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于2012收治1例直腸癌化療的患者,給予奧沙利鉑靜脈化療后,出現(xiàn)嚴重靜脈炎,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INS)分級,0級:沒有癥狀;Ⅰ級:輸液部位發(fā)紅,有或不伴疼痛;Ⅱ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Ⅲ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摸到硬結;Ⅳ級: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fā)紅和/或水腫,可觸摸到條索狀的靜脈>1英寸,有濃液滲出。根據(jù)分級評為Ⅲ級,經及時治療后好轉,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性,31歲,直腸潰瘍型中-高分化腺癌姑息切除術后2個月,術后予替加氟單藥化療了2個療程,化療后患者一般情況好,未出現(xiàn)明顯化療副反應。于12月再次擬行第3療程,給予奧沙利鉑200mg VD D1+替加氟0.5mg VD D1-5。第1d先予奧沙利鉑靜滴(血管選擇為左側手背靜脈網(wǎng),以一次性頭皮針穿刺輸液),用藥1h后,患者訴疼痛明顯,檢查穿刺部位無滲漏,回血良好,立即予停止輸入化療藥,并用5%GS靜脈快速沖管后給予拔針處理,6h后穿刺部位出現(xiàn)發(fā)紅伴疼痛,條索狀形成,可觸摸到硬結,靜脈炎評為3級。給予貼多愛敷敷料、抬高患者、喜療妥涂抹等處理,7d后出院,靜脈無發(fā)紅及疼痛,僅有輕度色素沉著,可觸摸到硬結,無功能受損。1個月后復查:靜脈色素沉著改善,未再觸摸到硬結。
2 處理
2.1立即停止靜脈輸液,用5%葡萄糖溶液沖管,奧沙利鉑與堿性溶液有配伍禁忌,如用含鹽溶液溶解,會轉化成為毒性更強的鉑類藥物,所以應禁止用生理鹽水,沖管量為250mL,大量的沖洗可以減少化療藥物對血管的刺料激[1],沖洗完畢后拔針,按壓穿刺點5min[2]。
2.2穿刺點處理 給予多愛敷敷貼予穿刺點上,多愛敷能形成濕潤的環(huán)境,加速上皮再生,同時減輕疼痛[3]。
2.3其他處理 適當抬高患肢,指導患者避免進食冷飲,避免觸摸冷的物體,忌冷風[4],以免加重末梢神經毒性反應。
2.4功能鍛煉 指導患者行握拳和松拳,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2.5報告主管醫(yī)生,上報靜脈輸液小組,并做好局部皮膚顏色、皮溫及疼痛情況的記錄與反饋。
2.6后期處理 3d后無發(fā)紅,有輕度疼痛,但有輕度色素沉著,血管走向呈條索狀,可觸摸到硬結,給予喜療妥涂抹,并輕柔按摩。喜療妥是由動物器官中提取的粘多糖類而制成的膏藥。局部涂用后,可迅速滲入皮下,改善患處血循環(huán),消除局部水腫,緩解疼痛,控制炎癥反應[5]。
3 討論
3.1奧沙利鉑(L-OHP),又名草酸鉑,是繼順鉑、卡鉑之后的第三代抗癌藥物。通過產生烷化結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lián),從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復制。與替加氟聯(lián)合用于直腸癌治療,能進一步控制病灶。其主要副反應有:神經毒性、胃腸道毒性、血液學毒性、局部靜脈炎等[6]。奧沙利鉑外滲的靜脈炎多為遲發(fā)性,多發(fā)生于用藥后24~48h之后或更長時間[7]。
3.2靜脈炎是指在輸液過程中由于感染或損傷導致的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引起靜脈的炎癥反應。通常根據(jù)發(fā)生原因分為:化學性、機械性、血栓性、細菌性及拔針后靜脈炎幾種類型。
