讓學生更加容易發(fā)現圖形變化的規(guī)律。這個動態(tài)變化過程在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是無法形成的。如魯教版“三角形相似”一節(jié)中,對于例題“變化的魚”,通過擴大或縮放魚來達到相似及位似變換,這樣學生對于定義的理解更加形象和直觀。當遇到稍微復雜的問題時,單獨靠直尺、量角器、圓規(guī)等工具不易完成,而利用計算機軟件(如幾何畫板、超級畫板等軟件)進行實驗操作,既方便快捷,又非常精確。
在魯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第三節(jié)“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一節(jié),運用幾何畫板更加易于課堂教學。y=ax2+bx+c,教師隨機利用軟件編程,繪制出二次函數圖像,根據a的大小確定開口方向,c的正負取決于圖像與y軸交點位置,以及a、b正負符號確定對稱軸的位置,a的絕對值越大,開口越小,越貼近y軸等知識,比傳統(tǒng)授課模式更加形象生動,學生獲取知識更加直觀形象,理解也較為深刻,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推進。
再如:“已知:△ABC、△DCE都是等邊三角形,且DC>AC,聯結AE、BD。1)當點B、C、E在一直線上時,你認為AE=BD是否成立?請說明理由。2)當點B、C、E不在同一直線上時,你認為AE=BD是否成立?請說明你的理由。”在這個例題中,可以利用幾何畫板把這個圖形的運動過程展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多媒體呈現的變化現象加以觀察而得到結論。
3 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后的延伸拓展
如今,網絡資源異常發(fā)達,不斷沖擊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觀念。網絡教學打破時間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它可以融合文本、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傳播知識,資源豐富、交流方便、迅速,能夠實現全程、開放交互式的教學,實現教師、媒體、學生的自主交流,促進教學資源的整合。校園網直通萬維網,網絡成為一個開放的閱讀平臺,可以在家中進行預習、復習,數學教師可以把講授制作成微課程、微視頻上傳至校園網,學生在家中完成數學預習、例題學習等;在學校開放式課堂方面,實現網絡現場直播,家長也可以在家中觀看孩子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以及教師課堂教授的過程,家長對教師課堂教學有更加深入的評價,有利于家長學校制度的建設和有效利用;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環(huán)境去無限鏈接、延伸、拓展,極大地豐富學習內容,學習研究的主題也得到深化和升華,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方式更加開放,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學習內涵更加深刻。同時也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情感基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
4 多媒體技術的開發(fā)與利用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將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師從事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的輔助性工具。為此,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查閱資料,下載具有參考價值的實例和課件,并加以改進,使之適用于自身課堂教學;可以設計與開發(fā)有關的計算機軟件、課件,用于課堂教學活動研究等。
2)將多媒體技術作為學生從事數學學習的輔助性工具。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把多媒體技術用于數學學習中,例如:借助計算機處理復雜數據和圖形,發(fā)現其中的數學規(guī)律;使用數學軟件繪制圖形,加深對數學內容的理解。
3)將多媒體技術作為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輔助性工具。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評價方式與評價工具研究,包括數學試題的評價、學習效果的評價、家長評價、導師評價、小組之間互助評價等方面。
4)教學中應該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技術,發(fā)揮其對數學的積極作用,減少其對數學的消極作用。教學中不提倡用計算機上的模擬實驗來代替學生能夠操作的實踐活動,也不提倡用計算機演示來代替學生的直觀想象,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個體學習的機會,為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幫助。
總之,數學課程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求知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通過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明顯提高,學生、教師對教學信息的反饋也比較積極。在教學活動中鼓勵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條件的地區(qū)要盡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和有關數學軟件,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倡導和探索多媒體信息技術和數學學科教學的有效運用,對于發(fā)展數學教育事業(yè)必將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曹盤珍.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運用信息技術[J].廣西教育,2011(16).
[2]王春華.以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實現課堂教學信息化[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1).
[3]張際平.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研究的幾個熱點問題[J].中小學電教:學生版,20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