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一、案例要研究的問題
我們幼兒園身處農村,家家都長有很多的絲瓜,時至深秋,絲瓜都已經長老了。絲瓜筋很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我園特別重視生態(tài)化體驗活動,通過內容的生活化、環(huán)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動策略,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美術手段表現(xiàn)周圍的生活世界。讓幼兒在生活中“動”起來,感受生活、融入生活,獲得美的體驗,形成自然、真實的審美情趣。它注重讓幼兒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回歸幼兒生活,回歸真實世界,回歸幼兒自我。它強調讓幼兒學會生活,熱愛生活,珍惜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認識自己的能力,愉快地進行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體現(xiàn)自身價值,健康充實地成長。
二、描述案例
1.環(huán)節(jié):
第三次設計實錄:
師:前些天,小朋友都從家里帶來了很多的絲瓜筋,你們知道絲瓜筋有什么用嗎?
生:可以用來洗碗。
生:我看見奶奶用它來刷鍋的。
課堂反響:絲瓜筋是大家平時都能看到的,由絲瓜筋的用途導入,增加了幼兒的知識面。讓幼兒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增強她們的膽量及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設計理念,體驗成功的感覺,從而增強自信心。
三、案例所觸及的幾個焦點問題
1.喚起創(chuàng)作熱情與欲望。
陶行知先生說:“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痹诨顒又埃覀儼l(fā)動幼兒積極的收集絲瓜筋,在收集的過程中讓幼兒去了解絲瓜筋的作用。孩子們通過材料收集,增強了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了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更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動手操作的的能力。同時,在收集的過程中,幼兒會在別人詢問時產生一系列的疑問“老師會用絲瓜筋干什么呢?”“絲瓜筋有什么用呢?”等等,這些隨手可得的材料令孩子們既熟悉又新奇,它們貼近幼兒的生活,易于喚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與創(chuàng)作欲望。
2.在操作中自我建構,掌握技能。
我們的幼兒美術活動就是把“孩子跟著老師走,教師抱著孩子走”變?yōu)椤敖處燀樦⒆右?,孩子試著自己走?!弊層變涸诮處煹囊龑轮鲃訉W習和思考,在《絲瓜筋變變變》活動中,利用各種各樣形狀不同的絲瓜筋作品引起幼兒興趣,然后,讓孩子們分組玩玩、看看、想想、說說,討論發(fā)現(xiàn)制作的方法和過程。幼兒通過自主學習、探索,逐步了解并講述出來,一改以往教師示范,幼兒跟學的方法,讓幼兒邊觀察邊對比。在操作中自我建構,掌握技能,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制作,完成作品充分展現(xiàn)出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才能。整個活動中既有探索體驗的機會,又讓幼兒進行了交流和鍛煉,提高了語言能力和動手能力。另外,在幼兒使用工具材料時,我們也充分讓他們自己積累經驗,開啟思路。幼兒美術活動材料生活化將“美術”與“材料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玩著學、學著玩,從中感受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
3.美術活動生活化。
在《絲瓜筋變變變》活動中,通過幼兒良好的美術行為表現(xiàn)可知,生活化的美術表現(xiàn)題材與活動十分有助于幼兒美術活動興趣的養(yǎng)成。在美術活動中貫穿以生活化取向,幼兒能感受的更深刻更直接。通過自身的體驗,積累起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引導幼兒自愿地表現(xiàn),幼兒進行美術活動的動力也就越充足。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