3.3化療藥物導致靜脈炎的機制[8-9] ①直接毒性作用:化學藥物屬于細胞毒性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的細胞和組織亦有一定的損傷;藥物引起血漿pH值的改變,血漿正常pH值是7.35~7.45,超出此范圍無論是偏酸或偏堿,都可以干擾血管內皮的正常代謝和功能,從而發(fā)生靜脈炎;與Ⅰ型變態(tài)反應有關,氟尿嘧啶、順鉑等引起的過敏反應,使血管內膜通透性增加,藥物外滲,導致靜脈炎;②機械刺激和損傷:長期輸液和靜脈注射給藥,可使靜脈內膜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損傷,在同一靜脈反復穿刺可使血管壁受損,導致或促使靜脈炎發(fā)生;③藥物刺激:如藥物濃度過高,或輸入的速度過快,超過血管緩沖應激的能力,在血管受損處堆積,均可致靜脈炎。
4 護理體會
4.1避免造成靜脈炎的措施
4.1.1血管的使用和管理 選擇彈性好,管徑粗的靜脈,避開關節(jié)、神經、韌帶處的血管,不宜選擇末梢循環(huán)差的靜脈。有計劃地使用血管,一般從原端開始,兩側肢體交替穿刺。
4.1.2控制輸液輸液 調整輸液滴速為3h左右,減少靜脈擴張和通透性增加,減少藥物外滲而產生的靜脈炎[10]。
4.1.3輸液過程中的巡視 加強巡視,重點觀察靜脈回血情況,局部皮膚有無紅、腫、脹、痛,靜脈進行方向有無膚色改變等,詢問患者穿刺部位有無疼痛及其他不適,可采用責任到人的制度。
4.1.4靜脈輸液的管理 加強靜脈輸液質量的宏觀管理;發(fā)揮靜脈輸液委員會的職能,促進靜脈輸液的專業(yè)化進程;實施靜脈輸液風險管理策略,減少靜脈輸液的相關護患糾紛[11]。
4.1.5加強患者宣教 護士應告之患者療藥物外滲對局部組織的影響;化療藥物外滲后的局部表現(xiàn)與感覺,感覺異常時先用輸液器關閉輸液,然后及時與護士聯(lián)系;化療過程中保持輸液肢體于固定體位,避免活動度過大;指導患者了解化療藥物外滲的知識,取得患者的配合與理解[12]。
4.2在靜脈化療期間盡可能選用PICC或深靜脈置管 PICC或深靜脈置管可減少化療藥物對血管的刺激性,減少對外周血管的穿刺次數(shù),有利于保護外周靜脈,減少靜脈炎和因頭皮針滑落而造成的藥物外滲,提高了工作效率。
5 小結
隨著腫瘤醫(yī)學的發(fā)展,化療藥物的應用更為廣泛。而靜脈炎是輸注化療藥物的常見并發(fā)癥,在使用化療藥物的過程中,護士應發(fā)揮其職能,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機會;若出現(xiàn)靜脈炎等反應,護士應及時的給予處理,減輕患者痛苦,最終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徐茹,夏秀靜.蓋諾化療中靜脈炎的預防[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6,9(3):183-184.
[2]王燕,王偉,劉風林.靜脈穿刺拔針后最佳按壓止血時間的探討[J].山東醫(yī)藥,2007,7(2):68-69.
[3]江曉林,彭娜.多愛敷敷料治療諾維本所致皮膚反應1例[J].護理研究,2005,19(9B):1806.
[4]張克君,章小飛.奧沙利鉑聯(lián)合化療治療大腸癌毒副反應的護理[J].齊魯雜志,2005,11(9):1224.
[5]王哲海,孔莉,于金明.腫瘤化療不良反應與對策[M].第1版.山東科學出版社,2002:47.
[6]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M].第2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96.
[7]王旸,萬里新.草酸鉑外滲的處理方法[J].中國民間療法,2008,6:48.
[8]王建華,孟果,梁敏.化學性靜脈炎的發(fā)生機制及預防[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 16(21):3040.
[9]高巖,王雙燕,莊玉紅.化療性靜脈炎的護理進展[J].中外醫(yī)療,2008,15:121-122.
[10]朱紅霞,應瑩,周王景.樂沙定靜脈化療中2種不同方式所致副反應的對比研究及護理[J].當代護士,2004,12:43-44.
[11]謝紅珍,鄧屏.靜脈輸液管理與實踐中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學報,2007,14(10):26-28.
[12]楊桂英.護理干預措施在預防化療藥物滲漏中的應用[J].大理學院學報,2008,7(6):52.
編輯/哈濤