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宏,陳琪瑋,關竹,宋爽
臨床研究
順爾寧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持續(xù)性咳嗽的臨床研究
敬宏,陳琪瑋,關竹,宋爽
目的 觀察順爾寧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MP)感染后持續(xù)性咳嗽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95例MP感染后持續(xù)性咳嗽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47例和觀察組48例。對照組給予阿奇霉素及肺力咳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順爾寧口服,療程4周。比較患兒治療第7、15、30天時咳嗽有效情況及治療第30天時兩組患兒咳嗽治愈情況、副反應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在治療第7、15、30天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第30天時治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 順爾寧治療兒童MP感染后的持續(xù)性咳嗽臨床療效較好,安全性。
肺炎支原體感染; 咳嗽; 順爾寧/治療應用; 兒童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MP)感染是小兒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疾病,臨床上多以頑固性劇烈咳嗽為主要癥狀,治愈后部分患兒表現(xiàn)為長期慢性咳嗽,用多種抗生素及止咳藥效果較差,嚴重影響著患兒的生活質量。為解決這一現(xiàn)狀,臨床許多醫(yī)生以口服順爾寧輔助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引起的持續(xù)性咳嗽,為探討順爾寧在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持續(xù)性咳嗽的臨床效果,本院對95例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持續(xù)性咳嗽患兒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2-10/2014-02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臨床醫(yī)院兒科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持續(xù)性咳嗽患兒95例,其中男43例,女52例;年齡2~14歲,平均5.8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7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26例;年齡2~14歲,平均5.5歲。對照組中男21例,女26例;年齡2~14歲,平均6.1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標準[3]。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標準;(2)血清學檢測肺炎支原體抗體滴度≥1∶160或雙份血清抗體呈4倍以上增高;(3)咳嗽>3周;(4)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治療前使用白三烯調節(jié)劑;(2)發(fā)熱、流涕、咽痛、頭痛等新近感染癥狀者;(3)咳嗽變異性哮喘和上氣道咳嗽綜合征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大環(huán)內酯類藥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希舒美,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晨起頓服口服,10 mg/kg,服用3 d,停4 d,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同時給予止咳藥肺力咳合劑(貴州健興藥業(yè)有限公司)口服,2~10歲每次10 mL,~14歲每次15 mL,每日3次,療程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順爾寧,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2~6歲4 mg,~14歲5 mg,每日睡前口服1次,療程4周。
1.6 觀察指標 (1)兩組患兒治療第7、15、30天時咳嗽有效情況;(2)兩組患兒治療第30天時的療效。
1.7 療效判定標準 (1)治愈:咳嗽消失;(2)好轉:咳嗽明顯減輕,但晨起及活動后偶發(fā)咳嗽;(3)無效:咳嗽緩解不明顯或無改善[3]。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P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不同時間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在治療第7、15、30天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注:與對照組比較,aχ2=7.67,11.81,6.32,P<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第30天時治愈率比較 見表2。
注:與對照組比較,aχ2=8.37,P<0.05。
表2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治療第30天時治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副反應 兩組患兒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
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程大部分呈亞急性、漸進性,可持續(xù)1個月以上,病初有咽痛,一旦感染波及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就可能出現(xiàn)頑固難愈的咳嗽、持續(xù)干咳或少痰,影響患兒睡眠,可引起喘息,發(fā)熱不明顯或僅低熱。肺炎支原體感染宿主后,可直接黏附于宿主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除對呼吸道黏膜造成直接損傷外,還會使機體產生自身免疫反應,釋放白三烯等多種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產生呼吸道的慢性炎癥,引起氣道高反應性[1,2],患兒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痙攣性咳嗽、頑固性干咳或慢性持續(xù)性咳嗽,嬰幼兒喘息,甚至哮喘的急性發(fā)作[3],此時單獨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效果多不明顯。
順爾寧(孟魯司特鈉)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減輕氣道平滑肌痙攣,使氣道高反應性降低,緩解痙攣性咳嗽、頑固性干咳、慢性持續(xù)性咳嗽,并減輕喘憋癥狀,控制哮喘并減輕哮喘發(fā)作[4]。有研究表明患兒使用孟魯司特鈉后血中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較對照組顯著下降,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明顯[5]。
本研究中聯(lián)合應用順爾寧和阿奇霉素、肺力咳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后的持續(xù)性咳嗽。從表1看出觀察組患兒在治療第7、15、30天的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加用順爾寧可明顯提高患兒持續(xù)性咳嗽的有效率。從表1還能看出觀察組在第7天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第15天的有效率,觀察組在第15天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第30天的有效率,說明加用順爾寧可減短患兒持續(xù)性咳嗽的治療療程。從表2看出觀察組30天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加用順爾寧后患兒的治愈率也較高。
兒童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有多種[6],本研究在收集病例時主要排除了咳嗽變異性哮喘和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咳嗽變異性哮喘又稱為過敏性咳嗽,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表現(xiàn),咳嗽持續(xù)1個月以上,不伴有明顯喘息,抗生素治療無效,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有效。上氣道咳嗽綜合征是指各種鼻炎(過敏性及非過敏性)、鼻竇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鼻息肉、腺樣體肥大等上氣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此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心因性咳嗽也都是兒童持續(xù)性咳嗽的常見病因,在收集病例時也應除外。
本研究觀察第30天時,觀察組有3例無效,分析原因,可能存在:(1)順爾寧應用療程不足,患兒可繼續(xù)服用順爾寧1個月,再觀察療效;(2)患兒存在混合感染。肺炎支原體的混合感染臨床上并不罕見,重癥MP感染和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反應不佳者要考慮有混合感染的可能[7]。Ferwerda等[8]報道MP混合其他病原感染者達50%,可以是病毒、細菌、肺炎衣原體、嗜肺軍團菌等,個別病例合并3種病原感染?;旌细腥镜牟±挲g偏小、病程延長、發(fā)熱持續(xù)、肺部啰音和肺部陰影吸收延遲。所以臨床治療1個月仍不見效的患兒應仔細回顧病情及治療過程,分析原因,綜合各種因素重新制定診療計劃。
綜上所述,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引起的持續(xù)性咳嗽,聯(lián)合應用順爾寧和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能提高治療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從而縮短咳嗽時間,減輕患兒痛苦。順爾寧每晚服用1次,服用方便,依從性和順應性較高,治療過程中患兒無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也較高,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1] 蘆愛萍,劉冬華,吳贛華,等.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外周血IgE、IL-3、IL-18水平的初步研究[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08,15(1):66-67.
[2] 鄭春盛,林青,林麗婷,等.小兒哮喘與白三烯關系的研究(附109例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3,25(3):167-169.
[3]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4] Bisgaard H, Nielsen KG.Bronchoprotection with a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in asthmatic preschool childre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2(1):187-190.
[5] 范暉.孟魯司特鈉佐治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8):19-21.
[6]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慢性咳嗽協(xié)作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2013年修訂)[J].中華兒科雜志,2014,52(3):184-188.
[7] 董曉艷,陸權.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治現(xiàn)狀與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4):235-238.
[8] Ferwerda A, Moll HA, de Groot R.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hildren:A review of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J].Eur J Pediatr,2001,160(8):483-491.
(本文編輯:劉穎)
110000 沈陽,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臨床醫(yī)院兒科
敬宏(1981-),女,醫(yī)學碩士,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治,E-mail:jh-2002-jh@163.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1.026
R563.1
B
1674-3865(2015)01-0060-03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