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芝
中圖分類號:G623.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24-0359-01
參加教育工作以來很長時間擔任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在多年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深切的感受到學生是學校的細胞,班級是學校的系統(tǒng)。而班主任工作是將這些雜亂無章又各具特色的細胞進行有機的整合成為組織、器官、系統(tǒng)。一個系統(tǒng)是否健康運轉(zhuǎn),班主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建設團結(jié)奮進的班集體,我感覺班主任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1.要充滿愛心,把愛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孩子們進入學校就等于步入了人生的第一站,他們好比一株株從花房移栽到花壇的花苗,需要用愛心精心地呵護培育。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一名教師要帶好一個班的孩子,首先就要當個好父(母)親,要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全身心的愛他們。只有這樣,教育的效果才是最大化的。同時對學生付出愛是門藝術(shù),何時付出,怎樣付出,付出后怎樣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班主任用心去考慮去設計。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愛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們同樣也對老師充滿愛,就會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2.要深入了解學生,為班級管理架橋鋪路
班主任只有認真細致的了解每一名學生的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方式等,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關心教育每一名學生。要深入了解學生,就要多與家長溝通。家訪和家長會是與家長溝通的重要途徑,是學校、家長、學生聯(lián)系的紐帶。使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在校的生活和學習。有利于家長、教師、學校掌握學生的第一手資料,互相配合。其次,適時舉行班集體活動,在活動中細心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是了解學生的另一途徑。此外,要努力做到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nèi)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nèi)在動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參照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我發(fā)現(xiàn):當一個學生在被你認同、尊重后,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fā)力。
3.干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yǎng)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決定的。小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yǎng)干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
當選的干部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yǎng):其一,要大力表揚干部優(yōu)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小干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yǎng)干部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4.以強化常規(guī)訓練帶動教育教學工作
良好的常規(guī)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diào)皮搗蛋、不合常規(guī)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要扎實有效地加強一個學生的常規(guī)訓練。
5.擬定集體與個人的遠、近期目標
有目標才有動力。班主任要根據(jù)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全班與小組在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遠、近期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明確我們?nèi)嗪托〗M正在努力奮斗的目標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
然后,要對每一個學生擬定切實的個人遠、近期目標,將集體的動力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幫助和鼓勵每一個人進步,使每個人都在明顯而又易于承受的壓力下自覺要求自己。
6.積極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6.1充分利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教育學生,重在參與,同時,幫助他們分析優(yōu)劣,發(fā)揮優(yōu)勢,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我班為例,學生身體素質(zhì)并不好,卻連續(xù)取得了學校運動會第一名的好成績,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同學們培養(yǎng)了團結(jié),收獲了信心,班級的凝聚力也大為增強。
6.2班內(nèi)要定期舉行一些活動。利用雙休日,全班參與,學生自己組織一些活動,比如:排演課本劇、班級才藝表演、籃球?qū)官?、詩歌朗誦,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釋放壓力。這樣,他們的身心得到保護,在學習和生活中就會更有活力,同時也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7.與家長搞好關系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優(yōu)秀孩子的背后,必然有一個優(yōu)秀的家長,同樣,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也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我校的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農(nóng)村,我們的學生家長,大多沒有教育孩子的意識,在很多家長的傳統(tǒng)理念中,認為只要給孩子錢了,送孩子進學校了,就萬事大吉了,就盡到了一個家長的義務了。但事實上,我們知道,在高中階段,學生會遇到種種不可預知的問題,而很多問題的解決不是教師力所能及的,必須依靠家長的協(xié)助,而我們的家長,恰恰正缺少這種教育意識,所以為了我班的近百名孩子,我大膽產(chǎn)生了教育家長的念頭,我要盡一己之力,讓家長主動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所以在開學第一天,我就利用家長送孩子的機會召開了家長會,讓家長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只是給錢吃飯,給衣保暖,家長也要不斷學習,跟孩子一起成長。
除了開家長會,平時我也經(jīng)常給家長打電話,讓他們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商量讓孩子更好發(fā)展的方法。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我絕不只報憂不報喜,孩子在校表現(xiàn)好了,我也會給家長打電話匯報一下,讓孩子更有自信。在與家長見面時,我特別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和方式,對每一位孩子的家長我都表現(xiàn)出自己應有的尊重,孩子的家長被尊重了,孩子會更加感激教師,如果有錯會主動反省自己。這樣,在和諧的氛圍中,家長與教師形成家校合力,為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后盾。
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但它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集成一枚果;它應當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教育中享受著生命,能夠和學生一起成長,采摘一路的幸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