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葳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被教師們廣泛采用,于是,課堂上學生動了起來,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合作的動機和責任,是合作學習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合作學習是一種具有實際意義的值得倡導的學習方式。
一、小組合作宜“實”不宜“形”
很多小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老師宜宣布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刷地回頭組成四人一組,滿教室都是“嗡嗡”聲音,每個人都在說,可誰也聽不清說在說什么,要不就是成績好的學生在說,成績較差的在聽,。老師也在各小組之間巡視,但很難看出教師參與合作引導,而是形式化,如果教師想保證小組合作有效性,必須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
二、合作內容宜“精”不宜“濫”
提供給小組學習的問題,必須依據學生認知基礎,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開放性,僅憑個人力量難以考慮周全,須發(fā)揮小組集體智慧的問題,讓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學習方式,但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老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時連簡單的計算題也要通過學生合作來完成,其實有些課題不需要合作學習就能弄明白的,自己獨立完成就好,否則預期效果達不到,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合作學習宜“放”而不宜“散”
在合作同時,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合作時你說他也說,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有的是張三這樣說,李四也這樣說,人云亦云。有的只有好生在說,其他人各玩各的,與合作無關。小組合作雖然要放手讓學生們自己去現(xiàn)去探索,但注意過程中一定要有集體中心意識。一起支持和幫助發(fā)言人,在集體意識的支持和壓力下,不愿思考的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氣氛中也不得不去思考,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
小組合作要獲得較好的效果,可以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的幾點。
1、分工,明確任務
教學中的目標應該是多層次的,是分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有的目標需要全員掌握,有的則針對高層次學生的進一步提高,有的是需照顧較低層次學生的,因此,同等生的合作小組的組成,也可以在一些問題的解決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完成某種學習任務的時候,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相互組合,由于基礎相同他們反而能無所顧忌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教師根據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按不通層次、不同內別學生進行“組間同質,組內同異”分成小組。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間,讓學習困難學生在互幫互助中不斷進步,讓優(yōu)等生能更加自信。在合作中,還應有一定的分工,讓每個學生都能擔任一定的角色。小組角色應該在一定周期后要進行調換。學生長期扮演同一角色,養(yǎng)成依賴的思維定勢的情況,難以保證促進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共同得到提高。這樣不用擔心誰在里面無事可做,并讓每個學生對小組中角色所擔任的工作都了解,都會做,并知道缺一不可。為了調動起每個每個成員的積極性,既每學一課每個小組都要評出“最佳提問者”最佳發(fā)言者”這樣促進了每個成員合作學習時更用心的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讓自己的提問和發(fā)言有意義有價值,并得到大家的肯定!
2、合作探究,交流評價
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之后,根據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求1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并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fā)言,要能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學生不但養(yǎng)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功能也能延續(xù)到學生的一生發(fā)展。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合作,探究,形成小組學習成果,交流,評價也就是學生間總結學習成果。在學生交流時,我要求學生盡量清楚地表達個人或小組意見,要鼓勵禮貌用語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的征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眾之長,實現(xiàn)相互啟發(fā),優(yōu)勢互補。有利于問題探討更透徹更指導。
3、師參與,有效指導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我們教師要做的不是等待,不是觀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應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去,不再“居高臨下”拉近師生關系。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等。對各組情況心中有數,同時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地指導, 幫助組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小組學習是否有效與教師的精心預設和引領是分不開的。讓學生各階段的學習都能活而不亂,學有所得。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能夠踴躍發(fā)言,這與教師的精心組織和引領指導密不可分。
4、總結評價 ?給予肯定
小組活動后,教師要及時的總結與有效的評價,讓學生統(tǒng)一認識,得出結論。首先對小組總結出的成果進行評價。一般采取小組匯報的形式,首先要對小組的匯報員進行鼓勵,并指出他是代表小組來匯報的,讓小組其他成員協(xié)助他完成匯報。從而整個小組活動人員都會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還有利于培養(yǎng)小組的團結精神。匯報的同時要求學生能傾聽他組的看法和見解,以博眾長,積極總結。然后要對小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如哪組最團結協(xié)作,哪組最守紀律,哪組討論的最激烈等。對小組中成員的表現(xiàn)也要進行分階段的評價,主要從參與是否積極,合作是否有好,工作是否認真負責等方面進行。尤其關注那些在學習上一定困難的學生,對他們的絲毫進步都要給予及時肯定的表揚。
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最終達到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新課程倡導我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要讓這種新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能夠在體現(xiàn)其優(yōu)越性的同時,又具有實效性,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我們惟有實踐、鉆研、思考、總結,才能有效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
【作者單位:沭陽縣韓山中心小學 ?江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