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伴糖尿病降壓治療的方法。方法 通過對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0例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采用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 通過聯(lián)合應(yīng)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和二氫吡啶類拮抗劑(CCB)聯(lián)合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D)治療,可達到較理想的血壓控制效果。結(jié)論 針對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采用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和達到降壓的效果,并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等不良反應(yīng)。
關(guān)鍵詞:高血壓伴糖尿??;血壓;不良反應(yīng)
由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更容易使患者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如中風),因此,糖尿病患者應(yīng)養(yǎng)成每周檢查血壓1~2次的習慣,對高血壓進行積極的監(jiān)測和治療。與單純高血壓患者比較,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視非藥物治療,如減肥、限制鈉的攝入、戒酒戒煙、適當運動、減輕精神壓力等。降壓治療應(yīng)及早開始,控制血壓的水平要較非糖尿病患者更嚴格[1]。本文通過對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0例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進行降壓治療的體會進行總結(jié),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中260例患者系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均為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60例,女100例,年齡48~68歲,平均年齡(54.5±5.5)歲。入選標準:①血壓(BP)≥在140/90mmHg,或收縮壓(SBP)≥140mmHg,或舒張壓(DBP)≥90mmHg時。②OGTT試驗,空腹血糖(FBG)≥7.0mmol/ L,或餐后2h血糖(2hBG)≥11.1mmol/ L。③或已確診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在進行其他治療方案下進行血壓控制。排除:①繼發(fā)性高血壓。②ACEI,ARB,CCB,D具有嚴重的不良反應(yīng)或過敏的患者。③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1.2方法 在進行治療研究前停用其他降壓方案2w,在飲食鍛煉和體重控制的治療上,通過ACEI(依那普利)配合CCB(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進行治療,兩者劑量分別為10mg、2.5mg,若患者不能耐受依那普利,則選擇ARB(厄貝沙坦)進行配合治療,劑量為150mg,用藥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當血壓控制到130~140/80~90mmHg可維持用藥劑量。若血壓控制不理想,則需要繼續(xù)增加劑量,最大劑量標準為依那普利20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厄貝沙坦150mg[2]。若患者血壓讓不能控制,可增加噻嗪類利尿劑(DHCT),劑量最大為25mg。
1.3觀察 在治療前和治療期間分別測定患者的血壓。治療前測定1次,治療后每周進行3~5次的測量,以治療結(jié)束后血壓為比較值與治療前進行比較。血壓測量方式為立式水銀柱血壓計測量,取患者右上肢血壓測量3次值的平均水平作為血壓值。記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yīng)。
1.4療效 ①顯效:治療后≥10mmHg的舒張壓下降并降至正常范圍(≦90mmHg時)或舒張壓下降≥20mmHg。②有效:治療后舒張壓下降<10mmHg的但已降至正常范圍(≦90mmHg時)或舒張壓下降為10~19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 ③無效:血壓下降未達到有效指標。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cè)藬?shù)×100%。
1.5 統(tǒng)計方法 通過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資料的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治療前后,SBP及DBP的比較上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 01)。260例患者血壓控制顯效95例,有效125例,無效40例,總有效率為84.62%(見表1)。
3 討論
現(xiàn)階段高血壓的治療上,單一用藥效果不明顯,且大劑量用藥副作用明顯,因此聯(lián)合用藥成為降壓治療的基本方法。ACEI或ARB與小劑量利尿劑和長效CCB的組合可以有效地減輕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改善血糖控制。CCB降壓作用強,作用發(fā)揮快,彌補了ACEI(或ARB)類藥物起效慢的特點,同時其很少有絕對的禁忌癥存在,可作為糖尿病的降壓藥的首選藥物[3]。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時,應(yīng)選擇小劑量的利尿劑,因為大劑量會影響患者血糖的控制,高尿酸血癥者應(yīng)慎用。同時由于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抑制肝糖原分解,可掩蓋低血糖或糖尿病引起的癥狀,長期大量應(yīng)用也減少了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肝糖輸出。因此,本組臨床研究中未使用β-受體阻滯劑。Franklin研究表明[4],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降低收縮壓10mmHg的,任何糖尿病相關(guān)并發(fā)癥的風險降至降低12%,死亡的風險降低15%。因此,正確選擇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用藥可減少疾病帶來的危險因素,以達到控制的血壓的效果,并有效延緩和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指南(2005 年修訂版) [J].高血壓雜志,2005,12(增刊):1 -53.
[2]劉國仗,胡大一,陶萍待,等.心血管藥物臨床療效[J].藥物與臨床,2008,26(7):103-104.
[3]楊晨光,汪芳,等.高血壓伴糖尿病的血壓控制策略[J].臨床心血病雜志,2011,27 (2):86-86.
[4]Franklin SS, Lopez VA, Wong ND, et al. Single versus combined blood pressure components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Framinghanheartsyudy[J].Circulation,2009,119:243-250.編輯/劉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