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體育運動學校的教育大大不同于普通的大眾體育教育,特殊的教育屬性就要求學校在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的時候,還要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而要想對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進行深刻地思想政治課教學,就必須要切實針對學生的具體思想狀況和性格特點結合著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氛圍,對學生進行幫助和引導,使其能夠形成可以應對社會主義市場發(fā)展的新觀念和新思想。要培養(yǎng)學生“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憂患意識。
關鍵詞:運動學校;政治課教學;愛國主義思想
中圖分類號:D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3-0217-02
在未來的教育事業(yè)當中,體育教育必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因為如此,體育運動學校的教育也有必要適應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也必須要堅持著“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這樣一個發(fā)展方向,在遵循著基本教育法與教育方針的同時,把提高體育運動學校學生的素質為基本任務,并在全校范圍內重視思想政治的教學思考。另外,因為學生的專業(yè)不同,也要必須有明確的針對性。以往的體育運動學校學生,大多從小就進行了某種運動科目的訓練,一直圍繞在生活、學習中的目標是奪冠軍、出成績,對于文化方面的教育相對來講比較輕視,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則更是如此。再加上他們從小就離家開始集體的集訓,過早地接觸了社會,容易受到社會上種種不良思潮的沖擊與影響,對于后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有不良的影響。在這樣的時候,就需要學校在教育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具體思想狀況,通過政治課的教學,幫助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從正向角度激發(fā)促進他們對于訓練與學習的熱情,而這就是本文要討論的中心議題。
一、思想政治課教學在體育運動學校的必要性
不同于普通的學校也不同于運動隊,體育運動學校在訓練與教學上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因為體育運動學校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要為一些優(yōu)秀的運動隊輸送和培養(yǎng)可用的后備之才,也同時肩負著培養(yǎng)體育專門人才與體育管理人員、教師的任務。也因如此,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在訓練和學習中就有了更多選擇。為了以后能夠更好地進行擇業(yè)與就業(yè),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既要學習掌握好所習的體育運動專業(yè)理論與技術,還要掌握適應未來發(fā)展的知識與技能。而在適應未來發(fā)展的知識中不能缺少的就是政治素質,政治素質的不足,不僅影響著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成長。對其未來在社會主義經濟浪潮中的發(fā)展將會產生致命的阻礙作用。因為,政治素質甚至是品德素質方面的缺失,都不能成為現代社會所需求的人才。
因此,在體育運動學校的教育中,需要始終全面貫徹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教育方針,切實落實體育運動學校中的素質教育內容,讓這體育運動學校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所改善。國家教委就曾明確提出過,學校推行素質教育的衡量標志首先是要面向全體所有學生,而這全體學生中當然也包括了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其次是要保證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也就是說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除了在體育方面的專項教育外,也要保證其學生在德與智的發(fā)展。最后一項是要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得到發(fā)展,既然要求主動,就首先要讓學生有學習與進步的心思前提就是學生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這樣也就更加突出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性。
國家教委要求學校要以上的三項內容來確定學校素質教育的辦學方向與思想,并從教育的根本上進行轉變,來制定一個能夠適應素質教育并科學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體系,確保所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更多的全面發(fā)展的體育人才,體育運動學校就更需要進行素質教育的推行。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在體育運動學校的重要性
既然體育運動學校和所有學校一樣,都要進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那么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在不同于普通學校的體育運動學校又將會產生什么樣的作用呢?
