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麗華
(赤峰學院 建筑與機械工程學院,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丙烯酸酯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以其為單體制備的各種高聚合物具有耐熱、耐水、耐紫外光等性能,可廣泛用于涂料、粘合劑、化纖等行業(yè)[1,2].由環(huán)氧樹脂和丙烯酸制備的環(huán)氧丙烯酸酯作為功能性低聚物,廣泛應用于光固化粘結(jié)劑、涂料、油墨、光學膜等領域[2],但是環(huán)氧丙烯酸酯固化膜柔性差、脆性高、膜硬度不夠,從而限制了其應用.在眾多環(huán)氧丙烯酸酯中,雙酚A型環(huán)氧丙烯酸樹脂是光固化速度最快的一種,固化膜硬度大,高折射率,耐熱性和電性能好,來源廣泛,成本低,應用廣泛.但是雙酚A型環(huán)氧丙烯酸酯耐光老化和耐黃變性差,為了提高其性能和拓寬應用范圍,通常需要對其結(jié)構(gòu)進行改性[3].本文針對雙酚A型環(huán)氧丙烯酸酯結(jié)構(gòu)進行了改性,增加支鏈來改善其性能,具體工藝路線如下:
Bruker DRX 500 MHz型核磁共振儀(德國Bruker公司生產(chǎn)),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生產(chǎn),色譜柱C18反相柱),OptiMelt MPA100熔點儀2-苯基苯酚、9-芴酮、濃硫酸、環(huán)氧氯丙烷、3-巰基丙酸、氫氧化鈉、對甲氧基苯酚、碳酸鉀、2-氯乙醇、丙烯酰氯、三乙胺、乙醇、乙酸、四丁基溴化銨等均為分析級試劑.
1.2.1 中間體Ⅰ的制備
向裝有機械攪拌的1000ml三口瓶中加入乙酸600ml、3.2g(0.03mol)3-巰基丙酸、129g(0.75mol)2-苯基苯酚、54g(0.3mol)9-芴酮,升溫至60℃反應6h.反應完畢,降至室溫,過濾得類白色固體,用無水乙醇進行重結(jié)晶,得到白色固體125g,收率 84%,液相純度為99.8%,熔點:267.0~267.3℃.液相色譜分析條件 :C18,5μm4.6×150mm,流速為1.0mL/min,流動相為V(甲醇)/V(水)=80/20,溶劑:CH2Cl2,UV檢測器:254nm,進樣量:5μL.1HNMR(CDCl3,500MHz,ppm)δ:5.0(2H,s,OH),6.81~7.74(24H,m,ArH).
1.2.2 中間體Ⅱ的制備
向裝有機械攪拌的1000mL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62.5g(0.128mol) 中間體Ⅰ、89g(0.64mol) 無水碳酸鉀、4.3g(0.0256mol)KI、500ml DMF,攪拌升溫至回流.滴加 16g(0.2mol)2-氯乙醇,滴加完畢繼續(xù)回流反應1h.再向體系中每隔1h補加4g(0.05mol)2-氯乙醇一次,共補加四次.反應結(jié)束,將反應液倒入2000ml水中,洗出白色固體,用甲苯重結(jié)晶得到白色固體59g,液相純度:98.9%,反應收率為80%.液相色譜分析條件:C18,5μm4.6×150mm,流速為1.0mL/min,流動相為V(甲醇)/V(水)=80/20,溶劑:CH2Cl2,UV檢測器:254nm,進樣量:5μL.1HNMR(CDCl3,500MHz,ppm)δ:1.76~1.78(2H,s,OH),3.75~3.78(4H,m,-CH2-),3.98~4.0(4H,m,-CH2-),6.80~7.75(24H,m,ArH).
1.2.3 目標產(chǎn)物Ⅲ的制備
向裝有機械攪拌的1000mL 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59g(0.0985mol)中間體Ⅱ、900ml二氯甲烷,攪拌狀態(tài)下加入39g(0.386mol)三乙胺.體系降溫至 10℃,滴加 31g(0.343mol)丙烯酰氯,滴加完畢保溫反應1.5h.反應結(jié)束,有機相用NaHCO3水溶液洗滌,水洗,無水硫酸鈉干燥、抽濾、濃縮得到粗品.用V(乙酸乙酯):V(乙醇)=1:3進行重結(jié)晶,得到白色固體50g,液相純度為99.2%,總收率73%.液相色譜分析條件:C18,5μm4.6×150mm,流速為1.0mL/min,流動相為V(甲醇)/V(水)=90/10,溶劑:CH2Cl2,UV檢測器:254nm,進樣量:5μL.1HNMR(CDCl3,500MHz,ppm)δ:4.12~4.14(4H,m,-CH2-),4.37~4.39(4H,m,-CH2-),5.80~6.37(6H,m,-H=CH2),6.78~7.75(24H,m,ArH).
