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黎明
(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恩良醫(yī)院,遼寧 鞍山 114100)
顯微手術治療腦膠質瘤53例療效分析
趙黎明
(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恩良醫(yī)院,遼寧 鞍山 114100)
目的 探討顯微手術切除腦膠質瘤的療效及預后。方法 回顧我科53例腦膠質瘤患者行顯微手術治療后的效果,并隨訪評價預后。結果 53例患者中腫瘤全部切除39例(73.6%),次全切除8例(15.1%),部分切除6例(11.3%)。治療顯效26例,有效22例,無效5例,無治療死亡患者。術后隨訪6~36個月,復發(fā)14例。結論 采用顯微手術切除膠質瘤創(chuàng)傷小、全切率高,能更大限度的保留血管和神經,提高術后療效,降低復發(fā)率和致殘率。
腦膠質瘤,顯微手術,療效分析
膠質瘤是神經系統(tǒng)常見腫瘤之一,其腫瘤生長速度快,腦組織受壓癥狀明顯,預后較差且易復發(fā)。手術切除是治療腦膠質瘤最有效的方法[1]。我科從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通過顯微鏡下手術治療腦膠質瘤53例,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腦膠質瘤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54.3歲;發(fā)病時間4~16個月,平均發(fā)病時間10個月。以頭痛、頭暈、肢體麻木或運動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其中頭痛、頭暈41例,惡心、嘔吐32例,肢體麻木或運動障礙28例,復視、視乳頭水腫、視力減退、眼球運動障礙、偏盲21例,癲癇12例,語言障礙9例,突發(fā)意識障礙6例。腫瘤部位:幕上39例,幕下14例。
1.2影像學特點:本組患者均行頭CT或MRI平掃及增強檢查。頭CT表現為腦實質病灶區(qū)內見片狀低密度或等密度影,部分腫瘤內可見囊性灶或高密度鈣化影;CT增強后見病灶不均勻強化,病灶周圍水腫明顯。頭MRI表現為病灶呈現不規(guī)則的長T1、長T2信號,為實性或囊性,形態(tài)多樣;MRI增強病灶不均勻強化,病灶呈大片狀,與正常腦組織分界不明顯。
1.3手術方法:患者術前根據MRI影像檢查,對腫瘤進行準確定位,選擇相應入路,設計好皮瓣的大小和位置,幕上腫瘤多采用冠狀入路、經翼點入路或擴大翼點入路,幕下腫瘤多采用枕后正中或旁正中入路。術前半小時將地塞米松10 mg加入20%甘露醇250 mL中快速靜點,以減輕腫瘤周圍水腫。開顱后選擇距離腫瘤最淺位置的腦溝切開蛛網膜放出腦脊液,降低顱內壓,經腦溝直達腫瘤,在顯微鏡下仔細分辨并分離腫瘤與周圍正常腦組織間的水腫帶,然后緊貼腫瘤表面擴大分離邊緣,沿腫瘤邊緣電凝腫瘤腫瘤表面血管后仔細切除。為了減小手術中對正常腦組織的副損傷,對分界不清且較大的腫瘤可先行瘤內切除縮小腫瘤體積后再分塊切除。血供豐富的腫瘤,要先找到供瘤血管并電凝切斷后再行腫瘤切除,已避免大量失血;功能區(qū)的腫瘤不強求全切,以免損傷功能區(qū),造成副損傷;有囊變的膠質瘤可先穿刺放液后再切除腫瘤。
所有患者根據術后早期復查的影像學資料及術中顯微鏡下所見判斷腫瘤全部切除39例(73.6%),次全切除8例(15.1%),部分切除6例(11.3%)。根據王忠誠的療效評判標準[2],術后治療顯效26例,有效22例,無效5例,無治療死亡患者。術后隨訪6~36個月,26例患者恢復正常工作,18例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神經損傷癥狀,需他人照顧,6例復發(fā),3例失聯。再次手術3例,死亡4例。
國內文獻報道:腦膠質瘤約占顱內腫瘤的35.26%~60.96%,平均44.69%[2]。大部分膠質瘤多呈浸潤性生長,手術切除難度較大。以前的腫瘤切除術為了充分暴露腫瘤,提高膠質瘤的切除程度,多采用大骨瓣開顱,術中需要牽拉正常腦組織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副損傷,術后患者生存質量下降[3]。近年來,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發(fā)展,顯微手術治療膠質瘤的的效果已被肯定[4],提高腦膠質瘤手術切除率是目前決定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顯微手術優(yōu)點是切口小,對周圍腦組織損傷小,在減少腦組織不必要暴露的前提下,通過自動牽開器充分暴露腫瘤,從而減少對周圍腦組織的牽拉性損害。在鏡下正常腦組織質韌、光滑、呈白色,血管相對較少;而鏡下腫瘤組織質地較脆,為爛魚肉狀,浸潤性生長,色澤較暗,多呈現灰紅色或黃褐色,內部血管相對較多。并且,在手術顯微鏡下腫瘤組織與正常腦組織之間多數存在水腫帶或者皮質反應帶,相對比較容易地區(qū)分和切除腫瘤組織,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膠質瘤的全切除率[5]。
顯微手術創(chuàng)傷小,還可以對腫瘤組織和正常腦組織進行更清楚地辨別,不僅提高了腫瘤的切除程度,而且還可以保護重要區(qū)域腦組織的血供,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腦神經功能,減少手術給正常腦組織帶來的不必要損傷,保證了患者的生存質量[6]。同時顯微手術使手術適應證擴大,克服了傳統(tǒng)手術的某些缺陷,顯著提高了臨床療效及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1] 楊磊.顯微手術切除腦膠質瘤56例臨床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0, 22(3):477-478.
[2] 陳雄輝,周幽心,孫春明,等.復發(fā)膠質瘤的綜合治療[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9(2):88-90.
[3] 陸云濤,漆松濤,歐陽輝,等.復發(fā)難治部位惡性膠質瘤的手術及治療策略[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2,12(6):682-690.
[4] 陶勝忠,牛光明,尹先印,等.外側裂區(qū)膠質瘤的顯微外科治療[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2):9-10.
[5] Azizi SA,Miyamoto C.Principles of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gliomas in adults:an overview[J].Neurovirol,1998,4(2):204-216.
[6] 白紅民,王偉民,梁樹杰,等.腦功能區(qū)膠質瘤的現代手術策略[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8(5):245-248.
R739.41
B
1671-8194(2015)36-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