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香
在現(xiàn)如今的語文教學中,基本上都是以考試為目的的。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以考試為向?qū)?,而忽視了很多在教學方式上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新課標下,要求以人為本,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在課堂中不能完全通過一個純粹的靜態(tài)的方式來完成授課,而需要通過一個高效互動的課堂來完成教學任務(wù)。
一、 課堂教學互動
課堂教學互動,是指老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探討,共同的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來促進教學的一種方式。而師生互動存在很多的積極性,它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老師和學生可以互幫互助,共同形成一個學習的整體。老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是民主的、平等的,整個教學的過程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營造的。在互動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師生互動可以讓學生和老師之間得到充分的交流,并且可以交流的面也十分廣泛,通過交流,可以讓學生和老師能夠相處的更融洽。
3.師生互動能夠提高老師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的自主能力的提高,達到老師和學生的雙贏。通過這幾個方面的積極性,教師有必要去構(gòu)建一個高效互動的課堂來更好的為學生服務(wù)同時也為自己服務(wù)。
二、如何構(gòu)建高效互動的課堂
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建立起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機制
在高效互動的教學課堂中,老師首先要處理好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在教學中,教師要習慣用善意的眼神、親和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感到一種親切感,從而更加愿意去學習語文知識。然后老師必須突破“老師提問,學生來回答”的教學模式,試圖去建立一個“學生提問,學生回答”的新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3]例如,在講《揠苗助長》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先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分小組討論出幾個問題,如:這個人為什么要揠苗助長?從這篇文章里面可以得出什么啟迪?然后讓各小組互相提問,這樣學生對于《揠苗助長》的理解就會更加的深刻和透徹。并且學生通過自己提問,也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又如在教授《最大的麥穗》這篇文章的時候,要讓學生先自己看一下書,接著讓學生兩兩分組,每組成員中每個人想出3個問題讓另一個人回答。這樣就可以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都激發(fā)出來,從而讓學生對這篇文章要有遠大的目標,抓住現(xiàn)在的機遇的文章主旨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課堂是互動的,更是高效的。
2. 通過課前課后任務(wù)來驅(qū)動課堂
老師可以就某篇文章提出幾個問題,提前分配好任務(wù),讓學生通過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資料來解決這些問題,讓每個小組做出自己的講解。學生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進行小組討論,從而找到學習的樂趣。比如,在教《陳毅探母》這篇文章時,老師通過提前布置任務(wù),讓他們認真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將課文中的場景現(xiàn)場化,這樣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文章,體會文章的主旨。對于《陳毅探母》這篇文章,老師還可以布置課后任務(wù),讓學生回去給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腳,以達到課文與現(xiàn)實的銜接,讓學生更能懂得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在這種真實的環(huán)境下,學生和老師之間形成一種高效的互動,更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課堂的驅(qū)動。
3.引入多媒體教學方式
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很容易會被外界事物所干擾。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讓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輔助教學能使學生看到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交互式集成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對學生不同的感官產(chǎn)生刺激,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例如在講《九寨溝》這篇文章之前,老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一段介紹九寨溝的視頻,讓學生感受一下九寨溝優(yōu)美的自然景象,之后再通過一些圖片配上老師的解讀,讓學生們對九寨溝產(chǎn)生一種好奇,這樣就在課堂的一開始就吸引力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很好的參與課堂,形成高效互動的課堂氛圍奠定了很好的基礎(chǔ)。
結(jié)語
從根本上講,在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是包括很多種情境的,是具有多種形式且多種多樣的互動體系的。一個高效互動的課堂,往往可以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師生之間的高效互動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可供感情交流的課堂,也能夠提高老師教學效率同時讓老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與改善。所以,老師需要去營造一個高效互動的課堂去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wù),改善自己的教學手法。
【作者單位:靖江市生祠中心小學 ?江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