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寶
體育后進生也就是所謂的體育學習中的差生,主要指在體育活動中身體素質差、態(tài)度消極、運動技能低下、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的特殊群體。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做好體育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已經成為當前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想法:
一、轉變思想觀念,重視體育后進生教學
目前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只注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老師和家長不重視學生體育鍛煉,忽略體育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以致于不少小學生也認為只要文化成績好,體育成績只要及格就行了。從而使得許多學生對體育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不僅積極性不高,而且存在著嚴重的厭學情緒,導致體育后進生越來越多。作為體育老師在教學中轉變自己觀念的同時,還應從思想上轉變學生對體育的態(tài)度。幫助學生轉變態(tài)度,就是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轉變學生對體育學習(包括身體鍛煉)的各種不正確的態(tài)度,使體育學習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并成為學生未來生活中的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中,首先要重視轉變學生特別是體育后進生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認識,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具體策略上,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談話教育,有目的地舉辦各種體育講座,宣傳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讓學生了解體育的功能和意義,以及認識體育學習在人成長發(fā)展和自我完善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轉變師生的觀念,幫助學生尤其是體育后進生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和良好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tài)度。
二、提高教學藝術,激發(fā)后進生學習興趣
樂教樂學是當代體育教學的改革發(fā)展的大趨勢??鬃诱f:“說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只有把困難的學習活動當成一種樂事趣事時,其內心活動才能充滿激情。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中,要通過在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的教學內容,通過精心準備、巧妙設計,把枯燥、單調的體育學習在身體上的“受苦”,變?yōu)樵诰裆系摹跋順贰?,寓“苦”于“樂”,這是激發(fā)后進生學習熱情的最有效方法。針對后進生怕苦、怕累的現象,可以在中長跑教學中采用學生喜歡的游戲形式,安排接力跑,追逐跑、越野跑等多種游戲活動,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讓他們在練習中忘記苦、忘記累,學生練習興趣高,教學效果自然變好,尤其對后進生,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能使他們享受體育學習的樂趣,鍛煉了克服困難的意志。例如:在準備活動中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慢跑幾圈或徒手操等方法去做,學生會覺得單一、機械、枯燥無味,練習態(tài)度不認真,動作不規(guī)范,影響教學效果。針對這種現象,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這種單調教法,放一段學生喜歡的輕松音樂,輔以適當的要求,讓學生自由快樂活動。他們會在自己的愛好活動中,使自己有關的關節(jié)、肌肉群、韌帶和器官得到放松鍛煉,不僅使學生興奮,也提高了他們的注意力,為課的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充分準備。
三、貫徹因材施教,培養(yǎng)后進生參與意識
因材施教不僅只在語數等科目教學中要廣泛應用,我覺得在體育后進生轉化工作中也很實用。
由于教學目標的設定都是根據體育后進生的實際水平而定的,這樣在教學中每一位體育后進生都能處于亢奮的練習狀態(tài)之中,不斷感受到求知的樂趣,也使他們都會學有所獲,增大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學信息反饋,有利于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給后進生創(chuàng)造機會,盡量使他們多練習,以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意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練習同一個技術動作或課堂練習時,適當降低標準,或減輕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在分組教學后,應盡量把體育差生分在一起,這樣既不影響其他學生水平的提高與發(fā)揮,又有利于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增強完成動作的信心。例如在快速跑教學中有后進生與后進生比,有后進生與先進生的讓距離追逐賽(讓多少雙方商定),讓時追逐賽,彎道跑時后進生跑內道,先進生跑外道等。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后進生嘗到了“跳起來摘桃子的滋味”,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學好體育。又如在教學分腿騰越時,山羊的高度,助跳板離山羊的距離全讓同生們自定,既不損傷后進生的自尊心,又使他們克服了心理障礙,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教學過程,使后進生感到整個學習過程輕松自然,毫無費力,這就給后進生搭起了小臺階,使他們拾級而上。
四、運用賞識教育,幫助后進生體驗成功
運用賞識教育去正確地看待體育后進生,對我們的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具有積極的意義。賞識教育既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更可以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它的激勵功能具有顯著性和多樣性。賞識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愛”的教育,轉化體育后進生就是要以“愛”去教育學生,正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教育,孩子的身心才得以健康地發(fā)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針對后進生的特點,把握后進生的心理承受限度,開展各種類別的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其潛能,發(fā)揮其體能上、技術上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活力,增強上進心,讓后進生全面了解自己,認清他人。清楚了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就有利于消除后進生心理上存在的片面的、消極的評價,增強上進心,并將這種健康的心理遷移到其他的學習中,產生全面進步的動力。我僅在體育教學的角度做了淺顯的嘗試,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刻苦研究,反復嘗試,掌握規(guī)律,學生是都是具有可塑性的。
總之,體育差生的缺點、錯誤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個產生、形成、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對他們的轉化教育工作也是一個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要轉變思想,掌握科學方法,關注他們樹立自尊心、自信心、自強心,充分調動他們的鍛煉積極性,逐步提高他們的體育水平。
【作者單位:濱??h濱海港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