(一)有利于培養(yǎng)新型的競技體育人才
任何事物的成長與發(fā)展都要順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教育亦然如此。而目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下,就需要培養(yǎng)出能夠符合并滿足市場經濟需求下的新型競技體育人才。市場意識的強化,就要從體育人才市場以及具備一定技能的體育以外專業(yè)的人才市場兩個方面進行。這就要求體育運動學校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辦好學校的拳頭項目,比如積極調動學生與教師的積極性,根據教師、教練員等情況自行設置在運動項目和理論教學方面的內容,力求為運動隊輸送更多優(yōu)質人才。
與此同時,體育運動學校還要考慮到未來人才市場的需求,實際開設一些相應的技能課,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比如計算機能力、組織能力等。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學生在思想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而這方面的培養(yǎng)則需要通過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來實現。
(二)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和普通學校的學生一樣,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尚未成熟的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訓練水平的提高,他們會產生越來越強的求知欲。但是身心上的不成熟則特別容易在問題的認識上產生幼稚的片面性。價值觀與人生觀的不確定性同時也體現了可以通過教育實現的可能性,因此政治素質教育就變得尤為重要。
加強政治課的教學,有助于進行愛國主義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帶著為國爭光的壯志走進學校,他們從事著專業(yè)刻苦的專項訓練,他們有著自己的體育夢想。但是針對他們思想上的不穩(wěn)定性,通過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能夠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并處理愛國主義與人生價值的關系。也讓他們深刻地意識到,作為一個運動員要時刻有自覺將自己的個人利益、命運與國家的利益、前途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樹立起愛國主義觀念,激發(fā)出更多訓練與學習的激情。
三、體育運動學校中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注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現實社會中進行各類工作于學習的前提,只有懷揣著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想法,才能可以真正地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的浪潮中。所以,沒有愛國心的運動員即使成績優(yōu)異也算不上一名真正優(yōu)秀的運動員,因此在體育運動學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異常重要。
(一)要培養(yǎng)學生“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可以說是愛國主義的標識,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更應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從1984年為我國奪得第一塊奧運金牌的許海峰到女排的五連冠,再到如今的劉翔,他們都是曾為國爭光的優(yōu)秀運動員。還有聞名世界的郎平,為了祖國的女排事業(yè),決然放棄了國外的安逸生活,回國擔任女排總教練,她不顧執(zhí)教的壓力與風險,將祖國的利益放到最首位,這就是愛國主義的最具體體現。然而有學生可能會說,愛國主義就是講大道理,根本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但是他們又關心跟國家息息相關的一些發(fā)展與大事。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教師在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所關心的問題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在一些問題上的疑惑給予解決,這樣才能觸動學生的心理,激發(fā)他們的愛國主義動機。
另外,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充分有效地利用一些典型的愛國事例,激發(fā)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樹立起他們的共產主義人生觀和世界觀。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教育就是愛國主義教育,是體育學校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從事體育活動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鍛煉身體、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不僅是為了個人有強健的身體而且同時肩負著社會責任,應該把參加體育訓練與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勞動相聯(lián)系。
(二)要培養(yǎng)學生的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算得上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yōu)良傳統(tǒng)。憂患意識鼓舞著歷代愛國人士為國家前途、命運而自強不息。2007年兩會上,胡錦濤曾經強調指出,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并始終保持著開拓進取的銳氣。而這對體育運動學校中那些即將要擔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的學生們有著非常意義上的實際指導意義。也正是因為如此,對于學生的憂患意識教育已然成為當前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匯總的一項尤為重要的內容。歷史告誡我們:一個革命者甚至是一個革命的整個階級,倘若在取得政權后就肆意讓自滿情緒滋長,在現實生活中讓貪圖安逸、害怕艱苦這樣的享樂主義蔓延,可能就會讓原有的革命性慢慢喪失殆盡,并使掌握在手的政權失去。國家越是發(fā)展,就越需要有憂患意識。這就務必要求我們要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生活作風。因此,作為正處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中國人民特別是即將成為社會主義體育事業(yè)接班人的大學生,就更需養(yǎng)成憂患意識,還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在思想上也和從前相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還會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而不斷波動。因此,體育運動學校必須注在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的時候,還要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而要想對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進行深刻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就必須要切實針對學生的具體思想狀況和性格特點結合著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氛圍,對學生進行幫助和引導,使其能夠形成可以應對社會主義市場發(fā)展的新觀念和新思想。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愛國主義思想,才能從精神層面激發(fā)學生訓練與學習的熱情,也才能培養(yǎng)出能夠順應時代發(fā)展與要求的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先振.業(yè)余體校運動員思想政治教育及培養(yǎng)問題的分析[J].才智,2012(3).
[2]高家方.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基本原則[J].教育評論,2011,(5).
[3]李強.我國青少年業(yè)余體校的歷史發(fā)展及現狀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1(6).
[4]霍鳳霞.新課標下的思想政治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轉變[J].學周刊,2011(6).
[5]馮兆坤.天津市第二體育運動學校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少年體育訓練,2010(3).
[6]謝彥華.思想政治課現狀分析及對策[J].科學之友(B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