2.1.1 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
根據(jù)反應機理,該反應在酸性條件進行縮合反應,因此需要提供酸性環(huán)境.根據(jù)相關文獻平[4],實驗中分別選擇了濃硫酸法、氯化氫法、巰基丙磺酸法、對甲苯磺酸以及乙酸與2-巰基丙酸配合使用進行了對比實驗,具體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
分析表1中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這幾種方法收率和產(chǎn)品純度相差不大,其中硫酸法和氯化氫法是傳統(tǒng)方法,流程簡單,技術成熟,操作簡便,但是對設備腐蝕較大,廢水量大,并且與巰基丙磺酸和對甲苯磺酸一樣,都有一個缺陷:原料2-苯基苯酚都遠遠超過2當量,導致酚回收工藝復雜,成本高,甚至不進行回收,直接排到廢水中,造成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2-巰基丙酸法中2-苯基苯酚與酮摩爾比為2:1,不用考慮回收問題,這樣就簡化了工藝流程,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此外,抽濾后母液可以通過減壓蒸餾回收乙酸進行循環(huán)套用,進一步降低了成本.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實驗選擇2-巰基丙酸法制備中間體Ⅰ.為了對制備中間體Ⅰ工藝進行優(yōu)化,實驗對酚與酮的投料比進行了考察.
2.1.2 酚酮的投料比對反應的影響
在催化劑選擇2-巰基丙酸的前提下,對酚酮投料比進行了考察.實驗中溶劑為乙酸,2-巰基丙酸的用量為總原料的1.7%,60℃條件下反應6 h,通過采用不同的投料比,收率和純度的差異可以忽略,考慮成本及后處理回收問題,選擇n(酚):n(酮)=2:1作為最佳的投料比.
實驗中發(fā)現(xiàn)2-氯乙醇的加料方式對反應影響較大,因此重點對其加料方式進行了考察.實驗中2-氯乙醇分別采用連續(xù)滴加和分批加入兩種加料方式進行了對照,具體結(jié)果見表2.
表2 2-氯乙醇加料方式對反應的影響
根據(jù)表2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連續(xù)加料方式得到的產(chǎn)品的收率和純度均低于分批加料方式,考慮分批加料方式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很容易操作,同時還能降低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本,因此最佳的加料方式為2-氯乙醇分批加入反應體系.
2.3.1 路線選擇
酯化方法比較多,如醇與酸直接酯化、酯交換、醇與酰氯進行酯化等,在實驗中分別進行了對比實驗,其中酯交換方法改變反應溫度、催化劑、反應溶劑等均沒有生成目標產(chǎn)物,直接放棄.直接酯化方法具體操作如下:甲苯為溶劑,n(中間體Ⅱ):n(丙烯酸)=1:4,同時加入酸性催化劑如濃硫酸、甲基磺酸等進行回流反應.通過對兩種制備方法的比較,得出如下結(jié)論:實驗制備的目標產(chǎn)物為丙烯酸酯,因其具有高折射率而廣泛用于制備各種光學膜,對產(chǎn)品的收率、純度、外觀如色度、霧度、折射率及粘度均有特殊的要求,使用醇與酸直接酯化方法很難達到使用要求,因此最佳的制備方法選擇醇與酰氯進行酯化的方法.
2.3.2 產(chǎn)品純化
目標產(chǎn)物Ⅲ是一種白色固體,粗品的液相純度只有95.2%,遠遠達不到使用標準,需要進行純化.固體產(chǎn)品純化最常用方法為重結(jié)晶和柱層析純化,其中重結(jié)晶對設備要求低、操作簡單、容易操作、成本低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實驗針對目標產(chǎn)物Ⅲ進行了重結(jié)晶純化.實驗中分別選取實驗室常用的溶劑如甲苯、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二氯乙烷、乙醇等,通過對比試驗得出:最佳的重結(jié)晶體系為乙酸乙酯/乙醇,乙酸乙酯與乙醇的最佳比例為1:3.
(1)在制備中間體Ⅰ的實驗中,選用乙酸為溶劑,2-巰基丙酸法為催化劑,得到的粗品經(jīng)乙醇重結(jié)晶后純度為99.8%,收率為84%.實驗中2-苯基苯酚與酮摩爾比為2:1,避免了酚的過量帶來的復雜的回收工藝,簡化了操作,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2)在制備中間體Ⅱ的實驗中,2-氯乙醇采用分批加料的方式替代一次性加料方式,純度由90.2%提高到98.9%,收率從65.3%提高到80%.
(3)化合物Ⅲ作為一種特殊丙烯酸酯產(chǎn)品,對產(chǎn)品的純度有較高的要求,一次比較適合采用醇與酰氯進行酯化,得到的粗品通過V(乙酸乙酯)/V(乙醇)=1:3進行純化,產(chǎn)品純度≥99%,結(jié)晶收率為89.3%,這一步總收率為73%.
〔1〕王雅珍.雜多酸對丙烯酸酯合成的催化阻聚作用[J].化學與粘合,2000(1):33-34.
〔2〕宋國強,陳昕,沈力,等.雙酚芴丙烯酸酯清潔生產(chǎn)工藝研究[J].現(xiàn)代化工,2012,32(11):77-80.
〔3〕夏建榮,徐艷蓮,林金火,等.漆酚基環(huán)氧丙烯酸酯的合成[J].合成化學,2007,15(6):685-688.
〔4〕孫興平,王德海.環(huán)氧丙烯酸酯合成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J].涂料工業(yè),2007,37(11):53-60.
〔5〕高慶平,王軍,李占雙,等.雙酚芴的合成及應用進展研究[J].化工科技,2005,14(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