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涵 馮志慧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科技和新的環(huán)境對于我國高校的英美文學教學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zhàn),我們目前就需要分析現(xiàn)狀中不利于英美文學教學的方面,如何把現(xiàn)代網絡技術和外國文學的教學結合起來,在講授文學課程時如何運用這種技術,如何發(fā)揮網絡本身固有的優(yōu)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新的課題和領域。
關鍵詞:多媒體;英美文學;教學應用
1 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
我國目前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普遍存在著一支粉筆、一個教師,一個課臺,一本教材,老師上課講書本,學生聽課記筆記,下課同學抄筆記,期末考試考筆記,老師講課沒激情,學生聽課沒動力,上課迷糊糊,下課不溫書的現(xiàn)狀,而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的原因筆者根據(jù)我校的情況粗淺地歸納了有以下幾點:
(1)教學設備陳舊
正如現(xiàn)狀中提及到的情況,雖然高校的計算機使用情況較前些年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就是英美文學教學來說,還是傳統(tǒng)的教室,不變的課臺,孜孜不倦的老師,下臺有著甚至超過一百的學生一起聽英美文學課,多媒體的使用即便是在高校中也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了,但是就英美文學這一課程來說,教學設備未免過于陳舊和老套了,由于教學設施的不完善,也就使英美文學的講解擺脫不了枯燥和乏味的困境,無法使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的有效結合,來提起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情趣,也無法讓學生在不同的層面上來享受英美文學的魅力和藝術價值。
(2)教學互動性差
由于教師和學生的比例超重不協(xié)調,一比五十甚至是一比一百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這就使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過于松散,對于每一個學生的聽課和理解情況不能第一時間掌握,也就無法與學生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互動活動和互動提問,素質教育要求發(fā)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上僅做為一種輔助的中介,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而當下的英美文學教學,還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即使是這樣,有時也可能完不成教學任務,更不用提引導學生自覺學習英美文學,也不用與學業(yè)生一起探討文學背后所展現(xiàn)的諸多問題和不同情懷了。
(3)教學任務過重
再者,一般英美文學的課程都是一周二到四個學時,每次課程的任務過于繁重,這樣就使教師只能桎梏于課本的任務和教學的進度,而對于課內所涉及的外延內容和作家的其它介紹,以及生平事例等就涉獵過少,更不用提一些具體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其相關的文學對比,以及更深層次的剖析了,教學任務過重是當前英美教學的一個瓶頸問題,課程少,內容多,教師講的過于遵循于課本,不能發(fā)揮其本身的特長和課程講授的獨特性,也無法讓學生在各個層面上,來吃透英美文學了。
(4)教學技術生疏
目前,雖然科技的進步給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是由于有一些部分教師年齡相對較長,學習計算機的能力也相對較差,對于多媒體的掌握也不嫻熟,所以即便是教室里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有一些教師也不會使用,形同虛設如同廢鐵。加之,我國高?,F(xiàn)在對于科研的要求不斷增加,有的教師被科研壓力所近,也實用抽不出時間來學習計算機新技術,即使是可以運用,但也無暇來做多媒體課件,無暇來設置網絡課程的內容、課程的任務,以及一些相關的閱讀資料的搜集和布置了。
2 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網絡課程的優(yōu)勢
英美文學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內容多,涉及廣泛的一門課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奇跡,是這門課程所要突破的瓶頸,而網絡課程從其誕生之日起,在英美文學的教學上便有著無以倫比的優(yōu)勢,是其它方法和課程所無法比擬的。
(1)內容優(yōu)勢
首要的優(yōu)勢,便是浩瀚的內容資源,網絡具有著世界范圍的屬性,其中包含著不僅僅是文學的這一方面,還有其它的與文學息息相關的內容,像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還有一些根據(jù)名著所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等在網絡上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資源,而這一巨大的資源給我們提供的也不僅僅是英美文學的范疇,同樣也帶來了作家的生平和軼事,給學生一個自由的學習空間,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興趣來涉獵一些相關的內容,也可以教師講授和提及的內容,在網絡課程里找到一些相應的評論和剖析,為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提供較為便捷的平臺和方式。
(2)認知優(yōu)勢
英語本身就是第二語言,以便學習英美文學課程的大部分學生都是英語專業(yè)的,但是就二語習得這一領域來說,認知是一個相對較慢的過程,而認知也是有步驟、有先后的,英美文學本身就是一個比聽力、口語更為靠后的習得過程,所以對于它的認知和學習,是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賦予更多關注和精力的,而網絡課程可以從聽、說、讀、圖像、畫面等多維度、全方位的角度給學生構建一個文學的良好環(huán)境,搭建一個英美文學的多元化平臺,讓學生認知和學習的過程不再枯燥無味,而是有聲有色。
(3)空間優(yōu)勢
再者,網絡課程的另外一個優(yōu)勢便是它擺脫了空間和時間的束縛,給學生學習提供了更為靈活的時間和空間的便利條件,讓學生可以超出學校和教室的禁錮,也讓教師授課更為靈活,不僅僅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和過度來布置教學內容,還可以根據(jù)整個學科的規(guī)劃來安排教學,甚至教師也可以不用親自授課,直接以網絡課程的形式進行講學,甚至學校也可以外聘一些英美文學講授的巨擘來進行網絡教學交流和網絡課程的授課等,不僅有利于學生吸取更多的英美文學的營養(yǎng),也有利于教師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教學的質量。
3 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的網絡課程設計原則
網絡英美文學課程有著如此優(yōu)越的特性,那么就這種課程的設置也要有其一些的原則和規(guī)矩,筆者根據(jù)多年的英美文學網絡課程的實踐總結了以下的設計方法:
(1)學生主體性
設計原則上首先要要以學生為中,以學生自學為主導,在課堂教學之后或是之前對網絡課程進行發(fā)布和整合,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課堂,在教師授課完畢之后,又可以使學生有學習空間來溫習和加以鞏固,并且在學習規(guī)定知識的同時,還提供一些課外的英美文學閱讀來滿足學習對于更多和更深層次內容的研究,與此同時可以加載一些視頻,由名著改編的電影,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提起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
(2)合理互動性
設計英美文學網絡課程的第一要務,就是具有合理的互動性,網絡課程本身就沒有教師親身授課,如果缺乏互動性,學生就會對于網絡課程的興趣越來越少,就會對課程里設計的任務和內容失去動力,更不說主動去學習和閱讀課程里網絡課程本身對于學生的監(jiān)督力度就被消弱,如何讓學生保持網絡課程的出席率,如何把英美文學的網絡課程的輔助功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就需要我們課程設計者在設計學習和任務的同時,掌握好它的互動性,甚至可以在網絡課程里給學生布置一些互動任務,來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
(3)選擇針對性
英美文學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很廣泛的課程,在設計網絡課程的時代,教師還應該根據(jù)自身教材和教學內容的要求,來對網絡課程進行有選擇性的內容篩選,如何內容過于寬泛那么學生就會感覺到喧賓奪主,而找不到課程的重點,如果選擇的內容過于狹窄,那么學生就會有聽不飽的現(xiàn)象,如何根據(jù)課程的需要而培養(yǎng)網絡課程的內容,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多年的英美文學的教學經驗,在實踐中找到學生學習的方向感和駕馭感,在此之上,對英美文學網絡課程進行編輯,達到教師和學生雙受益的目的。
(4)審美藝術性
最后在設計課程的時候,還要注重課程圖面的藝術性,學生對于一事物的關注是因人而定,如何把學生的注意力能較長時間的保持在網絡課程的畫面和課件中,這就是在考驗編輯教師的藝術水準了,需要把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較為合理的結合在一起,并在色彩上實行科學搭配,在構圖上可以較為新穎,課件動作上可以推陳出新,從網絡課程的各個方面與英美文學的浪漫和藝術一道協(xié)調出更唯美的課程設計,才能夠更多的吸引到學生的關注并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熱情。
在高校改革的今天,素質教育被提到了整個高等教育的日程之中,而英美文學教育在所有的綜合類高校中,都是外語學院的必修課程,在改變當前英美文學教育的現(xiàn)狀的同時,如何正確和合理的使用網絡課程,如何使其發(fā)揮其真正的優(yōu)勢,是我們日后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的課題和方向。
參考文獻:
[1]劉儀華. 英美文學課的困境與多媒體輔助教學[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2.
[2]程愛民. 徐勁. 柯可. 唐曉忠.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外語研究,2002.
[3]董洪川. 普通高校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課教改探索[J].山東外語教學,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